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30942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山LNG施工组织设计(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2号储罐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会签:审核:批准:上海电力建筑工程公司上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2储罐土建工程项目部二七年六月目 录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1.2 工程特点2、工程目标2.1工程质量2.2职业安全健康指标2.3环境指标3、组织机构图4、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4.1DOKA模板体系4.2储罐施工预应力工艺5、工程进度计划6、主要施工方案6.1基础底板6.2墙体施工方案6.3 混凝土屋顶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管理体系7.2质量的控制要点7.3储罐施工原材料控制及检验7.4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8、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措施8.1安全管理网络图8.2安

2、全、消防控制措施8.3重要危险源的防范控制措施8.4安全的控制要点8.5确保文明工地的措施8.6环境污染控制措施9、季节施工措施9.1台风、汛期施工措施9.2塔吊防台风措施及防台防汛应急预案9.3 高温季节的安全施工措施9.4 冬季施工措施10、 施工用电10.1 施工用电主要设备:10.2施工用电布置10.3施工电源布置图11、施工机械配备表12、主要劳动力使用计划表13、现场平面布置图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上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工程位于洋山深水港西门堂岛上,整个工程分2期完成,其中一期工程包括3座165000m3储罐、设备装卸码头及其他接收站管线和建构筑物等;我公司承接的是2号储罐土建工

3、程。2号储罐土建工程由罐体基础、罐体外墙板和罐体穹顶组成,其中基础最大直径84m、最大厚度1.2m,自下而上共有填充层、防水层、垫层和基础底板四道工序;外墙板(不包括环梁)总高40.52m,共分十次浇筑完成,19次浇筑高度4.06m,第10次浇筑高度3.98m,墙板施工采用DOKA模板系统,该系统的提升由布置在罐体四周的3台塔吊完成;穹顶包括罐顶和环梁,罐顶采用金属甲板为混凝土底模,环梁是预应力系统的集中张拉、锚固部位。 1.2 工程特点1) 钢筋采用英标BS460标准,属高强度钢筋;2) 在基础采用两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浇筑而成;3) 罐体结构中钢筋密集、埋件埋管众多,且埋件埋管的精度要求高;

4、4) 罐体施工区域空间较小,且施工用大型设备较多(土建布置3台塔吊、3台布料机),土建、安装相互协调的工作较多;5) 土建施工阶段,安装就已经穿插进行,从而形成了不同工种交叉作业,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工程目标2.1工程质量(1) 分部、分项工程合格率100%;(2)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3) LNG储罐工程获“上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4) LNG储罐工程确保获上海市建设工程“白玉兰”奖;(5) 争创国家鲁班奖。2.2职业安全健康指标:(1) 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为“零”;(2) 轻伤负伤率年千人负伤率3;(3) 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为“零”;(4) 重大火灾事故为“

5、零”;(5) 重大交通事故为0,一般交通事故(全责)不超过1起;2.3环境指标(1) 废料排放污染事故为0;(2) 施工场界噪音符合GB12523-90标准要求;(3) 生活、生产污水排放符合GB8978-96标准要求;(4) 固体废料无组织排放为零,危险废料受控处置100%。3、组织机构图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质量管理HSE管理4、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4.1DOKA模板体系4.1.2 体系组成4.1.2 模板吊运模板体系在地面拼装,用吊机运至使用部位,提升详见下图:4.1.3 提升顺序 详见下图:Sixth step第六步4.1.4工作平台工作平台设有三层:上平台,中平台,下平台。1) 上

6、平台是主要的承重作业平台,其主要的作用如下:a) 撤除,安装模板。b) 埋锚筋及锥型套筒。c) 仓面作业,绑扎钢筋。d) 堆放钢筋,机具,设备。设计时考虑到工作性质其总载荷为0.4吨,平均载荷为150kg/m2,为了安全起见,平台堆放物应加以控制,不得集中堆放。2) 中平台是用于模板的拆立,调整,其平均载荷为200kg/m2,总载荷为0.6吨。3) 下平台是用于混凝土面锥型套管筒孔的砂浆填补,套管回收及混凝土的保养,缺陷修补等。平均载荷为100kg/m2。4.2预应力工艺4.2.1概述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BS5896标准17无涂层钢绞线,钢绞线直径D=15.7mm,松弛等级2级,强度等级177

7、0N/mm2。预应力钢绞线埋管采用外径102镀锌波纹管,每道预埋管中设计放置19根钢绞线。采用后张锚具(适用于19S15.7),拟采用DSI锚具系列4.2.2主要设备、机具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操作方式数 量备注1穿束机电动、液压2台2穿心式千斤顶拟采用YCW-400电动、液压4台3高压油泵拟采用ZB-500电动、液压4台4混合式、拌和灌浆压力泵机拟采用挤压泵电动遥控2台4.2.3试验4.2.3.1现场摩擦系数试验 正式张拉前应对有粘结钢绞线束进行孔道摩擦损失试验,根据试验实测数据确定孔道摩擦系数值,以便与设计取值相比较。4.2.3.2孔道灌浆试验采用竖向金属套管做实体灌浆试验,采用标号不低于

8、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水泥浆,掺入高效外加剂后,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350.40之间,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3%,水泥浆稠度控制在1418s。试验浆体达到强度后切开不同部位套管,检查灌浆效果。灌浆料应经过试配后确定最佳配合比。4.2.3.3材料性能试验1)钢绞线拉力、延伸和弹性模量试验;钢绞线力学性能试验按规范要求抽取6件试样,做抗拉、屈服、延伸、弹性模量试验均应符合设计标准及BS5896的要求。2) 穿心式千斤顶及电动油泵校验;3)锚环、夹片硬度试验;锚环及夹片的硬度应抽取总数的1%样品试验均应符合BS7777-3:1993标准要求。4) 锚固件静荷载试验等。

9、4.2.4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4.2.4.1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钢绞线束下料孔道穿索分级张拉锚固孔道冲洗、通球孔道灌浆封锚保护验收预留孔道套管安装张拉设备就位钢绞线、锚夹具及锚具组合件试验砼达到设计张拉要求灌浆设备就位制作灌浆试块4.2.4.2主要施工方法A、预应力钢绞线孔道的留设1)后张法予应力钢绞线孔道必须在混凝土浇灌前设置。2)竖向、环向孔道均采用外径为102mm的镀锌波纹管。采用承插方式连接,即管端用扩孔机进行扩张,接口处再用塑料带封紧。(见下图)3)竖向埋管本身具有一定刚度,在施工固定时只要在两头和当中用钢筋扎成井字形,固定在主钢筋上。环向埋管埋设用12园钢焊成梯格,按弧度变化,沿筒体

10、50cm一道布置,梯格与筒体主筋绑扎。预埋管在结构施工中,两端孔洞和排气孔应严格封堵,严禁外露,防止异物和混凝土浆进入。B、孔道冲洗、通球:穿束前应对孔道进行冲洗、通孔,穿入特制孔道畅通器对孔道进行检查、通畅,C、钢绞线落料1)根据预应力施工图,确定每一区段预应力钢绞线长度。编制预应力施工技术参数备料清单,经专人审核后,方可进行现场断料。2)预应力钢绞线断料必须经过监理和总包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检验合格后进行。3)断料必须在平整、干净的场地上进行,防止钢绞线在断料过程中受到其它物质的清蚀。4)钢绞线断料长度L=L1(孔道曲线/直线长度)+L2(工作长度)。D、钢绞线穿束1)在罐壁上部砼达到1

11、00%设计强度后,即可开始穿索。2)穿束前应搭设好穿束和张拉用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满足施工荷载300kg/m2的要求。穿束完成后应做好钢绞线工作长度和端部的封闭保护,以防止水或其它杂质进入预应力孔道。3)竖向孔道采用人工穿索,穿束前在顶部张拉端部安装张拉用工作锚环,然后通过顶部(扶壁柱、假设4只)上的工作平台将钢绞线逐根穿入锚环及孔道内,在留出张拉工作长度后安装工作夹片,锁定每根钢绞线。如此进行待每个孔道19根钢绞线穿入锚环且全部工作夹片安装完成,则该孔道钢绞线穿索即告完成,可开始安装底部固定端锚具。4)环向孔道采用机械穿索。E、预应力筋张拉1)钢绞线张拉要求整体对称张拉,根据施工周期及张拉

12、工艺要求,配备2套穿心式千斤顶(YCW-400)及电动高压油泵(ZB-500)同时张拉。先完成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然后张拉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对弯距较大、应力较集中处应先进行张拉。2)张拉程序:025%con050%con100%con(持荷2min)锚固卸载(con 为张拉控制应力)3)张拉时必须做到孔道、锚环与千斤顶三对中,张拉过程应均匀。张拉完毕后,应检查端部和其它部位是否有裂缝,并填写张拉记录。张拉采用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校验的方法。F、孔道灌浆工艺1)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灌浆是保护预应力钢筋不受锈蚀,使预应力钢筋与结构连成一体的关键,环向曲线孔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一般通过工艺性能试验

13、,确定灌浆工艺。2)孔道灌浆前应对张拉端锚具间隙进行封锚处理,用高强度等级砂浆封堵锚具夹片间的缝隙,待砂浆强度达到10MPa后方可进行灌浆。灌浆前应对孔道进行冲洗、通球、湿润,如有积水应吹干。3)灌浆浆体应在专用的搅拌机内拌制,采用组合式压浆泵,压浆应缓慢、均匀的进行。对比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应先行连续完成压浆。灌浆压力环向一般为0.40.7MPa,最大不应超过1MPa。压浆应连续进行,待出浆口空气排完、满管出浆时封堵出浆口,保持压力(0.7MPa)2分钟后封堵进浆口。竖向灌浆压力为0.71.8MPa,最大不应超过2MPa。4)竖向孔道灌浆由底部压浆孔压入,由顶端的排气孔排气和排浆。竖向孔道灌浆

14、应采用二次补浆,浆体先由下部压入管内,上部出浆口特设高1.5m的浆体溢出空间,使上部泡沫及不实浆体充分排出。机械灌浆后在上口用人工补浆,补浆前清理上部端口不密实浆体,反复灌入若干次,确保灌浆质量。5)环向孔道灌浆由一端灌浆孔压入,另一端排气孔排气和排浆。G、封锚保护:预应力钢绞线在灌浆完成24小时后即可切割工作长度内多余的钢绞线,切割采用手提式切割机进行,露出锚具外的钢绞线长度不宜小于25mm。最后用细石砼封闭,从而达到全封闭的目的。4.2.5技术要求1)预应力钢绞线应依照BS5892)施加预应力的拉伸机经过校验并有记录。3)罐壁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4)罐壁砼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预留孔道及埋件应经检查验收合格。5)锚夹具、连接器应准备齐全,并经过检查验收。6)灌浆用的水泥浆的配合比以及封端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经试验确定。7)张拉区操作平台应平整、通畅,张拉的两端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8)张拉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应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吨位与相应的压力表指针读数、钢筋计算伸长值写在牌上,并挂在明显位置处,以便操作时观察掌握。9)钢绞线束应经常检查,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钢筋束严禁在在工程中使用。钢绞线束应该被放在干净地面上,以保证其质量。钢绞线束材料应该用高速的圆盘切割机或机械切料头机来裁切。严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