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32596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我是草原金牌小导游活动背景: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早已是发达国家、地区、学校比较常见的一种学习形式。活动理念: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感兴趣的活动,从中整体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指导思想:小学生语文素养不是在课堂“言说”和课外“做题”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充分“践行”和广泛“习得”

2、中形成的。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开辟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有充分的“习得”机会。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2.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性。活动准备:1. 结合课文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学习,收集草原的有关资料:地理位置,草原民居风俗,草原环境特点。2.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收集到的资料,设计我是草原金牌导游员,向大家介绍锡林郭勒大草原。活动实施: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播放锡林郭勒大

3、草原课件。2.锡林郭勒大草原真是太美了,我们在学这篇课文时,都情不自禁陶醉其间。是啊,这么美的地方我们要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来欣赏,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名小导游员,把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推向公众。二,讨论交流。1.每小组成员把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汇报。2.每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确定重点介绍主题。3. 每小组自行设计导游词的写法。三反馈。1.资源共享。每小组把收集整理好的资料汇报:(1)地理位置。(2)环境特点。(3)民居风俗。2.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我是草原金牌导游员。3. 师生共同评价。四拓展提升。1. 教师播放课件:草原无节制放牧,导致草地严重沙漠化,形成沙尘暴,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

4、2.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草原?我们应该怎么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3.写下宣传语,补充到我们的导游词里。五总结。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我们在引以为豪的同时,更要精心呵护,让美永留人间。本学期,学校进行了跨学科的大教研活动。参加的老师很踊跃。每次观课,都密密麻麻地坐了几大排。尤其是体育老师,他们在我面前笑着说,我给他们的压力太多了,听课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多。或许真因为如此,所以执教的老师,所在学科的教研组组长,教导处都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具的充分准备(音乐组由于敲击乐器的缺乏,甚至想到了用一次性的竹筷子进入课堂),教案的印刷(尽量做到人手一份),

5、人员的分工(有时候由教导处派发教案,有时候由教研组长派发,有时候由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负责,感觉很团结,和谐)。在前两天的常规检查中,我发现了有部分老师几乎比我还积极参与观课活动。看来,教研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了。那么,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也为老师们提示一下观课议课的重点吧。“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倡议书同学们,在张家口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之际,为创建“文明卫生”校园,响应学校号召。“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认识和行动。在此,我们232班向全校师生发出以下倡议:1)树立环保的健康生活理念,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习惯。比如,看见校园里的一片纸就随手捡起来放到

6、可回收箱内;水果吃干净后,再丢弃果核;一张打草纸要用完正反两面,不要写几行字就丢掉;尽量使用钢笔,不使用一次性笔芯、笔囊;回收奶袋的黑色塑料袋可重复使用,每次装满后再投入回收箱;2)积极学习和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按照标准和规范,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牛奶袋、金属、玻璃、织物等;而不可回收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瓜皮果壳、尘土、卫生废纸等;有害垃圾包括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3)节约粮食,减少餐厅垃圾、杜绝浪费。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无论我们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让我

7、们的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让我们行动起来,小手拉大手,用行动感召我们的家人、友人、周围的人参与垃圾分类,参与环保事业!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为建设绿色校园、节约型学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232班师生2018年10月教师签名家长代表签名学生签名本学期,学校进行了跨学科的大教研活动。参加的老师很踊跃。每次观课,都密密麻麻地坐了几大排。尤其是体育老师,他们在我面前笑着说,我给他们的压力太多了,听课的老师比学生还要多。或许真因为如此,所以执教的老师,所在学科的教研组组长,教导处都认真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教具的充分准备(音乐组由于敲击乐器的缺乏,甚

8、至想到了用一次性的竹筷子进入课堂),教案的印刷(尽量做到人手一份),人员的分工(有时候由教导处派发教案,有时候由教研组长派发,有时候由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负责,感觉很团结,和谐)。在前两天的常规检查中,我发现了有部分老师几乎比我还积极参与观课活动。看来,教研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了。那么,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也为老师们提示一下观课议课的重点吧。“生理与适应”之刺激-反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中提出“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本课是河北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里的一课,是生命科学中

9、的重要板块,是对人体的初步了解。在学习了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基础上,本课将在引导学生学习感觉、思维、情绪等功能的过程中,渗透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设计了一系列颇具趣味性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心理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学情分析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了解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科学探究的观察记录表。具有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重在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培

10、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基本的认识,对人体的心理功能还不够了解,虽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适应环境的特点,但可能会对刺激-反应游戏现象感兴趣。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通过体验活动,初步认识并解释生活中出现的人体的刺激-反应现象,能对游戏中出现的反应现象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游戏,阅读能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能得出研究结论,科学的解释这一现象。2通过活动体验辨别出每一个刺激反应现象中的刺激、接受刺激的感官、反应行为和参与反应的结构。3. 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探究人体

11、生理的兴趣,愿意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态度和精神。三、科学知识1. 能理解刺激-反应的现象,并能举例说明。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反应时”现象的原因。3. 理解人体的心理功能主要由神经系统实现,神经系统是机体内感受刺激、产生兴奋、控制和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活动感悟人的心理感觉、思维等功能。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产生“刺激-反应”的原理,解释“反应时”现象的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音乐片段、图片)小棒,小旗,香水,小球,纸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话: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以前的学习知识。(出示p

12、pt)请看图片,我们在前几节课学习到人体具有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等功能,它们统称人体的什么功能呢?生回答:生理功能。教师:非常好。那么人想要生存下去只具有生理功能行吗?今天就让我们继续人体的探究之旅。看一看人体还有哪些功能呢?(板书课题)出示大海的图片)1. 首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谁来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出示(眼睛)看-大海-心情愉悦)2.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听后说说你眼前展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情如何?(出示(耳朵)听-音乐-紧张)3. 再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香水。大家闻到了怎样的气味,你喜欢吗?(出示(鼻子)闻-香气-甜、愉悦)4. 最后还有一样

13、神秘礼物,请几位同学上来摸摸看是什么?其他同学观察他的反映和表现如何。(出示(手指)摸-软-忐忑)教师提问:触摸前你的心情怎样?生可能回答:紧张,犹豫,害怕,忐忑等教师追问: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教师讲述:以上,同学们看到、听到、闻到和触摸到的对身体的感觉器官来讲,就是一种刺激(板书“刺激”)。而同学们闻到的味道,心里产生害怕的感受、等情绪就是刺激作出的反应(板书“反应”)这样的刺激-反应现象就是人体的另一种功能-心理功能。心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来实现的。二、交流讨论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请同学们想想你还接受过哪些刺激呢?请根据提示小组内交流

14、,代表发言。学生列举(拍手手会痛,挠手心会痒,用凉水洗脸时会突然感到不适应等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提示:生活中你接受过哪些刺激,是身体中的哪些器官感受到的?又会有什么反应呢?各种刺激强弱,反应一样吗?。交流后组内填写预先准备的表(包含刺激、感觉器官、反应、强弱等内容)结论:刺激有强弱,感受刺激的器官有眼、耳、鼻、口舌皮肤。反应强弱不同。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接受到的刺激。以上可以看出每个人首到的刺激强弱都不同。那么每个人受到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一样吗?(假设:不一样)让我们来调动感觉器官,在游戏中观察、记录、感受验证我们的假设。三、刺激反应游戏验证每人反应快慢不同。1.接下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小游

15、戏,让我们通过几个刺激反应游戏来进一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刺激反应游戏2. 出示游戏的做法及要求这四种游戏大家都玩过么?了解规则如下,以逃避打手游戏为例,两人一组进行,游戏过程中角色不变,手在下边的同学躲过打手算成功,组长记录总成功次数,老师说停止同学保持安静。需要强调几点注意事项:1)力度不要过大2)手指不要垂直指向眼睛3)抓棒的手要高一些再松开4)做记录,每组选择一个游戏,每组游戏玩5次,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上,根据统计得出结论。(表内包含选择游戏,学生姓名,次数,成功与否,反应快慢,结论。)3. 分组开展游戏。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操作规程;注意学生的游戏安全;留意学生记录表的填写和结论的得出。看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参与到其中。但我们还要在玩中探究每个人的反应快慢是否真的不同。下面请小组长汇报游戏记录和结果,你还发现了什么?4. 学生:上台展示。(1.为什么在同一游戏中,不同的人做出的反应快慢不一样?2.为什么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会间隔一段时间?)5. 小结:(大家反应速度不同,对游戏熟练程度不同等)6. 出示讲解发现问题-神经系统。大家的观察很仔细,对此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认知,但不够全面。人体的心理功能主要是由神经系统来实现的。那么究竟是哪些器官组成的神经系统呢?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