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 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300778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 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 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 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 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 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众工作典型案例之四:7年连推“主题月” 作风建设显成效xx省直机关工委从2007年起,xx省每年3月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久拖不决、需要多个部门合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行7年来,效果一年比一年明显,影响一年比一年深广,受到了机关干部和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一、背景与起因(一)密切血肉联系需要建立新机制。税费改革后,干部联系群众缺乏有效渠道,群众工作呈现出问题交织、诉求叠加等新变化。需要建立一种新机制,引导干部主动接触群众,使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二)深化为民服务需要探索新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生活有更高要求,而且对

2、人文关怀、精神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及时回应群众诉求,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期待新的载体来实现。(三)转变干部作风需要开拓新思路。2007年,省委开展专题调研,发现我省机关干部作风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更有个别干部与民争利,索拿卡要,引起了群众强烈不满。如何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提升群众工作水平,需要开拓新的思路。基于这3个方面的思考,xx省决定探索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专门成立省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由省委副书记担任组长,3位省委常委担任副组长,加强对主题月活动的领导。在省直工委设立省作风办,具体负责协

3、调服务工作。二、做法与经过(一)科学谋划,明确目标任务。一是确定活动时间。鉴于每年3月是xx农村春耕备耕农忙期,企业、项目工作起步期,机关工作过渡期,“两会”上访的高峰期,安全事故的突发期,把3月份确定为“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月”。二是遴选活动主题。根据当年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服务基层,选择主题月活动的主题。如2012年为落实省委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五项制度,开展了“走访群众听民声,深入基层解难题”的主题月活动。2013年为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为民务实转作风、勤廉办事树形象”的主题月活动。三是细化工作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对机关干部为基层群众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问题,要达到什么

4、目的,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但对活动期间的驻点时间不作硬性规定,方便工作组兼顾自身业务工作。(二)整体联动,合力解决问题。一是工作组与机关“前后方联动”。各级机关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解决已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发现排查新问题,及时带回机关或相关部门(后方)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再交由下派的干部(前方)落实,前后方有机联动,共担责任,完成任务。二是部门间“左右联动”。牵头单位强化领头责任,积极协调各方,成员单位主动跟进,密切配合,各单位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特长,联合组建工作组,整合优势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共同解决问题。三是省市县乡“上下联动”。针对主题月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大多在基层的

5、实际,发挥各个层级的作用,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上下协调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三)把握节点,强化组织指导。一是及早动员。每年3月初召开省市县三级电视电话会议,由省委书记或副书记作动员讲话,对主题月活动进行统一部署安排。会后,省直各牵头单位、市州和县市区立即制定具体方案,落实工作队员,组织专门培训。二是分级督查。首先,由各成员单位进行督查,主要对象是本单位派出的工作人员,确保下派干部到岗到位。其次,由各工作组进行督查,主要对象是各工作小组和成员单位,做到每10天左右召开一次碰头会,总结情况,分析问题。集中活动结束前,省委派督查组直接下到工作点,对不同类型的工作组进行抽查。三是广泛宣传。通过在报纸

6、设专栏、在电视台设专题、办简报出专刊等形式对主题月活动进展情况实行同步宣传、同步跟踪、同步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四)以月带年,实现常态长效。每年3月的集中活动结束后,省作风办按照问题解决的程度,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帐,制定进度督办情况表,抓好问题的跟踪解决,做到“活动结束了,工作不结束;工作组撤了,联系不减;队员走了,作风不走”。对主题月活动中已解决的问题,组织各责任单位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对能解决而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建立台账,列出时间表,按“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的要求抓好落实。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做好解释工作,把问题带回机关,研

7、究解决办法。对新掌握到的问题,在汇总分类后,召开专题会议,向有关单位交办。对形成的调研报告,组织进行研究评价,选择其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成果,争取上升为系统、行业的指导性文件。三、成效与反响(一)促进了一批突出问题的解决。全省各级机关干部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去开展工作,集中解决了大批涉及民生改善、企业发展、三农工作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2007年以来,共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各类问题37万多个。怀化洪江市与邵阳洞口县边界山林权属纠纷起于上世纪90年代,争议山林高达4000多亩,引发了多次群体性械斗。省检察院和省林业厅联合组成工作组,通过2个多月艰辛努力,终于把困扰当地政府和村民多年的山林权属纠

8、纷成功调解。(二)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机关干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交流,同在一个灯下谋划,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在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更加支持,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干部们也觉得,跟群众说得上话了,帮得上忙了,心也贴得更紧了。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金旺廷,带队到祁东县排查化解涉法涉诉的信访问题,忍着肩周炎疼痛约谈了每位重点上访人员,最晚的一次谈到晚上10点30分,使群众深受感动。(三)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主题月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共下派机关干部185万多人次,其中今年全省各级派出机关干部327118 人,进驻46053个村组社区、21516家企业。机关干部通过在基层一线摔打,不仅增加了对基层情况的了解,提高了做群众工作、助基层发展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体验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群众的疾苦,“每天都被震撼着、每天都被感动着”,经受了难得的党性锻炼、实践磨炼,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转变了工作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