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33458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含解析)人民版选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下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欧美四国在世界工业总量中的比重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答案B解析题目提供的数字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量,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矛

2、盾。英德矛盾围绕的焦点问题是()A.殖民地问题B.扩张军备C.缔结军事同盟D.巴尔干半岛问题答案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矛盾的焦点是殖民地问题。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引起德国的强烈不满,所以同英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3.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其中的含义显示的时代背景是()A.普法战争时两方的针锋相对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结盟集团的对立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并结成了稳固的集团利益答案B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A项中普法战争不符合漫画反映的时间信息,C项所说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方面,C项包含于

3、B项。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4.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发生后,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如图)。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欧洲各国都十分关注巴尔干局势许多国家要利用该事件大做文章采用刺杀手段引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愤怒巴尔干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引人关注A.B.C.D.答案D解析刺杀斐迪南大公,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重大行动,它不可能引起欧洲人民的广泛愤怒,的叙述不正确。5.“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B.

4、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兴登堡战役答案B6.英国诗人写道:“一辆辆坦克一路踉跄冲向防线。灰色的队伍,抱怨的面孔,笼罩在恐惧之中诡秘的目光中,握紧的拳头里,有在泥泞中挣扎着的希望。”这首诗最早可能写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朝鲜战争期间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坦克”和“最早可能写于”是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坦克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战争,题干材料正反映了这一史实。7.上海世博会期间,“金色少女”雕像全身镀金,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3 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多时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

5、最大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中“一天造成几万名士兵伤亡,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等限定,据所学基础知识判断,这符合教材中关于索姆河战役的表述,故C项正确。8.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答案D解析坦克、重炮、飞机、潜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

6、题。9.下列关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B.维护世界和平C.争夺世界霸权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答案B解析A、C、D三项均是美国参战的原因,而B项不是。因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是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维护世界和平是美国参战的招牌,非真实目的。10.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该协定的签订()A.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B.使苏俄最终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C.消除了德法两国间的民族矛盾D.使全人类从此远离了战争的威胁答案A解析1917年俄国就声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战争,B项排除。

7、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但是,德法间的民族矛盾、导致战争发生的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因此,C、D两项的叙述均不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后,各殖民大国及某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逐,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材料二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

8、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千米宽的土地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材料三如下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首次出现了坦克世界通史参考资料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351万人。大战死亡人数达到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

9、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1)材料一“偶然的恐怖事件”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大战产生的重大结果。(10分)(3)江泽民曾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要牢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坚持奋斗。谈谈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2分)参考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自己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结果: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

10、义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日本等国家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另一方面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3)人类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

11、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般惊人地发展起来。全球通史材料二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绝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全球通史请完成:(1)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2)材料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什么历史现象?(3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W.E.B.

12、杜波伊斯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10分)参考答案(1)西欧相对衰落。(2)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3)“结局”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时代;“开端”是说亚非拉地区从此开始走上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13.(2014重庆文综,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1914105207580

13、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二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

14、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10分)参考答案(1)英、法、德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输入。(2)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

15、引起很大混乱。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一战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和印度的影响。第(1)问,从材料中的表格信息看,以1913年为100,一战期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明显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与一战有关,也与中国民族工业自身的发展有关。第(2)问,从材料信息“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可知印度参战的原因;其直接后果是印度“成了它(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回答影响时,注意题目要求是“有利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