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351428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分(一)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1。教学目标1 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2 知道什么是互质数,能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3 通过同学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成功体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有关因数的知识,并且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下面几个数的因数。屏幕上呈现7,25,81三个数,学生独立完成。师:请已经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谁愿意来汇报一下结果?生1:7是一个质数,它的因数只有

2、1和它本身两个数。生2:25的因数是1,5,25。生3:81的因数是1,3,9,27和81。二、探索新知师:看来同学们对有关因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还想不想继续再找几个数的因数呢?生:想。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19页的例1)请同学们分别写出12和30的因数。完成后抽学生汇报。生:12的因数有1,2,3,4,6,12;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师:和这个同学的答案一样的请举手。很好,接下来请你们认真观察一下12和30的因数,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小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强调两个发现:(1)12和30的因数有的相同有的不

3、同;(2)这两个数都有相同的因数1,2,3,6。师: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这两个圈里。师:这两个发现很重要。12和30有不同的因数,但是也有相同的因数,你们能给这些相同的因数1,2,3,6取个名字吗?引导学生说出“相同因数”、“共有因数”等。师:其实,“相同因数”、“共有因数”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这些因数是这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板书: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师:12和30的公因数有哪些?生: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师: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是多少呢?生:是6。师:最大的一个公因数,我们把它叫做最大公因数。接着板书:其中最大的一个,

4、叫做最大公因数。师:你能用找因数的方法找出18和24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生:能!学生找18和24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后集体订正。师:同学们已经会用找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了,但是大家觉得这样找麻烦不麻烦呢?生:这样找太麻烦了。师:所以,我们应该找一个又快又对的方法,这就是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怎样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会用短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现在请你们用短除法分别找出12和30的因数。 师:能试着把你们刚才写的两个短除法算式合并成一个短除法算式吗?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一下。 学生完成后汇报。教师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把两个短除法算式合并为

5、一个短除法的过程。师:作除数的2和3是12和30的公因数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2和3是12和30的公因数,因为2既能整除12,也能整除30,是12和30公有的因数。3也是这样。师:除到商是2和5以后,除1外还能找到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吗?生:找不到了。师: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除到商是互质数时,还能除下去吗?生:不能了。师:这时我们来思考一下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最大公因数应该含有哪些因数呢?学生讨论后回答:这个最大公因数应该含有两个数的公因数,应该是23=6。师:这个想法对吗?同学们可以直接用“6”这个数作为除数去除12和30,看除出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学生除后证实其结

6、果是互质数。师:这样说明了什么?生:说明6是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师:你能总结出怎样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先用短除法来除,除到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除数相乘,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三、巩固练习师:今天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还能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你们真能干。接下来咱们用所学的知识来练习练习。你们有信心吗?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3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都有哪些收获?讲给同学们听听。附送: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教材简析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及整除知

7、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复习“整除”的基础上概括出“整除”这个概念,然后引出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整数范围内,除法算式可以分为整除和不能整除两大类。引入了小数以后,除法算式又可以分除尽和除不尽两大类。这里的除尽,不但包含了整除的情况,还包含了被除数、除数或商是有限小数的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要列举各种有代表性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对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与商各种不同情况的观察、比较,使整除的概念从除尽的概念中分化出来。从而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白整除与除尽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自然数和整数1.什么叫做自然数?学生回答后,教师边板书边提问: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等等,“等等”怎么表示?(用省略

8、号表示)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后面还有很多很多的数)自然数能数完吗?(自然数数不完)对,任意一个自然数加上1,就得到一个新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是1)自然数列是从1开始的。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0是自然数吗?0是什么数呢?(0是整数)除了0是整数,还有什么数也是整数?(自然数)对,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板书:0、整数)整数除了包括0和自然数外,还包括其它的数,到了中学就会学到。板书:教学整除概念要涉及到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很有必要。二、建立整除的概念1.提问:你能说出整除的含义吗?(生: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

9、,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2.下面哪些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具有整除关系?请同学们相互议论。153524212450.5900.40.1410200.530561872410010013.出示提问:你能把具有整除关系的式子放进圈里吗?(学生板演) 4.讨论:(1)为什么450.590、0.40.14不放进圈里?(不在研究范围)(2)为什么10200.5、18724也不放进圈里呢?(商不是自然数或有余数)(3)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整除要具备哪些条件?什么叫整除?对应圈中算式板书:自然数a自然数b自然数(没有余数)数a能被数b整除5.指

10、导学生口答圈内算式中数的整除关系。如15能被3整除,24能被2整除等。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概念。三、建立倍数和约数的概念1.当数a能被b整除时,a就叫做b的什么?b就叫做a的什么?学生自学思考后,要求举例说明。2.揭示整除和倍数、约数之间的关系。板书:3.指导口述圈中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倍数、约数关系。如:因为15能被3整除,所以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4.如果数a不能被数b整除,数a就不是数b的倍数,数b就不是数a的约数。要求学生用圈外算式中的数说明。5.教师说明:见到具有整除关系的两个数,都可以说出三句话。如36和9,就可以说36能被9整除;36是9的倍数;9是36的约数

11、。6.师生进行互相出题说三句话的练习,先由学生出题给老师说,再由老师出题给学生说。这个练习形式好,既抓住重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在师生互相出题说话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四、知识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约数和倍数”(板书),具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的前提是什么?(整除)整除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学习数的整除是什么范围内研究的?(自然数)质疑: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五、课堂练习1.投影出示:1031653.2400.58015721 24833601230提问:(1)第一行三个算式中,共有几个自然数?(2)哪几个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3)哪几个算式的被除数能除尽

12、除数?学生回答后,在投影片上运用叠片揭示整除与除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对算式中被除数、除数与商各种不同情况的观察、比较,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白了整除与除尽的关系。2.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1)40能被8整除。(2)18能被5整除。(3)因为3248,所以4是约数,32是倍数。(4)0是整数,不是自然数。(5)凡是能够除尽的一定能够整除。 3.做教科书上练习十一的第4题。4.出示:24能被整除。内可以填几?怎样才能一个不漏地填出来?(提示:按顺序)学生口答所填的数后,提问:同学们填的这些数都是24的什么?(约数)24是这些数的什么?(倍数)24能被这些数?(整除) 5.出示数字卡片36、4、

13、9、12、3、0.2,要求从中选择具有整除关系的数,比谁在一分钟内选得多。六、课堂作业教科书练习十一的第2、3题。七、动脑筋出教室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要求学号数能被卡片上的数整除的学生先出教室。离场时,要说出三句话中的一句,如8号学生:“8是2的倍数。”再出示卡片3、0.5、5,按同样要求依次出教室。最后,还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41、43等同学。教师提问:老师出示什么数,同学们都可以出教室?学生回答:“”。请最后一批同学出教室。“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新颖有趣,别具一格。学生完全被这新奇的游戏练习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其间,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检查了教学的效果,还掌握了教学的反馈信息,进行了纠正错误和个别指导。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设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举多得,灵活巧妙。可以说教学过程中,学生己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进入了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课堂上,学生面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不是望而却步,而是个个跃跃欲试,树立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特别是后进生,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创造的气氛中,被唤起创造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