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简答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34109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心理学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心理学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心理学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心理学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学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心理学简答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 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

2、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3、 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3、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各自的步骤有哪些?(1) 目标评价模式。这一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评价原理”的基本步骤是:1、确定教育计划的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来界说每一个目标3、确定使用目

3、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5、设计获取记录的方式6、确定评定时使用的计分单位7、设计获取代表性样本的手段。“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2)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该模式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它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3) GIPP 评价模式。其步骤是:1、背景评价2、输入评价3、过程评价4、成果评价(4) CSE 评价,其步骤是:1、需要评定2、方案计划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84、课程评价的过程要考虑哪些问题?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主要有哪些?课程评价的过程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是: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

4、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是:一是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上,二是搜集信息,三是组织材料,四是分析资料,五是报告结果。85、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我国当前的基础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第八次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它是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90年代深化的基础课程改革的继承、发展与超越,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实验和实施,2003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以及高中各科的课程标准,并从2004年秋季开始,启动高中新课

5、程。86、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因而是带着经验走进教室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理解而教,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因此,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每一种智能都有相适应的职业,因而,最好的教育是最适合学生的潜能,能开发学生的潜能,并能使学生获得最好发展和理想职业的教育。87、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 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

6、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2) 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3) 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4) 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5) 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6) 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使课程改

7、革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88、试述我国中学课程的设置的要求?初中课程设置的要求是:(1) 符合普通性、基础性和发展性(2) 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4)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是:(1) 符合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2) 以分科为主设置课程(3)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4)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89、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括哪几部分? 综合实践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

8、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非指定性内容是各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内容。90、什么是教学?教学的含义有哪些?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含义包括:(1) 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2)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91、教学与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实现。此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

9、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92、教学的意义有哪些?(1)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93、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 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94、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

10、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1)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2) 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3) 古罗马的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的学习过程理论。(4) 夸美纽斯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记忆,再后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5) 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四阶段说”,他的学生席勒提出了“五阶段说”。(6) 杜威的“五段教学法”。95

11、、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1)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 间接性与简捷性 2) 交往性与实践性 3) 教育性与发展性 4) 引导性与指导性96、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初中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1)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既要防止过分强调系统知识传授,又要防止

12、过分重视学生个人的经验积累。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 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规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统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偏向。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规律,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1) 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 (2) 学生具有主动作用,这一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