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030093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灰土试验段总结材料报告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施工技术方案申报批复单合同号:承包人:某某市公路桥梁工程某某公司编号:SG02-2z致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监理办:现报上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附件: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承包人: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名: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意见:签名:年月日业主意见:签名:年月日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某某市公路桥梁工程某某公司S454颍上夏桥至杨湖段改建工程项目部2017年4月27日6%石灰土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一、试验段概况我部于2017年4月26日对K2+620K3+071右幅拼宽段进展6%

2、石灰改善土试验段的施工,并将该段的试验、测量以与压实设备的碾压遍数进展收集整理。从回填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设计图纸与规X要求的规定。现对该试验段进展总结,用成功的试验段实际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施工,将原材料检测情况、配合比以与试拌、试铺情况汇总如下:二、原材料检测情况1、石灰:采用凤阳武店石灰。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实测值结果判定有效CaO含量盐酸滴定法%60合格2、素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液限50塑性指数26最大干密度g/cm3/最优含水率%/3、石灰土:其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最大干密度

3、g/cm3/6最优含水率%/1三、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石灰土施工前,灰拌机、压路机、平地机等主要机械设备均已进展了调试,使机械设备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石灰土试验段我部将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台用途1装载机ZL50F1石灰转运2振动压路机3Y18/211土方碾压3三轮静压2Y18/201土方碾压4平地机GR1651土方整平5挖掘机PC2002土方开挖6自卸汽车福田重卡5土方运输7灰土拌和机BMZ211土料破碎、灰土拌合8小型灰拌机LY11001土料翻晒、破碎9洒水车程力EQ1401洒水、养生10四铧犁1L-4201土料翻晒四、试验检测仪器的配置试验室和测量

4、组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职能部门,已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6%石灰改善土试验段所需的试验检测仪器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已经国家计量部门的检验校正,建立了仪器使用和保管制度,保证其业务正常运转。6%石灰土施工配备的主要试验仪器表序号仪 器 名 称单 位数 量用 途1液塑限测定仪台1素土液塑限2电子天平台2测定土的质量等3电热鼓风枯燥箱台1含水量测定4电动脱摸机台1脱模5电动击实仪台1最大干密度6灌砂试验仪器套1压实度检测7折叠式3米直尺把1平整度检测8分析天平、药品、滴定设备与滴定架套1石灰、有效CaO含量剂量测定9全站仪台1导线点联测、中桩放样10DS32水准仪 台2水准联测、测量放样、标高检测五、

5、施工组织人员配置施工总指挥: 常前林 施工总负责:叶凡现场与技术总负责:金伟 试验工程师:暴安东 安全员:潘磊 现场人员:席庆权、杨晨、李干 操作工人含机械人员:25人六、工艺、工序流程说明1、试验段施工工艺填筑每层工作顺序依次为:上土初平翻犁旋耕晾晒翻犁旋耕晾晒至接近最优含水量摊铺石灰灰拌机拌和初平精平稳压弱振强振静压验收2、工序流程图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报验压实度检测整平碾压自卸车上土翻晒、旋耕、减少含水量试验段总结报批摊铺石灰、灰拌机拌和松铺系数测定石灰剂量检测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七、 质量控制方法 1、施工前准备工作 1相关试验与检测我部针对本试验段取土坑的土源已做了土

6、样试验。 2测量放样用全站仪对本试验段填筑前下承层进展中、边桩放样,一个断面测三个点,纵向每隔20m设一横断面。每个点都用石灰标记出来以后,再用水准仪测出各点的下承层高程。2、实施过程控制1取土备料具体运料方法如下:本次试验段要求压实厚度20cm,松铺厚度最初拟定为30cm。摊铺厚度的控制采用小土堆法控制,每隔10m设置小土堆,在小土堆上撒白灰做标志,便于现场技术人员和平地机司机控制松铺厚度。2翻晒备料好后,成堆初步风干晾晒,再用推土机初步整平,然后用铧犁翻晒。本试验段施工期间,天气晴好,累计翻晒4遍后含水量达到16.3%左右,3摊铺石灰与拌和翻晒完毕后即开始摊铺石灰,先在路基施工层上用石灰划

7、格,并按设计要求计算出石灰用量和划格面积的相应关系。先用自卸汽车在每格中堆放石灰,再用人工进展撒布石灰,力求均匀。紧接用灰土路拌机进展拌和并自检灰剂量,如灰剂量不足如此立即补撒石灰并再次拌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控制好填料颗粒粒径与含水量后进入下一道工序。4整平用平地机初步整平,挂线检测松铺厚度,然后振压快速稳压一遍,再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地方由人工辅助平整。5检测松铺厚度待初平完毕后对填筑后顶面进展原测点恢复,然后用木桩标记出所有测点,并在点外用石灰划出圆圈,便于寻找。所有测点恢复完毕后,用水准仪测量出其松铺高程,计算松铺厚度。6碾压碾压次序为:压路机稳压1遍强振2遍静压4遍收光1遍经自检

8、和监理工程师对松铺厚度、土颗粒粒径、石灰剂量与含水量检测验收后即可进展整平碾压工序。先用平地机初平,初平后测量人员在与下承层一样点位置进展高程测量,检测路基填筑用土的松铺厚度,并检查路基填筑的宽度,以保证路堤边坡有足够的稳定性。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边至中静压一遍,平地机随后由边至中精平。精平后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后强振二遍,用三轮静压静压四遍,最后一遍静压收光。碾压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先边后中的原如此,控制碾压速度,并确保轮迹按规程要求重迭,确保碾压均匀,无漏压、无死角。强振一遍后,试验人员与时检测压实情况,并记录每增加碾压一遍后压实度变化情况。碾压完成后,检测压实度是否合格,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9、八、试验检测结果 1、检测标准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相关要求与设计图纸,对本段石灰土试验段进展检测。6%石灰土底基层质量控制标准与频率项 次检 查 项 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和频率1压实度%95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2平整度mm123m直尺:每200m2处10尺3纵断高程mm5,15水准仪:每200米测4个断面4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钢尺量:每200米测4个断面5厚度mm-10每200米测每车道1处6横坡度%水准仪:每200米测4个断面2、实体检测情况1压实度见附表1压实度报告2平整度根据200米2处,每处连续10尺的检测频率,采用3米直尺对试验段的平整

10、度进展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桩号12345678910最大值结果K2+620K3+071789911101197711100%11109117119781011100%81097899671010100%10911711107810911100%3纵断高程与横坡度:每200米测4个断面,采用水准仪对试验段的纵断高程与横坡度进展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桩号高程(m)横坡度%设计实测设计值实测值偏差值K2+6702K2+7202K2+7702K2+8202K2+8702K2+9202K2+9702K3+0202K3+07024宽度根据200米测4处,采用皮尺对试验段的宽度进展检测,检测结果如下:桩号宽度

11、m设计实测K2+6705K2+7205K2+7705K2+8205K2+8705K2+9205K2+9705K3+0205K3+07055厚度根据每200米测每车道1处,采用试验段灰土施工前后高程差值得,厚度如下:桩号厚度cm设计实测K2+67020K2+72020K2+77020K2+82020K2+87020K2+92020K2+97020K3+02020K3+07020九、松铺系数确实定石灰土试验段松铺系数采用水准高程法测定。采用每20米一个断面,每一个断面设中、右两个点位,通过测量标高,确定虚铺厚度、压实厚度,从而确定松铺系数。经测量、计算石灰土试验段松铺系数平均值为1.5。十、结论从

12、摊铺后的各项检测数据看,各项技术指标全部满足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确定了石灰土的施工工艺,为大面积的石灰土施工确定了技术总结和技术参数,达到了试验段的预期目标。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施工经验如下:1机械组合:每一作业区段应配备机械为挖机两台,自卸车5部,平地机一台,3Y18/21振动压路机一台,2Y18/20三轮静压一台,灰土拌合机一台,小型灰土拌合机一台。2人员配备:除机械操作手、自卸车司机外,另需配备现场施工员1名,试验、测量人员各1名,现场指挥卸料1人,辅助工人不少于5人,修理工1人。3松铺系数:通过本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为1.5。4碾压遍数:先用振动压路机弱振稳压1遍,然后强振2遍,再用铁三轮静压4遍后能达到95%压实度要求,最后1遍静压收光。5压实度检测:经本试验段检测,现场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