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 (2)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029610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数和倍数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因数和倍数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因数和倍数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因数和倍数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因数和倍数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因数和倍数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和倍数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与学情分析】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

2、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说设计理念】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

3、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环节,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思考: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

4、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最后,将完美数的介绍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教学目标】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

5、美。【教学重点】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的“因数”的不同,过去学习的“倍”的概念和这里的“倍数”的不同。【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作业纸【教学过程】(加下划线的部分是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一、课前交流:师:大家认识我吗?生:认识。师:我是教什么的?生:数学。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上堂数学课,感到非常的高兴。你高兴吗?生:高兴。师:那我现在就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了)你们是我的(学生)。师:我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师生关系。师:我们人与人之

6、间存在着好多的关系,你还能举个类似的例子吗?(谁和谁构成什么关系?)生:师:那我能不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呢?生:不能。师:为什么?生:老师一个人不能代表师生关系。师:我自己只能代表一方面,不能代表你们。构不成关系。师:在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数与数之间也存在像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学习。师: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吗?上课。(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关系、父子关系等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二、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一)动手操作、抽象出3道乘法算式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师: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摆一摆的小游戏。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有12个小正方形,用上所有

7、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开始。生:师: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摆法?生:26=12 (点击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课件】师:你是怎么摆的?生:师:是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现2行6列的图形)师:当然也可能是一行摆(2个),摆了(6行)。【在这里,通过问引导、暗示学生,但答案最好让学生说出,先让学生头脑中自主建构形状相同的另外一种摆放。】师:(点击课件)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它一旋转就跟第一种怎么样?生:一样。师:他们算一种摆法,我们可以省略。师:还有别的摆法吗?生:34=12师:谁来猜猜他是怎么摆的?生:师:还有其它摆法吗?生:112=12师:大家一起用手比划一下,是

8、怎么摆的?师:还有吗?生:没有了。【学生汇报3种摆的方法,采取了3种策略,先指名说怎么摆的?再让其他学生猜一猜怎么摆的?最后让全班学生比划。从一到二再到全班,注重了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共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下面更好的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做好了铺垫。】师:每行摆5个行吗?生:不行,不能成整数倍。师:每行摆5个,摆出的行数就不是整数行,也就得不到一个长方形。(设计意图:通过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避开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

9、象的过程。)师: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数,都是一些什么数?生:整数 (板书:整数)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因数和倍数” (板书:因数和倍数)就是在整数的范围内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书:非0)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呢?生1:因数和以前的因数有什么关系?生2: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生3: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师:这节课需要大家带着思考去学,看看之前我们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与我们今天学的因数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学的倍数与之前学的解决问题中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问题,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设计意图: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生

10、更有目标的、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二)、自学,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师:以26=12为例,先请同学们自学大屏幕中的知识,看看从中你知道什么?26=1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1、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在26=12中,我们可以说2和6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这里,边说边指着数,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3、(点击课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再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26=1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的理解。)师:谁能结合这两道题(34=12

11、,112=12)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生:师:谁能出道这样的乘法算式,让大家再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生:.师:再来一道?生:师:看这道算式中有没有因数倍数关系?你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自学内容是书上的例题,内容很简单,但学生却较难理解,所以在这里,注重了让学生自学后的汇报与小结,同位互相说,再指名说,练习,指名出题。环节虽多但很紧凑,便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 305=6师:谁来说说?生: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师:再来一个 155=3生:师:谁口头出道题,考考大家?生:师:在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里两个数之间都有因数、倍数的关系,那在4和20中,( )是( )的因数,(

12、)是( )的倍数。生:4是20的因数,20是4的倍数。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45=20师:他想到了乘法算式,还可以想到那个算是?生2:204=5【若学生会,只是表达不清楚,此时老师可以说:对啊,怎么说呢?借助算式想一想。】师:这个呢?谁来说?28和7生:7是28的因数,28是7的倍数。(设计意图:从乘法算式到除法算式再到两个整数之间,慢慢渗透,最终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师:再来说说这两个。 8和24 8和2生:师:你有什么发现?(此时课件中的两个8变红)生:都有8.师:对啊,都有8,可8一会儿是24的因数,一会儿又是2的倍数,一会儿因数,一会儿倍数,怎么回事?(设

13、计意图:课件中的8变红,突出8,在同中求异,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数,在和不同数的组合中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生:8和比它大的数在一起就是因数,要和比它小的数在一起就是倍数。师:那8和8呢?能不能像刚才学生说的那样去判断呢?师:我们要联想什么啊?生: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师:8一会儿是24的因数,一会儿又是2的倍数关键是与谁有关?生:另一个数。师:也就是因数倍数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停顿,让学生说出关系),就像我们说的师生关系一样,那能说8是因数吗?8是倍数吗?为什么?生:因为8自己决定不了,它可能是因数,也可能是倍数。师:所以,在说因数、倍数时,我们要

14、说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因数与倍数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师:那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生:师:以前学的因数只在哪里有?生:乘法算式。师:而我们今天所学的因数呢?生: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都有。师: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因数,是指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已有的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区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今天学的因数的不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师:我们之前已经说了,因数、倍数是在什么数范围内研究的?(同时大屏幕呈现刚才所有的式子)生:师:就是在整数范围内研究(一般不包括0)师:判断2.4和4 3和2有无因数倍数关系?生:没有,2.4是个小数

15、。生:也没有,因为32=1.5(学生判断完,课件出示算式)师:商是小数,不是整数,。如果我们想根据除法算式找出两个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都要是(整数)。我们可以说3能被2除尽,3是2的1.5倍,但不能说3是2的倍数,原来学习的倍和今天研究的倍数也是不同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不同,体会倍的概念比倍数的概念要广,在比较中加深概念的理解。)三、探寻找因数的方法师: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吗? 2,3,5,9,18生:师:2、3、9都是18的因数,还有吗?有没有好的方法,把18的因数一个不漏的全部找到?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一号作业纸,需要借助算式的把算式写在下面,开始。生:汇报:可能会有如下情况(一)组1:除法一对对找组2:乘法一对对找师:一次找几个?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