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330021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陵科技学院考试卷 200 6 2007 学年第 二 学期 视光学院 05 级 视光/商英专业 眼屈光学 课程试卷 B 卷 课程编号 姓名 学号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变大形成的眼称之为 (1) 。2. 眼球光学系统的结点和黄斑中心凹的连线称为 (2) 。3. 两条主子午线是相互垂直,但均不在水平和垂直位置的散光称之为 (3) 。4. 眼睛不使用调节所能看清楚的那一点称之为 (4) 。5. 近发射三联运动由 (5) 、 (6) 、 (7) 三条肌肉共同作用引起。6. 当透过棱镜来观察景物时,则物象会向棱镜的_(8)_方向移位。7. 两条焦

2、线均落在视网膜前面的散光称之为 (9) 。8. 调节紧张时,晶状体的厚度_(10)_,屈光力_(11)_。9. 散光眼临床表现的两个主要症状是 (12) 和 (13) 。10. 短波中的蓝光比长波中的红光先形成焦点,这种像差称之为 (14) 11. 两眼都是远视,其度数相差大于2D,则称之为 (15) 屈光参差。12. 调节作用由 (16) 的收缩引起 (17) 变形来增加屈光力量 。13. 利用凸透镜的加入可测出眼的 (18) 远视和 (19)远视。14. 一般正视眼的极限视角是 (20) 。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20分)1. 远视属屈光不正,戴正透镜后既可看远又可看近。( )2. 晶

3、状体的屈光性质复杂的原因是因为晶状体是由均一物质组成的。( )3. 晶状体表面的弯曲度是不一致的。( )4. 对于经常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应当把远视矫正不足。( )5. 对于隐性远视度数高的远视眼患者要矫正充分。( )6. 近视眼的度数愈高,远点距离眼球愈远。( )7. 比较性调节程度与注视目标的距离有关。( )8. 眼的屈光状态仅仅取决于屈光系统中各组成成份的屈光力量。( )9. 单纯近视散光是在视网膜后聚焦成为一条焦线。( )10. 一般来讲,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视现象的时间比远视眼患者晚。( )11. 如果近视眼是由于调节紧张引起,则应给予高度矫正。( ) 12. 采用worth四点试验法可

4、以检查屈光参差中是否存在双眼视觉。( )13. 双眼调节作用超过单眼调节作用。( ) 14. 老视眼是由于睫状肌的收缩力量变弱而引起。( )15. 在眼的发育过程中,远视的度数是不断减轻,近视的度数是不断发展的。( )16. 老视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正透镜后只能看近不能看远。( )17. 高度近视眼易患青光眼,可以用压平眼压计测量。( )18. 近点距离和调节力量有关。( )19. 瞳孔间距过宽可能引起集合困难。( )20. 当增加基底向外的三棱镜时,眼睛视轴被迫内转才能够看到物体。( )21.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和与眼的距离有关。( )22. 所有离开双眼单视环的物体都产生复视。( )2

5、3. 立体视觉区位于双眼单视区和生理复视区之间。( )24. 远视眼在看无限远的物体不需要调节的参与。( )25. 眼睛的正集合力量比负集合力量要大得多。( )26. 分布均匀的泪膜可以提高视力。( )27. 无晶状体眼是高度远视。( )28. 散光表可以精确测量散光轴向。( )29. 柱面透镜在不同的子午方向的屈光力是不确定的。( )30. 眼睛的调节幅度与屈光不正有关。( )31. 瞳孔缩小可以使屈光不正增加。( )32. 不规则散光可试配角膜接触镜达到比较好的矫正效果。( )33. 近视眼的远视力异常,近视力相对正常。( )34. 远点距离取决于眼睛的屈光不正度。( )35. 当集合固定

6、在近点时,没有阳性比较性调节产生。( )36. 角膜是整个眼球光学系统屈光力量最大的折射面。( )37. 角膜的色素情况决定了眼的颜色特征。( )38. 集合米角的大小与被测眼的瞳距有关。( )39. 轻度的规则散光,如无视力疲劳或视力减退,可不必矫正。()40. 晶状体摘除后配戴10.00D左右的凸透镜放在眼前和放在眼内的效果一致。(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对于正视眼的描述正确的是()A 任何光线经正视眼都聚焦在视网膜上B 只有平行光线经正视眼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C物体放在无限远时,正视眼没有阴性比较性调节D物体在近点时,没有阳性比较性调节2老花眼者()。A 晶体的调节作

7、用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 B 有些-3D左右近视眼患者终生不用戴镜看近,说明其未发生老视。 C 在其习惯距离阅读不再舒适 D 老视者看近所配眼镜并不总是正镜片3屈光参差可能会形成( )A双眼视力下降 B形成交替视力C对视力较差的眼容易产生抑制作用 D外斜视以及废用性弱视4轴性近视眼、轴性远视眼、正视眼成像大小为 。A近视眼最大 B远视眼最大 C正视眼最大 D远视眼最小5某眼无眼部疾病,测得其远视力为0.6,近视力为1.0,则可判断该眼为( )A轻度远视眼 B散光眼 C老年的正视 D近视眼6注视物体越靠近眼球,则可判断( )A阳性比较性调节范围就越小 B 阳性比较性调节范围就越大C阴性比较性调节

8、范围就越小 D 阴性比较性调节范围就越大7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容易发生青光眼B对于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患有远视眼,应该矫正得多些C远视眼的视觉干扰症状,多在看远处物体时才会体现D2D的远视眼在看33厘米的物体时要用5D的调节8决定眼屈光力的屈光成分有()角膜B眼轴长度C晶状体D瞳孔大小 9在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内直肌 B 晶状体 C 角膜 D睫状肌10在规则散光中,逆规散光指( )A水平方向屈光力大于竖直方向 B竖直方向屈光力大于水平方向C正柱镜轴向在90度左右 D负柱镜轴向在90度左右四、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15分) 1.远视眼 2. 逆规散光 3. 屈光参差

9、 4. 假性近视眼 5. 集合 6.视力 7. 双眼单视环 8. 角 9双眼视差 10. 调节近点五、问答与计算((1-5题每题2分,68题每题5分,共25分)1. 瞳距60毫米,(1)双眼注视33厘米的视标(2)用棱镜测得初始集合角C0为12;(3)测得诱发集合角Ca为16;判断该眼的眼位以及处理方法。2正视眼戴+3.00DS镜片后,测的近点距离为10厘米时,求其调节近点。3一近视眼的远点距离为20厘米,调节力为6D。在没有调节状态下,最远能看清楚多远的目标?其近视度数为多少?近点距离为多少?4一名患者看远为2外隐斜,两眼用-1.00DS后变为1的内隐斜 。求AC/A。5求正视眼、-3.00

10、D的近视眼、3.00D的远视眼的调节范围和调节程度。已知近点均为0.1m。6 正视眼注视33厘米的视标,(1)在左眼前逐步加入基底向外的三棱镜至10时开始出现复视;(2)在左眼前逐步加入基底向内的三棱镜至2时开始出现复视;求该眼的比较性集合程度,阳性比较性集合程度以及阴性比较性集合程度。注视点是否位于舒适区?如何处理?7某眼注视33厘米的目标,在眼前分别加3.0D的凹透镜和2.0D的凸透镜均会产生物体开始变模糊。分别求其比较近点距离、比较远点距离、比较调节范围、阳性比较性调节、阴性比较性调节及比较性调节程度。8. 标识图中当视网膜分别位于A、B、C、D、E位置时的散光名称以及成像图形情况。眼 屈 光 学 答 题 纸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 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名词解释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