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34362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乡镇机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加强监督检查,增强抓作风建设的实效性。加强对机关作风状况的监督,是促进机关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拓宽监督的范围和途径。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逐步形成管用、到位的监督机制。扩大监督的范围和视野,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将领导干部的行为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督促机关干部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反映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2、、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和定期报告制度,完善督查措施,确定工作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检查,促使机关干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加强巡视督查,促使机关干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抓落实、见实效上下功夫,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怨、解民忧,着力解决本地、本系统、本部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强化考核评价,增强作风建设的能动性。要从过去单纯的数量考核转移到数量考核和质量效益考核并重上来,坚持以业绩为取向,以民意为根本。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做到干多干少、干好

3、干坏不一样,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彻底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机关干部作风考核体系,把作风建设的成效及机关干部的作风如何的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作为衡量标准,制定完善机关干部作风评价办法。把组织考察、考核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评议范围扩大到基层、延伸到村居,由群众代表对干部的作风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把考核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促进增强机关干部自觉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 一、机关作风建设现状 一是“一手硬、

4、一手软”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干部在认识上存在误区,部署工作时只讲经济建设,评价工作时偏重经济指标,解决问题单靠经济手段。对于作风建设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致使基层工作出现队伍松散、阵地萎缩等问题; 二是部分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滑坡。突出表现在:对形势认识不清,集体观念意识淡化,对当前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的紧张形势态度冷漠,艰苦创业精神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是作风建设浮在面上。活动和教育虽然搞了不少,但往往“热在上头,温在中间,凉在下面”。作风整顿犹如“沙滩流水不到头”,对*的政策宣传不到位,真正深入到干部群众心中的不多; 四是作风整顿针对性不强,方法

5、相对滞后,缺乏应有的渗透力和说服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风建设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镇村干部在工作上陷入困惑,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从而导致“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的现象出现,即使是“规定动作”,大都仅仅停留在会议、文件上,造成了不切实际的“空对空”,致使有些工作部署和要求落不到实处。 五是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对群众的需求关切度不够。 作风漂浮。学习不刻苦,干事不用心,工作不落实,精神不振奋;缺乏工作激情,缺乏责任性和主动性,得过且过、不动脑筋、回避矛盾,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在做农村工作中,下村蹲不住,到村工作转一圈,当

6、“邮递员”、传话筒,认为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联系的村,用“摇控”指挥,只是找村“两委”干部传达传达,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甚至有个别干部,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现象严重。 方法简单。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解决问题只停留在表面,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就事论事,照搬照套,不动脑筋,办事无立场、无观点、无原则,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问题拖、拉、推;抓工作流于形式。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做农村工作,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

7、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其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发展和稳定。 观念淡漠。部分乡镇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有的干部个人主义思想严重,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一切以金钱多少为标准,勤政廉政意识不强,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等等。有的干部嫌农村条件差,环境苦,不能和农村群众打成一片,很难沉下去倾听农民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感情的事。 不思进取。一些

8、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认为个人发展无望,表现在工作方面,安于现状,消极应对,平庸度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的乡镇工作人员“走读”现象十分突出,出勤不出力,上班时间办私事,甚至在乡镇机关打牌喝酒、聊天娱乐;有的干部缺少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认为当了干部工作就安稳,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工作无精打采,对自己无要求,做天和尚撞天钟;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只图享受不讲奉献,只比待遇不比贡献,总感到自己吃亏,处在一种不平衡的心态之中。 乡镇干部直接服务于农民大众,是党惠农政策的贯彻者、落实者,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是农村稳定发展、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乡镇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影响

9、党和*的形象,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是基层党委的重要任务。只有抓好作风建设才能促进农村工作和谐发展。笔者认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要在“查、治、防”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一、找准问题,增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针对性 找准乡镇干部作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增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针对性是抓好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环节。当前乡镇干部在作风上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必须清醒认识,认真解决。一是理想信仰淡化。对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事业信心不足,过于崇拜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头脑不清,政治方向不明。二是思想观念僵化。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唯稳则安,盲目乐观,对新思想、新观念感到极不适

10、应。三是学习意识惰化。平时惰于学习,不注意新知识的吸取,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调研,局限于吃“老本”,局限于电视新闻,局限于“道听途说”,不善于用新的方法研究解决新的问题。四是作风纪律腐化。不安心基层,自由散漫,法纪观念淡薄,不注重节约,贪图安逸享受,不良习惯严重。五是群众观念漠化。很少面对群众,深入群众,不思民忧,不解民苦,不顾民愿,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工作在基层,与群众心的距离甚远,官老爷思想严重。六是服务意识弱化。对新时期基层干部服务农民这一重要职责认识不清,不知为谁服务,如何服务,不思奉献,唯利是图,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二、落实措施,突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性 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

11、题产生的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突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性是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作风建设效果如何,学习教育是基础。要以强化理想信仰、宗旨观念、服务意识、群众意识为重点,大力提高乡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要树立良好的学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把学习收获转化为工作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发展。要以学立德、以学用智、以学促行,做一名“学习型”干部。二是强化作风整顿。在建设中整顿,以整顿促建设。通过开展作风整顿,切实解决好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

12、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作风整顿活动成为作风建设的一个“加油站”、接受教育的大课堂。大力推进乡镇干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建设、廉政建设、创新建设,使乡镇干部不断强化学习意识,在理想信念、执政能力上做好表率;强化发展意识,在科学决策、善抓落实上做好表率;强化创新意识,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上做好表率;强化公仆意识,在执政为民、廉洁勤政上做好表率,树立乡镇干部居盛思兴,知任图进,知责思为的良好理念,达到思想上有明显进步、政治上有明显提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作风上有明显改进的目标。三是强化监督管理。要抓好制度落实,避免制度多、落实少,要求多、兑现少,克服把制度当成一种形式和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的不良现象

13、。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村民代表的作用,实行问责问廉制,让民意说话。上级组织要强化对乡镇领导干部作风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推动乡镇干部作风好转。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将乡镇干部作风监督管理工作放到公众视野里,增强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三、创新机制,保证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性 乡镇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一劳永逸。创新机制,探索有效管理办法,提高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目的,保证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性是推进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环节。一要健全教育和引导机制。要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教育的各项制度,加大乡镇干部教育投入,

14、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载体,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确保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大力推动乡镇干部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作风教育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积极建立引导机制,营造加强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调动广大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二要创新考核和评价机制。乡镇干部作风如何,要让群众来评价,以群众的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为标准。把干部思想、学习、工作、领导、生活作风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实现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临时性考察与经常性考察的统一。把干部作风的表现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方面,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上级部门,要改进工作

15、方法,力戒形式主义,为乡镇干部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要加大改革力度,探索竞聘上岗制、双向选择制、末位处罚制等管理模式,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乡镇干部工作作风根本转变。三要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管理、监督是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要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监督机制,实施组织上多层面的有效监督;要畅通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实施多方式有效监督;定期进行干部作风评议,召开征求意见会,开展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实施多形式有效监督,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促进干部

16、作风转变,促进一方稳定与发展,树立党和*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一、针对思想涣散的实际,明确目标统思想 随着农村改革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乡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徐家渡也不例外,一些镇干部下村后不知该做什么,成了镇党委、*的“传声筒”和“邮递员”,工作失去了动力和目标。此外,由于长期在农村工作的艰苦,使少数干部思想涣散,主要精力不用在工作上,一心想调动,吵进城。为此,镇党委*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认为只有抱着共同的追求与目标,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镇党委*适时提出了“做大集镇,做强财政,四年翻两番,突破三千万”的发展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了符合镇情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会议、宣传等手段把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灌输给全镇干部群众,细化到每项具体工作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使干部看到了镇党政班子彻底改变徐家渡面貌的决心,他们的信念、意志和力量空前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