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344521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互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感知木兰的形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传统美德。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互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让其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朗诵法写作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

2、课画中这位英姿飒爽的少女就是花木兰,今天木兰也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视频导入卡通人物花木兰,由她介绍自己。二、预习展示1作品介绍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一首乐府民歌。也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2字词注音展示三、初读感知(一)诵读课文1.听范读,听准读音,注意停顿,语调。2.自由朗读,体会木兰诗的感情。3.互读互评。4.再读,解决重点词语,句子翻译,疏通文章大意。(1)师生共同释疑(2)出示学生找到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讲解互文这种修辞手法。5.再次走进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情节?哪些情节出人意料?决定从军出征准备征战沙场凯旋还朝家人团聚(

3、2)这些情节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二)人物赏析从哪些语句,读出一个怎样的木兰?学生回答: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果敢坚强)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英勇善战)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利)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四、研读品味1.奇事,奇人,自然要用一首奇诗来记载,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这首诗用到的修辞手法,赏析其作用。(1)排比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4、向猪羊。作用:排比列出了家人的行为,渲染了木兰归家的欢乐气氛。(2)对偶例: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作用:整齐对称,增加了节奏感,韵律美。(3)顶真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作用:顺势而下,连贯流畅。(4)复沓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用:反复强调,引人入胜。(5)互文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将军和勇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征战十年,凯旋归来。作用:表明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木兰身经百战,最终凯旋归来。(6)夸张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作用: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木兰奔赴战场,飞越关隘的矫健身姿。2.组内交流3.班上展示四、拓展延伸1、请你为木兰说媒。2、你知道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吗?讲讲她们的故事。3.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属于我们的传奇呢?学生谈感受,谈收获,反思不足等。五、总结:木兰的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为你们清点灵魂的行囊,在你们的心里播下勤劳、善良、孝顺、爱国的种子,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散发人性的光芒。等你们长大成人后,把我们的城市点缀的花香弥漫,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六、板书总结:8.木兰诗奇事奇奇人巾帼英雄奇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