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32358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新求变:中考作文命题新亮点中考作文常用的5种题型中,选题作文、话题作文对学生的限制较少,写作自由度较大,一般被认为是开放式题型;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具有较具体的审题要求和较强的写作束缚,一般被认为属于非开放式题型。至于新型材料作文,开放程度介于两者之间。开放式题型大幅度升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根据这一新的精神,开放式题型“长驱直入”,处于中考作文试题的领先地位。从2004年至2006年的3年间,开放式题型的比例一直位居榜首,2007年全命题题型比例得到提升。笔者认

2、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尽量为学生个性化写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减少限制和束缚,这一指导思想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必须得到贯彻和落实。但是,过于开放的命题方式和过于宽松的写作环境,与选拔性考试的本质属性存在一定的冲突。作文题目过于开放,应该如何避免猜题和押题?由于过度开放引发的这些问题,会影响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所以笔者认为,基于提高考试信度的考虑,应当引导学生回归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训练。从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出发,全命题、半命题形式的题型还将继续被广泛地运用到中考命题中。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

3、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实施的途径和办法,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这样的说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带来创新亮点着眼于上述目标,从选拔性考试命题应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出发,广大命题者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的题干大多数由标明美好思想道德、情操的词语组成,这类试题实际上框定了主题方向,往往限制了考生个性的发挥。作为一种探索和突破,命题者试

4、图从学生广阔的生活中寻找新的命题视角和资源。让表示时间范围的词语进入题干,就是一种很好的创意和思路。比如,2007年中考作文题目中,江苏苏州的全命题作文题“晨”,上海市的全命题作文题“记住这一天”,山西太原的选题作文中3个话题分别是“立春”、“惊蛰”、“春分”,云南课改区的选题作文题“有效期限”,等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进入作文题目,更多地贴近考生的生活,有利于保证考试公平。第二人称词语进入题干。盘点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往年大量的全命题和半命题题目中都含有“我”字,这是中考作文命题面向生活、激发真情的具体体现。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许多考区在继续保留“我”进入题干的同时,几个考区试题

5、中都出现了“你”,比如,江苏常州的半命题作文题是“你还会吗”,福建莆田的半命题作文题是“我爱你,”,陕西的选题作文题之一是“,你好吗”,等等。由“我”及“你”,其实“我”还是叙述、表达的主体,只是写作者关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陈述的角度变为直接倾诉。需要说明的是,“你”具有不确定性,人、物皆可,拓宽了写作范围。多类“虚题”频现亮点。以自然界的物象来命题,是一种命题的方法。这类试题通常是让学生从具有多种属性和丰富内涵的物象出发,激活写作思维,寻找新颖立意,确立巧妙构思。2007年中考作文题中,有较多的以物象命题的“虚题”出现:一是用实物直接命题,如重庆的话题作文题“翅膀”,湖北黄冈的选题作文题“深深的脚印”,四川内江的全命题作文题“路上”,等等。二是以实物作为比喻,如天津的全命题作文题“心中的彩虹”、广东广州的全命题作文题“心中有盏红绿灯”、河南课改区作文题“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等等。三是用物象揭示哲理,如江苏南京的全命题作文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山东临沂的话题作文题“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湖北恩施的话题作文题“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