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32255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及产品储藏保鲜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建议书二0一一年二月1出口优质水果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建设内容11.3 投资规模21.4 效益分析21.5 编制依据21.6 项目评价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2.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52.2 规划目标52.3 桃江水果产业现状62.4 桃江水果产业制约因素82.5 发展优质水果产业的必要性10第三章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113.1 地理条件113.2 土质条件113.3 气候条件123.4 交通条件123.5 生产技术条件133.6 良好的生态环境13第四章 产品市场销售前景分析144.1 国外市场144.

2、2 国内市场154.3 桃江水果市场亟待规范16第五章 出口优质水果品种选择方案175.1 品种选择原则175.2 引进贡桔:杨小二-6优良品种185.3 推广出口贡柑:78-8新品种195.4 选择性的发展良种柑桔205.5 适当发展本地市场畅销的时鲜水果21第六章 优质水果无公害栽培技术236.1 推广新型适用技术236.2 应用新的技术管理24第七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277.1高标准建设300亩出口水果示范基地277.2 改良整合5000亩低产水果种植基地287.3 提升时鲜水果品质287.4新建2万亩优质柑桔出口基地297.5 建设200亩母本园种苗扩繁基地307.6 新建商品化加工

3、处理生产线一条30第八章 项目建设周期及实施计划318.1 建设周期318.2 工程进度安排32第九章 项目组织及管理机制349.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49.2“三位一体”运行机制35第十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4010.1概算依据4010.2 30000亩出口水果基地投资概算4010.3 5000吨水果仓储保鲜冷库投资概算4110.4 资金筹措43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4411.1 经济效益分析4411.2 社会效益分析4711.3 环保效益分析49第十二章 抗风险能力分析及防范措施5012.1 抗风险能力分析5012.2 防范风险措施53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553“三农”阳光产业出口优质水果第一

4、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出口优质柑桔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1.1.3法人代表:1.1.4项目建设地点:1.1.5 单位性质:民营股份制合作企业(合作社+公司+农户)1.2 项目建设内容1.2.1建设内容1、新建2万亩优质柑桔出口基地2、改良整合5000亩低产柑桔基地3、高标准建设1000亩柑桔示范基地4、提升4700亩柑桔品质基地5、新建200亩母本种苗扩繁园6、新建商品化加工处理生产线一条1.2.2品种方案1、引进贡桔:杨小二-6优良品种2、推广贡柑:76-8新品种3、选择性的发展良种柑桔4、适当开发本地畅销的时鲜水果1.3 投资规模项目分期投入资金共

5、计16756万元,其中:1.3.1 招商引进投资资金6700万元,占投资比例40%。1.3.2 合作社社员入股5865万元(包括土地入股,以劳代资)1.3.3 争取社会投资4189万元,占投资比例25%。1.4 效益分析1.4.1年产量:出口柑桔7.5万吨,柑桔仓储5000吨1.4.2产值:30151.9万元。其中基地产值30000万元,仓储保鲜151.9万元。1.4.3成本:11737.9万元。其中基地成本11700万元,仓储保鲜37.9万元。1.4.4利润:18414万元。其中基地利润18300万元,储仓保鲜114万元。1.5 编制依据 1.5.1中共中央关于农村若干问题的决定 1.5.2

6、湖南省十一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1.5.3桃江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1.5.4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关规定 1.5.5出口柑桔产品质量标准 1.5.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1.6 项目评价桃江地域宽广,适宜水果栽培的面积大,现有水果种植面积不到5%,发展潜力非常大。名特优水果生产在桃江曾经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无论是从种苗的引进试种,还是培管产出和销售均已积累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成功经验,同时产品通过招商投资公司出口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且受消费者青睐。基地建设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品质的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和基地的管理运作,而且有利于

7、抗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同时,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严格按出口柑桔绿色食品种植技术规程操作,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名特优新品种和绿色食品,为合作社与公司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品质保障基础。近几年来引进和选育了许多不同品系的适宜桃江生长栽培的优良品种,如布朗李系列黑威斯、蛇李、秋姬等,杨梅系列的东魁、荸荠梅等,柑桔系列的南丰(杨小26)、椪柑(太田、260)、砂糖桔、皇帝柑等,桃系列的甜禾、红美丽等,石榴系列的黑籽甜石榴、泰山红及枇杷、堤子葡萄等,为该产业化的发展搭建起了强势平台,夯实了产品化发展与经营的前期基础。湖南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中把发展优质柑桔产业列入了重点发展产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

8、营将水果生产与加工列入重点扶贫项目,而且出台了许多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创汇,结合当地实际进行土地流转发展新农业优惠政策,为整合山区资源优势,发展柑桔产业提供了有利保障与支持。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扶持要求,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求,是出口创汇,开拓地方特色农产品,增加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项目可行。56“三农”阳光产业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1.1 指导思想桃江县发展优质水果产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基地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优化结构,壮大规模,提高档次和行业组织化程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国家增税,企

9、业增效,农民增收,果园生态优化四大效益明显的支柱产业,实现布局区域化、基地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名优化,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柑桔出口基地县。2.1.2 基本原则坚持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适地种植,集中成片,规范管理的原则;坚持项目示范与产业带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项目实施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2.2 规划目标2.2.1 经济效益目标到2015年,全县出口优质柑桔种植总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3.8万吨,产值达到30151.9万元,综合税金达到3000万元;到2012年出口柑桔种植规模达到以2万亩,产量达1.8万吨,产值7200万元,综合税金达到720万元。2.

10、2.2 生态效益目标按果、草、猪、沼生态果园模式建成高效生态果园3万亩,建设旅游观光园2个5000亩,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增加园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持生态平衡。2.2.3 社会效益目标通过柑桔产业的发展,以“一业兴百业”,带动运输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相关行业的发展,其综合产值最终要达到3亿元以上。项目直接安置劳动力约5000人,提供农村15600个就业机会。2.2.4 科技效益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引进生产、加工、贮运方面的新技术和行业管理的新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和行业管理体系,使基地产品上升为绿色食品,达到产品的国际质量标准。2.3 桃江水果产业现状2.3.1生产体制

11、 目前,桃江水果生产实行的是分散栽培、分户管理体制,真正集中成片统一的大型现代化果园极少,这种小农经济式的水果种植方式弊端日益凸现:管理水平低、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益低、经济效益低。原因是:除果农管理和技术外,主要与生产体制有关。政府重视不够,无大型企业扶植,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实际上已成了放任自流的状态,由于果农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及条件有限,给生产出来的水果包装、运输、贮藏、保鲜、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2.3.2 生产现状桃江集体经济时期全县先后发展了各类水果面积6.5万亩。其中柑桔2.07万亩,温洲蜜桔产量为5190吨(2006年),占柑桔总产量的56%,其它桃、李、梨、葡

12、萄、杂柑、苹果等占44%。果业管理上是各自为阵,零星分散,没有统一管理机制,没有水果品牌,没有定点销售市场,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制约了桃江水果产业的巩固和发展。近几年来,在市场作用的推动下和安化周边环境的影响下,逐年引进开发了一些新品种,如:桃40,梨枣30,提子葡萄、南方苹果、美国布朗李、石榴、南丰蜜桔、弥猴桃、板栗等。全县共有面积5024亩,但品种杂乱,没有突出主导品种,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急需各级领导引起重视,把水果产业发展引导到正确轨道。其中:桃花江镇:人和桥、金家仑、下高桥、先锋村、高坪、长湖塘、牛潭河、划船港等8个村,共计764亩;浮邱山乡:近仑村、太平村、八家湾、禁牌、枳木山等村,面

13、积共计320亩;高桥乡:横马塘、松柏村,共计250亩;修山镇:莲盆咀、黄荆洲、共计210亩;灰山港:源嘉桥、黄道文、道源冲、金沙洲、周家潭、大竹山、九甲湾,共计1018亩;三堂街:郭家洲、胡家坳、大屋山、共计650亩;大栗港:排形上、毛羊坪,共计210亩;武潭:泥潭、八家浦、樊洲、合心桥,共计313亩。牛田:麻牛、临街、石桥村,共计420亩;马迹塘:新塘、水溪、石洞、刘家湾、牛蹄、丰溪,共计618亩。其它乡镇:共计701亩。2.3.3 流通消费体制 目前,我县水果生产以户为单位的分散栽培方式,决定了大多数果农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果农的流通销售方式,大多是在水果成熟季节,用板车、三轮车、挑篓

14、等工具各家各户把自己的水果拿到集市上出售,形成了水果的大量集中供应。其后果:一是导致水果产量大的年份出现水果积压、腐烂等现象;二是由于未及时清洗杀菌,贮藏性能不好,运输途中损失大;三是没有商标品牌,与进口水果的品牌相比,缺乏竞争力。2.4 桃江水果产业制约因素 2.4.1生产及流通体制的影响外地水果之所以能在桃江市场摆开阵地占有市场,既有其规模化生产、精细化经营的优势,也有桃江本地水果产、供、销严重脱节的因素。在生产方面:国内水果业发达的地区,水果生产主要以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为主,实行企业化生产和运作。特别是桃江本地水果的生产还停留在小农生产、粗放经营的水平,90%以上流程靠手工完成。在流通

15、方面:水果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抢夺市场,主要是通过便捷的销售网络。外地生产水果的业主直接与销售代理商(负责生产物资供应和水果销售)签订产销合同,形成风险共担的水果生产、销售机体。另外,外地水果生产、销售单位夺取市场的一个有利武器是,对水果严格按质量划等级,并根据不同消费水平对水果进行包装,既增加了水果的附加值,又便于储运和销售。可桃江水果和大部分外地水果都是敞开、散装销售。水果采摘,既不分大小,又不分成熟度,直销市场,造成水果品质偏低,效益偏低,损耗较大。2.4.2 对品种结构及质量的影响我县主要是以传统的柑桔、桃、李、梨为主。因受各种因素制约,质量差,品种少。加上入世后外地水果纷纷进入湖南市场。质量与外地水果比,外地水果一是外表美观,水果的大小、形状、颜色、包装及保鲜度都比本地的好;二是口感好;三是品种多。所以外地水果占领本地市场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