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性试验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29181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性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设计性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设计性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设计性试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计性试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性试验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通信工程年级/班级:2015级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MATLA断言指导教师谢自梅本组成员 学号姓名实验地点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16实验时间2016年11月10、11、17、18日 上午8:00 9:30项目名称线性时/、艾系统的时域响应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描述形式一传递函数描述法、零极点增益描述法。2,掌握两种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3.掌握连续和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求解实验仪器或设备装MATLA歆件的计算机一台。实验内容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 形。2 .生成占空比为

2、30%的矩形波。H(s) =0.5(s-1)(s 3)3 .将连续系统(s+1)(s + 2)(s + 4)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形Transfer funct ion:Ox Ji s 2 js L5s3 7 s2 + 14 s + 83 5z-1 2z2H二 一 1 ;,Z3-.4 .将离散系统1-1.6z +1.3z -0.9z +0.5z转化为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增益模型的的描述形式。TrtifisTer function:3 z4 + 5 晨3 + 2- 1, 6 z3 + L 3 z 2 - 0.9 z + 65Sanpl i ng t i ib? : LZcro/polo/ga in

3、 t3 /2 (zi 1) (ziO.66G7)(厂2 - L68制 + 0.8654 z*2 + 0. 0fi497z * 0. 57丁町Sniipl i ng f. i me: 1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1 .生成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并记录下函数命令和波 形。程序:clear,clc,close窗口t=-10:9;ft1=(t=0);%青除变量空间变量,清除命令窗口命令,关闭图形即20个点位脉冲信号函数%位阶跃信号函数ft2=(t=0);subplot(1,2,1),stem(t,ft1,m-o)绘制单位脉冲信号图形title(20个点的单位脉冲信号);信

4、号”subplot(1,2,2),stem(t,ft2)制单位阶跃信号图形title(20个点的单位阶跃信号);信号”%像窗口 1行2列的第1个子图%设置标题为“ 20个点的单位脉冲%0像窗口 1行2列的第2个子图绘%设置标题为“ 20个点的单位阶跃clear,clc,close x=0:0.001:0.6; y=square(2*pi*10*x,30); 波2 .生成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 程序:%青除变量空间变量,消除命令窗口命令%设置变量x的值范围刈square函数得到占空比为30%的矩形plot(x,y,m);法制矩形波的图像grid on%1示当前坐标下的网格axis(0,0.6,

5、-1.2,1.2);%指定当前图像中x轴和y轴的范围title(占空比为30%的夕!形波)溢置标题为“占空比为30%的矩形波”3 .将连续系统 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的描述形式程序:clear,clcnum=0.5,1,-1.5;den=1,7,14,8;sys=tf(num,den)%青除变量空间变量,消除命令窗口命令%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刈tf函数返回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4 .将离散系统 转化为传递函数和零极点增益模型的的描述形式程序:clear,clc命令Ts=1;num=3,5,2,0,0;den=1,-1.6,1.3,-0.9,0.5;sys1=tf(num,den,

6、Ts,Variable,z) 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青除变量空间变量,消除命令窗口%设置采样时间为1秒%分子多项式系数向量%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z,p,k=tf2zp(num,den);%用tf2zp函数计算H(z)的零极点,犯z为变量,用函数tf返回以及增益常数sys2=zpk(z,p,k,Ts,Variable,z)制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ffl函数命令zpk ()来建立控五、结果分析与总结1 .做第1题时要注意题意要求的图形时离散型的,绘图时就不能够用plot ,而应该用stem函数进行绘制。2 .若单纯只是生成矩形波的话,可以用 rectpuls(t,width) 来实行,但有附加条件

7、“占空比为30%”,那么就应该用square(t,duty),duty 表示占 空比,来进行函数实现3 .将连续系统H(s)转化为传递函数模型需要用到tf(num,den)函数,也可 用printsys()来输出系统模型4 .转换离散系统H(z)时,分子多项式系数和分母多项式系数不能直接得到,缺项的要以0代替,经过多次尝试,连续系统时默认变量是 s,离散系统时 变量默认是Zo5 .经过这部分的学习,我掌握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描述形式一传递函 数描述法、零极点增益描述法。掌握了两种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方法:可 用函数tf2zp将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用函数 zp2tf将零 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6 .关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响应,仅仅通过这些碎片式的学习,真正掌 握了解的还很片面,有很多地方理解得不甚透彻,有些点依旧模糊,有待 巩固与加强。7 .很多时候,一道题用不同的函数方法实现,结果都是正确的,一个问题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可谓是殊途同归了。教师签名: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