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35134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 风险。2. 范围:适用于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3. 定义:无。4. 权责4.1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制定管理制度。4.2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制度落实。4.3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制度的执行。5. 作业内容5.1建筑布局与管理要求5.1.1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环境安静、整洁。5.1.2做到洁污分开,布局流程合理。应设有治疗区、隔离间、 洗涤间、配奶间、新生儿沐浴间等。5.1.3每床净使用面积N3m ,床间距N1m。5.1.4手卫生设施配备齐全。5.1.5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C,

2、湿度保持在30%60%。5.1.6通风系统保持洁净状态,每周清洗回风口过滤网。5.1.7每季度对病区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微 生物监测。5.2人员管理5.2.1医务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知 识培训。5.2.2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流感、皮肤化脓性疾病等感染 性疾病时应暂停与新生儿接触。5.2.3非本科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如进入须在病区门口 穿戴防护用品,其穿戴流程: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戴帽子、 戴口罩、穿隔离衣、穿鞋套、消毒双手。5.2.4进入工作区应穿清洁的工作服,所有人员入室前执行手卫 生。5.3环境保洁5.3.1环境清洁,无污染源。有污染

3、时,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洁, 再消毒。5.3. 2地面及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有血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 毒剂擦拭消毒。5.3.3禁止在室内摆放鲜花或盆栽植物。5.3.4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集中处理。5.4消毒隔离5.4.1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感染性疾病隔离制度,接 触新生儿前后均应规范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双手。5.4.2浴巾、衣物、被服等新生儿用品严格做到一婴一用一灭 菌。每床配备固定听诊器,每天清洁消毒。5.4.3新生儿沐浴时拆褓和包褓应严格分台。新生儿出院后,更 换婴儿床上用品,床单元用500mg/L

4、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后用清水 彻底擦拭表面。5.4.4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布类直接放入专用污衣袋, 避免污染环境。5.4.5储奶冰箱每周消毒1次、监测温湿度并记录。5.4.6对患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儿应 当采取相应隔离措施。5.4.7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应单间隔离、专人护理, 并采取相应隔离措施。5.5物品消毒5.5. 1蓝光箱一婴一用一消毒,每个患儿使用后更换湿化液。5.5.2保温箱每日更换湿化液,使用中的保温箱应每日消毒液擦 拭内外表面;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的保温箱,应每周进行更换并终 末消毒。5.5.3患儿使用后的奶具清洗干净后,送消毒供应中心灭菌。

5、5.5.4其他参照病区消毒隔离制度执行。5.6新生儿沐浴感 控要求5.6.1沐浴间设施要求5.6.1.1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 系统。门有良好的密封性。应设流动水沐浴池。5.6.1.3必要的沐浴用品,如毛巾、婴儿浴液、护臀霜、沐浴垫 或盆、一次性防水垫巾、围裙等。5.6.2沐浴管理要求5.6.2. 1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接触 新生儿。5.6.2.2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工作人员指甲不得超过 指尖,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5.6.2.3非感染疾病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沐浴。5.6.2.4每日沐浴结束后应清洗消毒沐浴用品,更换拆褓台与打 褓台上的各种物品,并清洁擦拭台面、体重秤等。5.7配奶感控要求5.7.1工作人员管理5.7.1.1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关专业培训,患有感染性疾 病者不得参与配奶工作。5.7.1.2配奶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5.7. 2配奶间环境管理5.7.2. 1保持空气清新、干燥,地面、墙面、天花板等清洁无尘。5.7.2.2每次配奶前及结束后,清洁消毒配奶操作台。5.7.3奶制用品用具管理5.7.3.1奶粉应密封存放在清洁干燥处,在有效期内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