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316734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灾害预防处理计划(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沙县大竹水井湾煤矿二OO九年度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矿 长: 建军 安全矿长: 炳越 生产矿长: 万军 技术矿长: 徐承浩 施 工 队: 正嘉 编 制: 徐承浩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采掘布置第一节 矿井概况第二节 水文地质与煤质特征第三节 本年度采掘布置第二章 矿井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第一节 水灾与防治措施第二节 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第三节 火灾与其防治措施第四节 瓦斯与防治措施第五节 粉尘防治第六节 顶板事故的防治第七节 电器事故的防治措施第八节 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第三章 灾害事故救援时人员职责与通知第一节 灾害事故时人员职责第二节 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第三节

2、人员通知方法与顺序第四节 各工作面避灾线路第五节 救援物质储备第六节 后注第一章 矿井概况与采掘布置第一节 矿井概况1、此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依据根据2009年度采掘计划和矿井的实际生产与本矿井的水、火、瓦斯、机电运输、采掘实际情况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而编制。目的:是为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和发生事故时能够更好地将事故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小损失。2、省金沙县大竹水井湾煤矿位于金沙县新化乡境,属私营煤矿企业。矿井距新化乡8km,距金沙县城26km。矿区属高原地貌,区海拔+1620m,最低海拔+1432m,相对高差188m,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矿井电源为金

3、沙县新化乡35KV变电站输出一趟10KV线路,另一趟为10KV外电形成双回路电源。水井湾煤矿主采C9煤层,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04年已达设计能力。矿区出露地层由新至老为:第四纪(Q)粘土;下三叠统九节滩组(T1j)、玉龙山组(T1y)灰岩、沙堡湾组(T1s)泥岩;二叠系长兴组(P2c)灰岩;龙潭组(P2L)煤系地层;第四组(P1m)灰岩等,区地层分别呈条带状由北西南东向展布于矿区。本位区位于鸭溪向斜西翼次一级向斜中华向斜南东翼,区为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倾向70度,倾角8-12度,矿区围地层稳定,构造简单,无大断裂构造。3、矿井的现状:目前水井湾煤矿主采煤层为C9煤层,经鉴定无突出危险。

4、09年计划一个回采面2个掘进头。现回采工作面为1905采面,工作面布置为倾斜长壁开采,放炮落煤。 2009年回采工作面支护为DZ25-100单体液压支柱与1.0m铰接顶梁配合使用,棚距0.7m,“三、四”排管理,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因顶板较破碎,铺设金属顶网,形成复合顶板;工作面运输为SGWD-40溜子,运输顺槽为SGWD-30溜子,650mm皮带运输机运输,皮带运输至地面。掘进工作面计划2009年2月份掘进1908运输下山、1908回风下山,1908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从7月、8月完成,双头并进。1908工作面形成系统,掘进运输为SGWD-30刮板机。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

5、界式,主扇型号FBCDZNo14-902,理论风量1116-2460m3/min,实测11400m3/min;掘进用局扇YBT52-211kw,理论风量250-375m3/min,掘进150m时实测出风口300 m3/min。皮带运输接溜子运输直至地面。第二节 水文地质与煤质特征该区含水层为:下三叠统玉龙山组(T1y)岩溶含水层,上二叠统长兴组(P2c)岩溶含水层,龙潭组(P2l)煤系裂隙含水层;隔水层为:下三叠统九节滩组(T1j)泥岩隔水层,沙堡湾组(T1s)泥岩隔水层与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各煤层与细碎屑岩,矿井最大涌水量15m3/h左右,正常涌水量10m3/h左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区

6、有4#、5#、9#、13#、15#五层煤,其中4#、5#煤层局部可采。矿井目前主采9#煤层。各煤层煤质特征见表。煤层编号工业分析(%)发热量(Qdt)(MJ/kg)牌号灰份(Ad)挥发份(Vdaf)硫份(S)414.586.001.0634.25无烟煤518.696.190.8534.89无烟煤913.85.540.8333.72无烟煤本矿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无爆炸性危险,无自燃发火倾向。第三节 本年度采掘布置矿井年度采掘布置:1、回采1905采面;2、2月份开始掘进运输下山、回风下山;6月份开始布置1908采面;3、新斜井从2月份开始施工。第二章 矿井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水井湾煤矿由受周

7、边矿井采动影响与下山布置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灾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除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各类灾害发生的预兆外,还需从安全管理上采取下列防治措施:第一节 水灾与防治措施井下防治水措施包括:查、测、探、放、截、堵。一、查明水源和通道,因此应掌握以下情况:1、冲积层的组成与厚度,各分层的含水性与透水性。2、裂隙和断层的位置,错距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围,含水情况和导水性。3、含水层与隔水层的位置、数量、厚度,各含水层的涌水量,透水性与其与煤层开采的距离。4、老窑与现在正在开采的小煤窑的位置分布,开采围、开采深度和积水情况,废弃钻孔的处理等。5、开采过程中,围岩坡坏与地表塌陷情况,观测

8、岩层垮落带、断裂带、沉降弯曲带的高度与其对涌水影响。二、测好水文观测工作:1、收集当地气象,降水量和河流水文资料,查明地表水的分布,争水量补给,排泄条件。2、通过探水钻孔和水文观测孔,观测各种地下水源的水位、水压和水量变化,查明矿井水的来源与补给关系。3、观测矿井涌水量与其季节性变化规律等。三、井下探水1、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2、必须探水前进的情况。 (l)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或导水陷落柱时; (3)打开隔水煤柱放水时; (4)接近有出水的灌浆化时; (5)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9、; (6)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的钻孔时;经确认无突出危险后,方可前时。3、探水作业参数 (l)探水起点有下列情况:当老空、老巷、废弃硐室等积水区的位置准确且水压环境超过981kPa时,探水起点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不得小于ZOm。对矿区的积水区,虽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时,探水起点到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起点至最大摆动围预计煤柱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起点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 (2)钻孔深度和超前距离采用边探边掘时,探水钻孔的孔底位置,必须

10、始终保持超前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一般20m,钻孔深度一般为40m左右。 (3)钻孔直径与数目一般钻孔直径为75mm为宜,探水钻孔数目不少于3个,1个中心孔,2个帮孔。(4)钻孔布置根据煤层的倾角和上山情况而定,本矿为近水平煤层,所以,可布置为扇形,开始时可打57个孔,以后根据情况适当减少,但不能少于3个孔。4、探水作业的安全措施(1)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栏板。 (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探水钻孔位于低洼处时,必须配备与探放水量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3)在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 (4)测量和防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依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

11、深度以与钻孔数目。 (5)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特别危险地区,应设躲避场所,并规定避灾路线。 (6)钻孔水压过大时,应采用反压或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有防止孔口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7)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邦、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与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性。如果发现情况危险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8)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老空积

12、水区高于探放水点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须打中老空水体,并要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放完为止。 (9)钻孔接近老空,预计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涌出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或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份,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与时处理。四、疏放水1、老空区放水分为直接放水;先堵后放;先放后堵;先隔后放。2、含水层水疏放:地面疏放;利用疏干巷道疏放;利用钻孔疏放,巷道与钻孔结合疏放。五、截水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与截水的措施进行实施:一般包括防水墙,防止闸门,防水煤柱。六、堵水即注浆堵水

13、(堵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料与设计并制定好措施,其它不叙。地面防治水本着排、疏、堵、填、蓄、查的原则,严格组织施实,并按作业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做好各项防措施。第二节 矿井透水事故的处理一、透水预兆:煤壁“挂汗”、“挂红”,空气变冷,煤壁发凉,出现雾气,发出水叫声,淋水加大;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煤层发潮发暗。当采掘工作面发生上述之一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地点的人员。二、透水时的措施(一)透水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当矿井某地点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一定要临危不惧,沉着镇静、果断有序地采取有效措施。1、立即报告矿调度室或矿领导。2、设法堵住出水点

14、。3、迅速撤离险区。4、避难待救。(二)抢救措施矿调度室和矿领导接到透水通知后,应迅速采取下列措施:1、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2、通知矿山救护队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到达指定位置,随时营救遇难人员。3、准确核查井下工作人员,如发现有人被堵井下,首先应制定营救措施,与时组织力量,抢救遇难人员。4、关闭有关的防水闸门,开动全部排水设备,调动一切人力、物力,争取在最短时间排出井下积水。5、立即通知泵房人员,将水仓的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缓冲时间。6、加强通风,排出透水带来的有害气体,并经常检查其浓度变化。7、地质人员应分析判断突出来源与最大突出水量,测量涌水量与其变化与地表水的变化,判断突水量的发展趋

15、势。8、检查维护所有排水设备和输电线路,在水仓口设蓖子,防止淤泥。9、根据涌水的发展趋势,与时通知受涌水威胁区域的人员,乃至井下所有人员迅速向安全地点转移,直至安全出井。第三节 火灾与其防治措施一、矿井火灾(一)外因火灾1、引起外因火灾的火源: (l)明火。主要有吸烟、电焊、电炉等。 (2)电火。主要是由于机电设备性能不好,管理不善,如电钻电机、开关、电缆等引起的火花。 (3)摩擦火。主要由运输皮带跑偏,打滑等引起着火。 (4)爆破火,不按规定与爆破说明书爆破,如因裸露爆破,用动力电源爆破或最小抵抗线不合规定等引起。 (5)瓦斯、煤尘爆炸(二)因火灾因火灾的多发地点: (l)采空区,特别是有大量遗煤与未与时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 (2)巷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