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27651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探究口腔内的消化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本实验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所要探究的课题。弓I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亲身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 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学生们也享受到了相互交流和合作学习的快乐, 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在实验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增设一些有关实验,让学生自己来 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来说明问题等方法,充分展示

2、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散性。2、理论依据依据20XX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索究性学习”的课程基 本理念,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学特色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参考课本上已有的方案,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新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实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消化和吸收的探究实验,是第五章的知识核心, 也是全章的难点。教材中是以“唾 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为例设计的,一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唾液淀粉酶对

3、淀粉的初步 消化作用,并了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条件;二是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三是让学生在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过程中,遵循实验的对照、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进行规范实验。该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为进一步学习“食物在胃、小肠内的消化” 做好铺垫,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对消化过程的正确认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学情分析:就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言,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想象力丰富、探究兴趣深厚,且极富创造力,也乐于动手、热衷实验,学生在前面鉴定食物的成分中已经 知道用碘液鉴定淀粉的方法 ,同时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有些实 验并没有真正实施,实践经验缺乏,逻

4、辑思维不够缜密,在设计实验、表述及归纳小结等环节上有一定困难。教师要指导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围绕实验结果,构建核心概念“消化”,使抽象概念通过实验现象具体化。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实验室设备完善,仪器齐全,实验室里也配备有多媒体,能保证探究实验顺利完成。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的重点:(1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 )实验方案的设计(3 )实验过程的指导解决的具体策略:先通过自学设计实验方案,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实现“兵教兵” “组带组”,教师在每一步骤的实施中要有适度的指导作用,既要点 拨到位,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2、教学

5、的难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2)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突破的具体办法:引导学生自学,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步骤部分给出降低设计难度,给定实验材料,学生根据所给定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设计。四、实验目标:1. 知识目标说明口腔中的消化过程。2. 能力目标(1)尝试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逐渐提高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悟探究活动中体现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五、实验准备:教师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碘液、事前准备好晒干的镘头块(大小一样)、镘头碎屑(大小一样的干镘头块研碎而成的)、清水、量筒、小烧杯1个、温度计1个

6、。课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收集唾液的方法,并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好唾液。2、课件制作,设计实验报告。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本上的实验,尝试完成实验报告中的设计方案。六、教学流程图:r*联系生活,提出问题L-|=rr分析原因,做出假设L厂设计方案,交流完善感悟提升,拓展延伸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动手实验,合作探究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提问:1.由平时吃馒头时,细细咀嚼会觉得有甜 味,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什么有关?思考交流1.与口腔中唾液有 关与牙齿的咀嚼和联系生活经 验引出实验 课题,引发学2. 唾液中含有,对食物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3. 我们是如何检测食物中的淀粉成分的

7、:淀粉遇碘液会变成色。舌的搅拌有关2. 唾液淀粉酶3. 蓝色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4.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本节主要探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食物 中淀粉的消化作用和牙齿的咀嚼对食物的 消化作用二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限定二个探究问题)出示目标如实验报告中的目标学生齐读明确目标介绍实验仪器在课件中出示实验仪器,重点介绍和演示(1) 量筒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实验 的科学性与严谨性。(2) 滴加试剂时滴管竖直向下,悬空在试管口上方(3) 自制一个纸槽,用于向试管加入馒头碎 屑(4) 试管中液体的振荡方法。(5) 水浴恒温的方法学生认识实验仪器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回顾旧知(1)探究科学实验的

8、一般步骤有:提出问题、 。就上述提出的问题,你做出的假设是:小组交流为下面的设 计实验做好 铺垫设计实验万案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课本P92中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1.先自学再小组讨 论、设计实验方案。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对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设计方案指导:1. 探究实验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2. 要控制变量,提醒学生变量不同,其它条 件要完全一样。3.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该实验的变量。2. 展示小组设计的 实验方案。3. 可能会出现什么 结果,能够说明什 么问题?4. 元善本组的方案学生疑惑的问题:学生的信任, 相信学生才 能看到学生 的成长,适时 地引导又让 学生回归主 题。小组讨 论

9、、合作学 习。教师深入到小组内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提问:4. 课前让学生收集唾液前为什么要漱口?(再次强调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5. 口腔温度与实验条件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实验时容器温度最好保持C。(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6 为什么试管水浴恒温后必须冷却再加入碘液?实施实验万案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注意强调以下问题,1. 注意恒温的时间和温度的掌握。(10分钟,37C)2. 注意滴加碘液的时间。(冷却后滴加碘液)1. 学生实验2. 讨论3. 合作交流4. 记录实验现象学生的动手 能力得到体 现,从实验的 操作、实验的 效果也可看 出学生自主 设计实验方 案的成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1.

10、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 指出牙齿的作用和唾液中消化酶的作用。1. 汇报实验现象2. 完成实验报告3. 整理实验仪器。既锻炼表达 和交流能力,又是对新知 识的巩固感悟提升教师对本次探究实验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 养,并提出: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 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 意什么?(学生答:细嚼慢咽)学生对此次探究实验谈体会使问题来源 于生活,又回 归于生活拓展延伸1. 舌头的搅拌作用2. 温度对消化酶的影响3. 改变实验材料,如用淀粉糊或淘米水或 淘土豆丝的水等比较哪个效果更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质疑精神八、教

11、学反思:1. 联系生活经验引出实验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2.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参照书本上的实验设计,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计自己有创意的探究实验。本节将重点放在方案设计和实践体验过程及交流过程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使知识得到内化,在交流中展示学习的收获。3. 在探究中教师适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规范语言、理清思路、完善表述,逐步培养学生用 生物术语表述生物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其他学生勇于质疑,在分析、讨论的过 程中,逐步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本节课内容多,需要强调的也多,一节课时间紧,学生活动还不够充分,要让学

12、生大胆质疑,合作讨论,实验探究,表达交流,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另外,本课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实验组,分别探究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 这主要是受到时间的限制,其实学生想要 探究的问题很多, 最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值的探究, 也许他们的设计也是很有创新的, 如果 能用两节课,组织多组实验同时开展,效果可能会更好,更能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探究口腔内的消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标:1、通过探索究活动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逐渐提高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3、运用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4、参与实验,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通过探究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 实验仪器:已编号的试管 2支,碘液1瓶,温度计1支,镘头块和镘头碎屑,清水,量筒1个,37 C的热水,小烧杯1个三、探究实验过程1、你提出的问题是:2、你作出的假设是:3、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组试管1中加入和2ml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 在37 C水中恒温保 存约10分钟,同时 取出2支试管冷却。向2支试管中各加2 滴碘液,观察试管内 溶液颜色的变化。对照组试管2中和2ml4、实施实验方案:按上述设计进行实验,并在上述表格中填写实验现象。5、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