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0331366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和”文化研究及其当代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 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 献,并将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在中国文化发展 史上,“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此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相辅相成, 发展不仅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建立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文 化合作关系,而且需要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稳定,政通人 和,化解矛盾,解决冲突,造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服务于改 革开放,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精髓的 “和”文化则可为此提供一种卓越

2、的思想和可供选择的价值评判标 准。可以说,研究、弘扬和推广中华“和”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的 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可使中华“和”文化在解决人类 的冲突中,走向世界,并使世界认同于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一、中华“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 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连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 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 多冲突的外理,合指相合、符合。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

3、郑语 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 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 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 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 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1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 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 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 同的事物,通过互济

4、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 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的 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 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 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4 认为蓄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 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 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 和合“5。孟子讲“天

5、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把人和视为超 过天时、地利的最重要的因素。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观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7。 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荀子提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 治”8的观点,认为万物化生、事物的运动变化、天下的治理, 都是和合的结果。事物不能离“合”而存在。从上可见,在先秦时期,“和”文化已得以产生和发展。概而 言之,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 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 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 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

6、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 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 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 “和”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 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 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 物的发展停滞不前。这表明,“和”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 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等,相互 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 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 类社会普遍存在

7、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出了和合的 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 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 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能够反映“和” 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 来加以概括。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一 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各家的鲜明特色和个性。吕氏春秋 就是融合百家九流之说的产物,思想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反映了天 下统一这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人们的共同愿望。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

8、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实儒术独尊,并不是对诸子百家的绝对 排斥,而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 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由此, 董仲舒崇尚“和”,指出:“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 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9以 和作为天地间最普遍的原则。魏晋玄学亦是以道为主,儒道和合的产物,同时亦受到了佛教 思想的影响,使“和”文化得以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不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讲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讲和合。道教太平经重视阴、阳、和三者和合,三分而合。指出:“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

9、杀,此三者相须为一 家,共成万二千物。”10阴、阳、和三者合一,万物得以生成。佛教则讲因缘和合,比如“五众和合因缘故名为人”,认为人 是由色、受、想、行、识五众因缘和合而产生,而无实在自性的生, “诸法因缘和合生,故无有法;有法无故,名有法空”11。因缘 和合论成为佛教的重要理论,在历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道、佛二教讲和合,而且佛教、道教之间,宗教文化与世 俗儒家文化之间也讲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相互融合, 相互吸取,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宋明理学实乃儒、佛、 道三教和合的产物。宋明理学家一方面批评了佛、道二教忽视社会治理,有悖于儒 家伦理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注意解决哲学思

10、辨欠缺的问题。于是, 他们和合三教,以儒家伦理为本位,吸取佛、道较为精致的思辨哲 学之长,建立起完整的理学或称新儒学的思想体系。由此形成并促 进了中国文化继先秦以来的第二个发展高潮的到来。理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12的思想,认为人与人是同 胞手足的关系,人与物是一种朋友、伙伴的关系,整个宇宙如同一 个和谐的大家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以上可见,和会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对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 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 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和合”思想的由来“和合”两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已各自单独出现。“和”,原是声音相应的意思; “合

11、”是指上下嘴唇合拢的意思。以后,“和”演化出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 中和等意;“合”演化出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组合、符合、合作、合理等意,都有 指事物的联系组合之意。春秋时期,“和合”两字开始连用, “和合”概念因此出现。国 语郑语较早提出“和合”范畴:“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五教”是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和合,能使百姓安身立命)。在先秦的思想 家中,管 子第一个对“和合”概念作了表述:“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 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他把民众的“和 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

12、合” ,就是学习道德,所以民众只要能够“和 合”,就能产生“莫之能伤”的强大力量。这一思想被其他思想家进一步继承和发挥。如 墨子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是“内之父子兄弟作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并认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便是“教训臣民,和合之。”同样的概念荀 子也曾使用:“故人之欢欣和合之时,则夫忠臣孝子亦诡而有所至矣。”至此,“和 合”概念已基本形成。东汉以后,“和合”概念被儒家、道家、佛家通用,成为儒、释、道概括本身宗旨的综 合性概念。儒、释、道这方面的论述可以举出许多。可以看出,“和合”已被儒、释、道 和我国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成为贯通宽广思

13、想领域的一个综合性 概念。同时,必须着重指出的是,“和合”概念是中华文化的独创,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概念: “和平” 、 “和谐”等概念国外也有,但“和合”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是其他文化 所不具有的。据我国学者考证,我国古代思想家之所以把“和合”连用,是因为“合”除了 协作、团结的意思外,更有向心、聚拢、抱团的含义,更能体现人们之间及其与社会、自 然关系的整体性。春秋以来,我国思想家即使分别使用“和”、“合”两字,也都同样用 来代表“和合”整体概念所表达的意思。概括地说,我国思想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创造和阐发了“和合”文化的精神:第一, 将自然界理解成为一个阴阳和合的统一体。第二,强调社会的人际

14、关系要“和合”,并将 此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第三,强调人要与自然界保持统一,也要保持人自身的身 心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家对“和合”思想已有突出提及。近年来,一批著名学 者分别从上述的几个方面开掘了我国的“和合”文化,明确提出“和合”思想对于我国顺 利走向21 世纪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当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 的关系也有现实针对性。儒家贵和持中中国“和”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 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 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

15、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 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 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就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而言,中国农业的活动,是与天时地利、风霜雨雪等自然规律 息息相关的,人们生活、活动方式不是从外部去征服自然,而是探索天地自然的内在活动的 规律性、时节性,以便知天命而用之。人们的生活、活动方式,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认识、 把握、适应、利用自然,因而孕育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质。所谓天人合一,“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卦)的精 神,就是天人和合。天地自然本身的和合,与人自身的和合相互一致、统一,

16、构成天人整体 的和合。这便是“仁民爱物”、“天地万物与吾一体”的精神。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的核心, 强调的是中和与平衡,对什么事都不偏执.不偏激,不走极端。中庸就是在矛盾两极间找到最 佳途径。在诸多可选择的可能性中取得最佳的,最合情合理的选择。孔子中庸观的要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过犹不及”,也就是主张执中以致 和,无过无不及,使矛盾双方达到和谐统一。中庸,并不是反对竞争。儒家既主张和为贵, 也不排斥竞争。和是有原则地和,以和为主,以竞争为辅。和是目的,竞争是手段,是为了 在更高层次上取得和。竞争需要人和,人和更有利于竞争。二、中华“和”文化研究概况正因为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引起了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许多海内外人士对中华“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