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277320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弘豫园A区膨胀加强带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施工单位编制日期(章)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四年十月一、 工程概况及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 1二、膨胀加强带构造措施 1三、膨胀加强带工艺原理3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五、材料与设备 6六、质量控制7七、安全措施8八、 环保措施0 1、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河南正弘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沪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河南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 2# 楼建筑面积:8064.73 m2,地上建筑面积7344.89m2,地下建筑面积(主楼投 影)7

2、19.84m2,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33.7米。3#楼建筑面积:8074.44m2, 地上建筑面积7352.58m2,地下建筑面积(主楼投影)721.86m2。地下1层、地上11 层,建筑高度33.7米。4#楼建筑面积:6146.89m2,地上建筑面积5416.85m2,地下 建筑面积(主楼投影)730.04m2。地下1层、地上8层,建筑高度23.95米。 5#楼 建筑面积:13129.92m2,地上建筑面积12306.87m2,地下建筑面积(主楼投影)823.05m2。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47.41米。6#楼建筑面积:10771.25m2,地上建 筑面积9839.02m2

3、,地下建筑面积(主楼投影)932.23m2。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 高度33.7米。10#楼建筑面积:8039n2,地上建筑面积7306.62m2,地下建筑面积(主 楼投影)732.38m20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33.7米。11#楼建筑面积:10868.19m 2,地上建筑面积10193.07m2,地下建筑面积(主楼投影)675.12m2。地下1层、地上 11层,建筑高度 33.7米。13#楼建筑面积:9098.25m2,地上建筑面积8273.46m2,地 下建筑面积(主楼投影)824.79m2。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33.7米。18#楼 建筑面积:10678.92m2,

4、地上建筑面积10033.92m2,地下建筑面积(主楼投影)645n2。 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47.41米。21#楼建筑面积:207.5m2,地上建筑面积 207.5m2,地上1层。总建筑面积为111378.16,其中地库27851.082。1.2 项目设计规模等级:大型项目,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1.3. 设计使用年限: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基础为 天然地基,局部为CFG桩基。1.3.筏板基础厚度900mm地库抗水底板厚度500mm膨胀加强带位置设置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设计要求设置设置 膨胀 加强带,二、膨胀加强带构造措施加强带宽度0.8m

5、,在加强带的两侧架设密孔钢丝网,网孔 5mm以防止带外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带内增加钢筋数量与钢筋规格同设计的配筋,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 侧混凝土提高一级,施工中,先浇加强带的带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浇加强带,加强 带用膨胀混凝土连续浇捣。地下室底板、外墙、梁、楼板加强带构造做法如下图所示。mioy, 创石栓Vw水是地卜室底板加强带构造翳板/耙叶左.8CO-1COCS已 J 1._*r -7亠_ J代 L Wl . 1.(鮒:絆醐中尺地下室外墙加强带构造梁加强蒂楼板加强带三、膨胀加强带工艺原理基本原理是:根据收缩应力的分布,用相应的膨胀应力予以补偿,在收缩应力较大 的部位掺加膨胀剂做成膨胀加强

6、带,其它部位拌制微膨混凝土从而取消后浇带,实现连 续浇捣。这种施工方法又称之为“无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建筑物的收缩应力曲线, 在收缩大的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以较高掺量的膨胀剂或较大用量的膨胀水泥配制成大 膨胀的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46X 10-4);其它部位用较小掺量的膨胀剂或较小用量 的膨胀水泥配制成小膨胀砼(补偿收缩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 24X 10-4)。膨胀加强 带采用内掺12% UEA勺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其他部位混凝 土均内掺10%UEA利用UEA膨胀剂中铝酸钙的膨胀机理,使 UEA勺膨胀效能分阶段有 效释放,膨胀效应与混凝土的收缩效应最大限度地

7、互相匹配,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和耐久性能。膨胀加强带的构造为带宽0.8m,带两侧挂密孔铁丝网,网孔直径10mm 目阻止砼中的石子通过。为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减少收缩裂缝,采用冷轧变形 钢筋。膨胀加强带的板钢筋(或墙钢筋)配筋率比两侧板的钢筋增加0.5倍,并伸入两侧砼各1m带内砼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四、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一)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的位置确定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并应复核无误。2、绑扎膨胀加强带钢筋按设计要求绑扎膨胀加强带的钢筋,一般要求膨胀加强带的板钢筋(或墙钢筋)配 筋率比两侧板的钢筋增加0.5倍,并伸入两侧砼各1m。3、挂铁丝网分隔先

8、在膨胀加强带的两侧立竖向短钢筋 12500,与板筋绑扎固定,然后在竖向短 钢筋上挂密孔铁丝网,网孔直径 10mm目的是阻止砼中的石子通过。4、浇大面混凝土(小膨胀混凝土)砼开始浇筑时,按照事先拟定的施工方案先浇大面砼,大面砼采用小膨胀砼(补偿收缩砼,其限制膨胀率控制在 24X10-4)。5、浇加强带混凝土(大膨胀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从一边推进,当小膨胀砼浇至加强带时改用大膨胀砼(其限制膨胀率控 制在46X 10-4),直至该加强带浇筑完毕。&再次浇大面混凝土(小膨胀混凝土)加强带浇筑完毕再改回原配比小膨胀砼,如此连续浇筑,不留伸缩缝或后浇带,一 次施工完毕。7、对于以上36点,也可调整为采用在加

9、强带两侧用方木临时形成施工缝,防止 混凝土流入加强带中。待大面混凝土(小膨胀混凝土)浇筑完毕,随即拆除方木,浇筑 内掺12%AEA的大膨胀混凝土加强带。若分界处混凝土已初凝,可在接缝处先铺一层 20 mm厚掺12% AEA膨胀剂去石砼湿润,然后再用大膨胀混凝土浇筑加强带,并用插 入式振动器和平板式振动器振实,用刮尺找平,最后用木抹搓平。终凝前必须再进行一 次压光,使其接缝严密。8、养护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土而言,及时进行养护是消除收缩裂缝的重要措施。故在混凝土 刚初凝硬化时,立即覆盖2层麻袋湿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采用该法既能及时 养护混凝土,保持表面湿润,又避免了浇水对正在初凝过程中的

10、混凝土表面造成冲刷破 坏。(二)施工注意事项1、现拌工地或搅拌站必须按试验室试配确定且经设计部门确认的混凝土配合比投 料,尤其膨胀剂不得少掺或误掺,要派技术人员加强监督。计量装置必须准确,开盘前 要检验校正,使用中要进行校核。2、 混凝土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s。出盘混凝土温度宜低于30C。3、 混凝土坍落度要满足施工要求,浇筑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h,运距较远或炎热 天气施工可掺入缓凝减水剂;低温下施工可掺入早强减水剂或防冻减水剂。4、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落距应控制在 2m以内,震捣要均匀,密实,不漏震、不 欠震、不过震。5、混凝土终凝前,要反复抹压,防止表面收缩裂缝出现。&混凝土浇

11、筑后的养护非常重要,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浇水并覆盖麻袋养护, 使混凝土外露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14d。7、冬季施工要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 5 C,浇筑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 进行保温保湿养护。8、墙体宜用胶合板作模板,混凝土浇完1d后,松动模板螺丝离缝2-3mm,然后从 顶部浇水养护。为防止早期产生温差裂缝,拆模时间不得早于3d,拆模后尽快在墙内外 侧挂贴塑料膜或麻袋片,喷水养护不小于 14d。9、在30C以上炎热天气施工,墙体中混凝土要适当调高膨胀剂掺量,降低混凝土 入模温度,特别要加强保湿养护。10、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保温保湿措施(如蓄水养护等)控制内外温差,混凝土硬化

12、 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 100或50mm处)不大于20C;2) 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度差 不大于25C ;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允许介于 3035C之间;3)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C /d ;4) 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C。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及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满足温度 及温差的规定。11、成品保护措施1)混凝土结构浇筑完后,地下室要尽早用灰土回填,地下室顶板或屋面要尽早作 防水层和保温层。2)遇强风和骤冷下,地下通道要临时封闭,以防止温差裂缝出现。五、材料与

13、设备(一)、材料5.1原材料选择1、水泥P.042.5以上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新鲜无结块。进场时,必须有质量合格 证明书,并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砂中砂、细度模数2.6,含泥量小于2%。3、石子用卵石或碎石,粒径540,含泥量不大于1%。4、粉煤灰采用GB1556 88标准中D级以上粉煤灰,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外加剂膨胀剂选用UEA等膨胀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膨胀剂JC476-2001标准。高效减水剂等化学添加剂和矿渣粉等掺合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水为自来水或洁净水。5.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上,普通型膨胀剂掺量(替代胶凝材料率)为 10 12,对于低掺的高性能膨胀

14、剂为 78。但是,由于水泥的活性和组成不同,化学添加剂的品种和掺量不同,必须根据现场原材料和混凝土坍落要求,以及GBJ50119-2003规范要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应达到水中14d的限制膨胀率0.015%;填充性膨胀混凝土水中14d限制膨胀率 大于 0.025%,同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和抗渗标号。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的限制膨胀率 设定值确定膨胀剂的掺量。5.3 膨胀剂掺量的计算方法:设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和粉煤灰掺合料用量分别为C。、F0,膨胀剂取代胶凝材料率为 K。A.胶凝材料为水泥和膨胀剂时,膨胀剂掺量E= C0 K,水泥用量C = C0 EB .胶凝材料为水泥,粉煤灰等掺合料和膨胀剂时

15、,膨胀剂掺量E=(C 0+F 0) K掺合料f = F 0 (1 K)水泥 C = C0(1 K)5.4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2001,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得小 于320kg/m3,当有掺合料时,其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0.55,以 此原则确定膨胀剂掺量。5.5 当掺入粉煤灰的大体积补偿收缩混凝土用于地下或水中工程时,为降低水泥用量和 混凝土温差,用 60d 抗压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等级。5.6 当掺入减水剂等化学外加剂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与膨胀剂相适应的品牌和掺量。5.7 掺膨胀剂的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 140160mm。( 二) 、施工设备 混凝土运输设备有:塔式起重机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和布料杆等;混凝 土振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