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329960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中国路桥行业调查报告一、行业简介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 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 应的交通量,一般能够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 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级外公路。衡量公路差别的主要技术指标 有: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 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及桥面车道数。桥梁是指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它 交通线时使用的建筑物。桥梁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公路桥、公铁两 用桥、人行桥、机耕桥、过水桥等。按跨径大小和多跨总长分为 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其中特大

2、桥是指多孔跨径总长A500米,单孔跨径n 100米的桥梁,大桥是指多孔跨径总长n100米,单孔跨径A 40米的桥梁。中国路桥行业从20世纪初开始起步,其间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 段:19中国修建了第一条公路,但解放前公路总体发展缓慢,基 本处于起步阶段,到 1949年全国公路里程共有 8.07万公里。建国 后的头十年,国内公路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十年全国公 路里程共增长了 529.4%。随后的3年自然灾害期间,公路发展几乎 停顿,并出现了负增长。1965年以后公路发展得到一定的恢复。改革开放以后,公路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七五”期间,国 家明确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国务院批准设

3、立公 路建设专项基金和车辆购置附加费,专门用于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公路投资被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公路基础设施投资额屡创新高,为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 献。二、路桥行业运行状况1、 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路建设起点很低,建国初期全国大陆地区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经过几十年的低水平路网扩建,至1978末达到89万公里,而且65 %以上是路面质量较差的县乡公路,专用公路仅6.6万公里,不足8%。从1978年至1985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要求,国家开始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且 着手调整交通

4、运输结构,公路建设成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国家制定了国道网规划,确定首都放射线12条、北南纵线28条、东西横线30条共70条国道。至 六五”结束时,公路通车总里程增 长到94.24万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422公里,四级及等外公路 79.23万公里。五年内公路通车里程年均增长1.1万公里。 七五”期间,国家在重视路网建设的同时,开始重视公路的路面质量等级,建成了沈阳至大连、上海至嘉定等高速公路,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至1990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为 10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2公里,一级公路2617公里,四级及等外公路 61.3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年均增长1.7万公里。 八五

5、”初期,国家在 六五”国道网基础上重新部署,形成了五纵七横” 1条以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路为主组成的国道主干线网规划蓝图。九十年代的公路建设重点为国道主干线网,?新增公路的技术标准大大提高,技术结构趋于合理。新建和改建的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约占公路里程增长数的40%,新增桥梁中全部为永久性桥梁结构,新增公路中 绝大部分铺筑高级、次高级路面,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迅速。全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平均超过13公里,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分别达到99对口 87%,全国公路网总量水平和技术等级 有 了 明 显 提 图 。2、路桥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的经济发

6、展水平低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物流量、人流量不多,交通运输的问题尚未暴露。改革开放以 后,国民经济增长迅速,运输量迅速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不足、 运输结构不合理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最近十年,中国 政府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的 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中国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人口是它的5倍,可是,美国有公路60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万公里,分别是中国的6倍和8倍;在欧洲,公路网密度达1.53公里/平方公里,万人均公路里程 88公里,分别 是中国水平的12.24倍和8.8倍,而且路面质量和设施的现代化程度 均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当前高速公路

7、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尚未形成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高等级公路主干线,现有的公路网络也普遍规模小、密度稀、技术标准低的缺陷,严重地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不断上升的汽车运输能力,当前国道主干线中50%以上公路的交通量超过设计能力,全国尚有1500多个乡镇、19万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不平衡。八五”期间,占国土面积17.3%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占全国总人口增长的38.3%, GDP曾长占全国的63.5%,铁路增长占全国的41.3%,公路增长占全国的59.7%,其中高等级公路增长占全国的55.3%,高等级公路网密度由 1990年的1.81公里/百平

8、方公里上升到3.95公里/百平方公里;而占国土面积56.6%的西部地区,公路增长只占全国的20.5%,其中高等级公路增长占全国的14.2%。东西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与质量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3、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七五”期间,国家在重视路网建设的同时,开始重视公路的路面质量等级,建成了沈阳至大连、上海至嘉定等高速公路,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进入九五”后,中国高速公路由 八五”期间的年平均建成324公里,发展到 九五”期间,年平均建成1500多公里。到199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733公里,跃居世界第八位。提前两年实现了九五”计划目标。特别是1999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10月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从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四位。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