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31497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习题教学 提到习题教学,就会联想到“应试教学”、“题海战术”。我们应该认可,物理教学是离不开习题教学的,物理习题教学是巩固和灵活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处理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一个主要形式,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乏的一个主要步骤。习题教学不能等同于“应试教学”,不能等同于“题海战术”。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习题教学依然是必须的。但怎么样的习题教学才能符合新课程理念、才能最大程度地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物理老师要有意识地在习题教学中选取联络实际类的题型,尽可能将物理习题的情景真实化,因为很多物理知识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能从其中找到原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觉,学生对这类问题

2、往往感到害怕和困难。本文试图经过分析联络实际类题型的特征,论述高中物理教学中联络实际类题型的功效,寻求学生处理这类问题的困难症结,提出帮助学生摆脱困难的策略。一、联络实际类题型的特征1.物理情景的原始性。传统的物理题,研究的情景往往是滑块、带电液滴等试验室里的情景。而联络实际类题型的背景通常于现实,截取了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科技应用等实际问题中的某一片段。因此,其物理情景是真实的,含有原始性。2.物理模型的隐蔽性。传统物理题的模型,要么本身就是比较清楚简练的,要么已经作了纯化和简化处理。而联络实际类题型和哪些物理知识有联络,能够抽象成怎样的物理模型,并不是一目了然,需要学生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

3、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才能将问题明朗化。在这类题中,建立起适宜的物理模型这一关键性的、最主要的一环,往往是隐蔽的。3.提供信息的开放性。联络实际类题型中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开放的,不一定是处理问题所必须的,有些可能还有干扰作用,需要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关键信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绪可能也不是唯一的。二、高中物理教学中联络实际类题型的功效1.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高中物理传统习题较远离物理前沿和生活实际,学生所接触的问题多为小球、木块等较死板的情景,因此轻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因为联络实际类题型的物理情景是靠近真实的,贴近生活实际,所以远比滑块加木板的纯物理游戏更有意义,学生也更感爱好。2.拓宽

4、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联络实际类题型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学生未知的事实,经过分析试题给出的描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一些自己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在处理问题的同时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3.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对于一个信息量多、情景新奇、客观真实的问题,学生没有能够直接模拟的原型,没有现成的处理经验,只能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取有用信息,找出处理问题的最好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4.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研究性学习的素材。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个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处理问题的学习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现在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举措,但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从哪里

5、来?怎样有效地把它落实到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去?却又是一个难题。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最好是源于物理学习内容本身。因为联络实际类题型所包括的内容是截取了实际问题中的某一片段,而且这一片段往往是最基础、最简单的片段,所以,就给学生留下了宽广的思索空间:对联络实际类题型所包括的、学生感爱好的其它内容,能够让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进行挖掘深化,进行再研究。5.为学生以后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方法借鉴。今天的“解题”是为了明天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碰到多种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现在处理联络实际类题型的程序和思想,经过长久的、潜移默化的渗透,会自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方法,

6、对以后生活、工作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起到迁移作用。这正是学习的意义所在。三、学生处理联络实际类题型的关键困难1.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欠缺。传统训练大多为物理概念的分辨及物理规律在理想模型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已经习惯于处理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而联络实际类题型通常没有显著地给出简化的或理想化的情景,需要学生在所给的情景当中抽象出物理的对象或过程,建立对应的物理模型。这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现象:某学生能够习惯于处理细线悬挂小球的摆动问题,而对小孩荡秋千却一筹莫展。所以,在纷繁的信息中,怎样抓住问题的关键原因建立物理模型,是学生处理联络实际类题型的关键困难。2.不适应近似处理的方法。因为受数学学

7、科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处理数据时通常要求自己绝对标准。而实际问题,因为数据是一个测量值,一定存在误差,因此处理数据只要有一定的精度就行了,假如追求绝对标准,吹毛求疵,不但毫无意义,有时还会影响问题的处理。如有一个高考题,其背景为串列加速器,其中的一处细节是将一价碳离子变成n价碳离子,失去了若干电子。我们在模拟练习中发觉,有部分学生就不习惯近似的处理,死死抓住那多个失去电子的质量不放,结果就对全局问题的处理起了阻碍。3.心理上不够自信。因为联络实际类题型往往题干长、情景新,学生在碰到多个处理不了的问题以后,在思想上轻易形成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心理,认为自己多半对付不了这类题,从而产生恐惧感,

8、最终成为信息题前的失败者。四、帮助学生处理困难的策略1.培养良好的阅读题目标习惯。有效阅读题目是处理联络实际类题型的首要条件。应要求学生在阅读题目时尽力做到“仔细阅读,一遍到位”。因为假如想第一遍“粗读”了解大约,因为联络实际类题型信息量大、题干长,极难经过“粗读”来理清思绪、进行取舍,这就不但使得第一遍的“粗读”基础成了无用功,而且还会对第二遍的“精读”造成心理上的担心。因此,阅读多遍不如细读一遍。2.老师日常要控制作业量,大量的作业势必会使学生粗糙读题、马虎求解,从而养成不良习惯。在联络实际类题型讲评时,老师要充足暴露自己原始的读题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题目标习惯。3.教给学生建

9、立物理模型的基础方法。在高中阶段,建立物理模型不外乎两种基础方法:一是理想化,二是等效类比。物理模型的理想化,即依据题设条件,经过分析、综合,突出对所要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的原因,略去非本质的次要原因,从纷繁复杂的详细问题中抽象、结构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给予处理。物理模型的理想化关键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思索入手:第一,寻求实际研究对象的部分关键原因和次要原因,考虑是否能够将研究对象抽象成我们常见理想化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单摆、杆,等等; 第二,思索多种条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大小,考虑是否能够将将研究条件理想化,如摩擦不计、空气阻力不计、能量损失不计、细线的伸长不

10、计、质量的改变不计、电表电阻不计或很大,等等。第三,考虑是否能够将物理过程理想化,如近似看成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简谐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等。等效类比的思维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比如,实际问题中的磁流体发电机,其中等离子体进入磁场的过程,就能够等效为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过程。当然,对学生来说,这种能力的要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老师把这种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一直。要循序渐进地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这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构建物理模型的意识真正成为学生思索问题的方法和习惯。4.教学中重

11、视联络实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适降低知识难度,重视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联络。日常所选的课堂教学素材要包含有现实生活的气息。多部分“汽车和公路”、“小孩荡秋千”,少部分“滑块和斜面”、“细线和小球”。努力将应用问题物理化,将物理问题应用化。将物理还原成有趣的、生活的、生动的学科,而不是只有公式和数据。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很自然地感受到现实生活当中就有物理,物理知识确实就在我们的周围。5.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老师能够合适选择部分看似复杂、实质简单的联络实际类题型,让学生去建模处理。其实,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足够的例证,让其相信这么一个看法:在高考试题中,看似越复杂的联络实际类题型,其物理实质

12、肯定是越简单。逐步使学生体验成功,抛弃恐惧,树立自信。五、反思和总结联络实际类题型的处理,充足表现了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协调了知识和能力二者间的关系。但要预防走向新的极端,因为高考试题重视联络实际的题型,因此有的老师就企图搜集多种联络实际的问题,汇编成新的“题海”,让学生去“攻克”,如此操演,又会落入新的死板应试的怪圈,违反初衷。学生只有从真实的物理情景中取得丰富的体验,才能有效地巩固、活化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处理实际问题的信心,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产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欲望,从而实现习题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