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34322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精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ooooo。附件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编写提纲说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形成本编写提纲,供构建联盟时参考。目录一、标题部分二、序文部分1. 缔约方基本信息2. 鉴于条款三、定义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四、主文部分1. 联盟名称、组织原则和组建宗旨2. 联盟的技术创新目标、任务和联盟成员的任务分工联盟的组织机构及职责3. 联盟成员4. 联盟的经费管理5. 联盟的项目管理6. 联盟收益分配原则和知识产权管理7. 联盟的解散和清算8. 违约责任9. 般格式内容10. 联盟成员认为应当在协议中约定的其他事项五、附件部分

2、(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六、结尾部分一、标题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二、序文部分1. 缔约方基本信息分别列明联盟成员各方的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协议缔结方应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独立法人,具备法人主体资格。协议缔结方的名称应是其营业执照或法人机构代码证上的名称全称,并与协议 结尾部分加盖印章一致协议缔结方的住所地一般为实际住所地,协议中无特别规定的,该地址通常视为 协议各方的通讯地址,即相关文件的送达地址。协议缔结方的法定代表人应为企业工商登记或其他机构在登记机关登记备案的 现任法定代表人。2. 鉴于条款由一个或数个鉴于”字样开头的句子组合而成,表明协议缔结各方系基

3、于对各 方主体资格、资质、订约目的、订约背景等事实的共同认识或特定认可,方签署此协议,鉴于条款一般不具体规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参考条款如:鉴于:1. 本协议缔约各方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签订本协议的合法主体资格, 且各方相互确认彼此履行本协议的资格和能力。2. 本协议缔约各方签订本协议旨在成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规范联盟运作。三、定义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约定将协议文本中反复多次出现的特定概念用简单的词组代替,以提升协议文 本语言的精确性,避免重复冗长的叙述占去不必要的篇幅。四、主文部分联盟名称、组织原则和组建宗旨列明各方商定的联盟名称。写明联盟的组织原则和联盟的组建宗旨。视

4、联盟组 建的实际情况,写明联盟与有关社会组织的关系等。1. 联盟的技术创新目标、任务和联盟成员的任务分工技术创新目标部分根据联盟的实际情况,明确联盟技术创新的近期、远期目 标。联盟的任务及分工部分根据联盟的实际情况,明确为实现联盟技术创新目标而 开展的具体任务,以及联盟成员的任务分工。对尚无法明确任务分工或将来开展的 联盟项目的任务分工,应约定由相应各方另行协商签订有关协议。2. 联盟的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由缔约各方共同指定,可代表联盟签署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件。协议中需要规定对该责任主体的授权范 围和授权程序,约定内部责任分担方式。明确设立决策机构,

5、如理事会。明确决策机构人员产生办法、人员组成、职 责、工作制度和决策程序等。设立咨询机构(视联盟具体情况,非必设机构,如专家咨询委员会。明确咨询机构 人员组成、职责、工作制度等。明确设立执行机构,如秘书处或办公室等。明确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责、 主要负责人产生办法和工作制度。明确执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可约定专职人员通 过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委派、联盟成员委派、社会招聘等方式聘 用。可视情况明确联盟执行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1. 本协议各方共同约定*单位(一般可以是联盟理事长单位,作为联盟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代表联盟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签订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等文件;联盟对外签署的其他文

6、件可由相关联盟成员就具体事项,共同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联盟理 事长单位签署。2. 设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理事会为联盟决策机构;专家委员会为 理事会咨询机构;秘书处为联盟常设执行机构。3. 理事会的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3.1理事会的组成。3.2理事会的职责。3.3理事会议事规则。4. 专家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5. 秘书处的组成、职责和管理机制。3. 联盟成员明确联盟成员的基本资格条件,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新成员加入、联盟成员 退出和除名的程序和方式。可对新加入、退出和被除名的联盟成员约定有针对性的 权利和义务。明确新加入联盟成员与联盟原有成员之间契约关系的建立方式。例如可

7、约定委 托联盟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代表联盟与新加入成员签订加入联盟的 协议,视同新加入成员与联盟所有成员建立了契约关系 ;或约定以其他方式建立新成 员与联盟所有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参考条款如:1. 联盟成员的基本条件2. 联盟成员的权利。3. 联盟成员的义务。4. 联盟新成员的加入。5. 联盟成员的退出。6. 联盟成员的除名。4. 联盟的经费管理明确联盟经费的来源,如联盟成员投入、政府财政资助、银行贷款及其他渠道 等。对联盟成员投入部分,需约定投入的方式和比例。明确联盟经费用途,如用于公用办公、项目研发等。明确联盟经费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构及其责任。如可约定由理事会委托理事长 单位或

8、 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管理联盟经费,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明确联盟经费的使用规则。联盟若设立研发基金的,应约定其来源和使用规则。明确联盟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内部监督机制。经费来源属于政府财政资助的,应明确执行国家有关经费管理监督规定。可约定接受经理事会确认的会计事务所审计并报理事 会审查。联盟可就具体的联盟经费管理事项,制定联盟经费管理办法作为 联盟协议的附件,或在联盟协议中约定联盟经费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审批生效的程 序。参考条款如:1.联盟经费来源。2.联盟经费用途。3.联盟经费由理事会委托 理事长单位或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设立独立帐目进行管理,接受理事会的监督和联盟成员共同认可的第三方的审计。

9、4.公用办公经费的来源及管理和使用。5.项 目研发经费的来源及管理和使用。 6.政府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6联盟的项目管理 约定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以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机制等事项明确承担政府计划项目须执行相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可视具体情况制定联盟项目管理办法作为联盟协议的附件,或在联盟协议中约定联盟项目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审批生效的程序。 参考条款如:1.联盟项目申请和立项程序1.1联盟项目的 来源1.2联盟项目的申请和立项程序 62. 联盟项目的实施3.联盟项目的验收 7.联盟收益分配原则和知识产权管理 界定联盟收益的范围,约定联盟收益的归属、使用和分配原则。明确约定联盟成员原有知识产权

10、投入和共享规则,新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使用原则,以及许可使用、转让和转化产生的利益分配办法,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等事项。可视具体情况制定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作为联盟协议的附件,或在联盟协议中 约定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审批生效的 程序。参考条款如:1.现有知识 产权的投入和共享1.1联盟成员在加入联盟前和在联盟组织的项目以外、未利用联 盟资源和 条件自行研发的现有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仍归其享有。1.2在联盟组织的项目中,项目合作方应签订协议,明确各自投入的现有知识产权及其权利共享的范围和方式。1.2.1在联盟组织项目的研发阶段,如项目合作一方在项目合作中需 要使用联盟其他成员的专利技术,

11、 可不经授权无偿合理使用;如需使用联盟其他 成员的现有的非专利技术(如非公知技术信息、技术秘密等),项目合作方之间 根据现有知识产权投入的约定范围和方式使用,项目合作方和非项目合作方的联盟其他成员之间可通过协商,签订技术许可或转让协议。1.2.2在联盟组织项目的产业化阶段,如项目合作一方因项目研发成果的 应用而需要使用联盟其他成员的 现有知识产权,项目合作方之间根据现有知识产 权投入的约定范围和方式, 在公 平合理条件下使用;项目合作方和非项目合作方的联盟其他成员之间可通过协商,签订技术许可或转让协议。1.3联盟组织项目的合作方,未经许可不得将他人 投入的知识产权用于联 盟项目之外的其他用途。

12、2.新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使用 和利益分配73联盟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 8.联盟的解散和清算 约定联盟解散的 情形、解散程序和清算办法。9.违约责任明确联盟成员违反协议规定义务应当承 担的相应违约责任,如追回联盟拨付的项目经 费、赔偿给其他联盟成员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除名等。 参考条款如:1.任何协议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的义务,经联 盟理事会决定,可从联盟中除 名,并由联盟理事长单位或联盟理事会指定的其他 联盟成员代表联盟追回其承担 联盟研发项目中政府资助资金和联盟配套资金,给 其他联盟成员造成经济损失 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联盟成员被除名时,其不再 享受本协议约定的联盟成员权利,但仍应承担保守联

13、盟及联盟成员技术秘密的义 务;对已经许可联盟其他成员在联盟项目中 使用的知识产权,相应联盟成员仍有 权按原有条件继续使用;对其已投入联盟的 各类资金不予退还。10.一般格式 内容不可抗力、争议解决、法律适用、协议生效和变更、文件送达等条款。这些 条款在各种 协议中的格式一般相近, 编制时可视具体情形作相应取舍和调整。争议解决条款中可约定通过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但不能同时约定仲裁和诉讼 两种方式。参考条款如:争议解决:因履行本协议而引起的任何纠纷应通过相关 各方友好协商解决,或通过联盟理事会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向联盟常 设机构所在地(如联 盟秘书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约定

14、向 *仲裁 机构申请仲裁)。法律适用:本协议及其解释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协议的生效和变更:本协议经协议各方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后生效,8协议各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本协议的任何变更须经协议各方 一致同意,并以书面形式作出。 11.联盟成员认为应当在协议中约定的其他事 项根据联盟的实际情况,明确联盟成员认为除上述内容之外,还应当约定的事 项。五、附件部分(视联盟具体情况制定,可省略)列明附件清单及附件内容等。各附件应具备生效的形式要件,即由相关方签署生效或按联盟协议规定的相应生效程序执行(如附关于通过该附件的理事会决议)。六、结尾部分联盟成员单位签章、签署日期等。 签章部分由联盟成员加盖单位公章,由联盟成员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署。如由法定代表 人的授权委托人签署的,须附法定代表人出具的 授权委托书。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