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33310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六: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_学前教育_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学前教育(本) 入 学时间: 秋 所在 电大: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渭南分校9月 日目 录摘要引言一、 什么是幼儿良好行为惯1二、 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现2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思四、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施6五、结语1六、参照文献14浅谈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唐颖慧(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5秋学前教育本渭南电大分校)【摘要】: 要培养一种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

2、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核心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核心词:幼儿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A BRIEF ICUSSION ON HEULTIVTINOF CHIDRENS OOD BEHAVI ABITSTgingie radio an TV uny of Shaaxiopns the lteature underdut course f reschleducation branh choolof Vuiriy o einnAstratToc

3、liateagodhihabit,wemstarsmal.Yougchdenarattheinitialstgflfe,higsticity,se-cntlabilityispoo,istheciticalmmentofthegodbehaviorhabt,iisinfetedwthadbhviorabisdagohae,ifimytevopgodhabits,wlmitegdopounity,theeoardcaotchange,thhtisasecndnatue.hipapernalyzesthebehaoofchldensbabeav,adufrwrsmmeauestocultitech

4、ildrensgoodbeaviorhabs.Te kewrInantchleducation,Goobehavi,ormativeeduatn习惯究竟是什么?习惯就是习觉得常的行为,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通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对于人的毕生是致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幼儿的核心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一、什么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出名教育家陈鹤琴觉得: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因此在一种人的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

5、千篇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累。苏联教育家马卡柯曾经说过:如果在小朋友期的早年,不能予以合理的教育,使小朋友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会给后来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二、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核心时期,但幼儿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浮现多种不良习惯,其重要有如下几种体现:1.上午睡懒觉根据小朋友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5-0小时;1岁约需15-6小时;-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小时。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6、,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所谓定期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0点,由于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2.不爱洗脸刷牙学龄前的小孩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在她们心中仅仅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孩子4岁半后才干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布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协助她们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让孩子逐渐形成好习惯。3不肯上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核心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变化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同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

7、教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要变化。家长须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4偏食厌食偏食:是指小朋友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偏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摄入又不利健康的发育。由于小朋友对食物不感爱好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导致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浮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研究发现:孩子偏食、厌食常出目前如下家庭:独生子女家庭;过度关注孩子饮食和体重的家庭,家长与孩子关系过于依赖和密切的家庭;家长对孩子盼望值过高的家庭;家庭氛围,特别是进

8、食时的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快乐轻松的氛围可增进家庭的食欲,反之则会导致食欲不佳。5.喜欢说谎说谎是小朋友常用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成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辨别真实与想象,抱负与幻想的不同,有时她是在体现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小朋友在4岁此前是把父母与否快乐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原则。例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觉得妈妈一定会气愤。这时她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这个年龄阶级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6.喜欢发脾气婴儿一出生,就常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天形成的。其因素诸多,

9、宠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等就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如果家长回绝孩子的合理规定,使她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因此家长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规定;对不合理的规定,要耐心地做说服工作。7乱扔东西有的孩子总是爱乱扔东西,把东西弄得满屋都是,大人总是要跟在背面收拾。也有的孩子会将自己的东西放的整整洁齐的,不用家长操心。无论哪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小培养的,孩子在2岁左右是总喜欢把玩具和东西拾起来交给家长,这是想证明自己能干,以博得家长的夸奖。一般来讲,孩子从小没有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如家长不注意对孩子的从小培养,而是包办替代,后来就会影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8偷拿东西孩子在成长过程

10、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尔性、试探性和好奇性。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错行为,但是在学龄前的小朋友不具有“偷”的概念。例如有时孩子玩饿了,找不到东西吃,或者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一种玩具”,自己没有,就会拿抽屉的钱去买食品或玩具。家长应理智地去分析,找出其因素,不可粗暴地都把这种行为叫做“偷”,不要用成人的是非原则来衡量未成年人。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反思(一)家长的意识问题独生子女已成为国内普遍的社会现象,特别目前第二代独生子女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成为国家将来的栋梁,但在幼儿时期如何去培养教育孩子呢?诸多家长却违背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观点。

11、一提到培养和教育,家长们一方面想到的是孩子能认多少中文,能背多少唐诗,会几十以内的加减法;如何培养孩子绘画、舞蹈、乐器等爱好的爱好;至于幼儿有无良好的品质、生活、卫生、行为习惯就很少去注意。更没有花时间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觉得这些是小事,大了自然会慢慢变化。(二)幼儿园教师忽视了某些细节问题上的培养与教育幼儿园教师忽视了某些细节问题上的培养与教育,觉得有专职保育员的管理,不必去多费口舌。教师和这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往往在交往初始阶段就建立起不良的师幼关系,这种关系会对幼儿发展导致悲观影响,会进一步对师幼关系恶化。教师作为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幼儿发展,而不应为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所牵制

12、。因此,教师应增强反思意识,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特性的幼儿有耐心、有恒心,并且要常常对自己与班级的幼儿关系进行反思。其实幼儿教师不仅要专家学前五大类基本的认知,尚有要对学前小朋友平常生活的照顾、看护。相对于读书写算而言,这无疑都是我们的基本工作。这些生活上的不良行为习惯看似小事,但在幼儿期如不及时的纠正、对的引导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三)家园双方对幼儿行为培养的注重与配合局限性幼儿良好行为培养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携手合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注意对幼儿进行鼓励、表扬,父母却时常随意贬低、否认幼儿;如果教师注意给幼儿发明锻炼、自我服务的机会,父母却什么都包办替代,不敢放手;如果教师注

13、重给幼儿提供观测、摸索和交往的条件,让幼儿通过与材料、与周边人互相作用来调节和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发展相应的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父母则不配合。严重缺少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注重,可想而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从何培养。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措施幼儿良好的习惯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众所周知,人的毕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毕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

14、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见解:(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1.要有耐心,并耐心的讲清道理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她们的教育上就更有要耐心。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一方面,要明确,不能模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晰。另一方面,要具体化,要讲明白。如:规定幼儿对人有礼貌。幼儿对“礼貌”的意思还不是很明白,我们就要告诉幼儿见到大人要打招呼,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打招呼时不要直接叫大人的名字,那样也是不礼貌;早上来幼儿园、晚上离开幼儿园要和教师、家长问好、再会,如果不问好、不再会也是不礼貌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示范。通过反复地解说和示范,使幼儿逐渐加深印象,形成结识,促成习惯。2.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