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27341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教参:词五首 课文研讨 望 江 南 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格调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她清晨起来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在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两层意思:一是特别突出了一个“独字,表明她是在等候远行爱人的归来;二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寥寥数字便简明地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

2、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同时又自然地引出了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下面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怀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沛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下面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叙述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傍晚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怀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最后一句“肠断白洲,表明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洲,那是

3、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这是一首格调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傍晚;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誉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

4、中的感怀之作。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下面分别描写塞下秋景之“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他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

5、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词人是在与中原地带自己家乡风景的比照中察看身边景物的特点的,所以很自然地发现了塞下风景的“异处,并能有重点地把它们描绘出来。 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局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怀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方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

6、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基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怀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叙述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叙述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

7、。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开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表明这是一次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热热闹闹的狩猎。“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

8、,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下面一层写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在一次出行中,孙权的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打死了老虎。这就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大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时机去建立功业。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

9、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叙述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格调都是粗暴、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风格截然不同。写此词后,苏轼曾写信给朋友说这首词“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简,可见当时的作者已意识到词应有两种不同的格调,苏轼在他的一些词作中便是自觉地实践着自己的格调。 武陵春 北宋败亡

10、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土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丢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哀。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表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叙述内心的哀伤。下面表达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

1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丢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她的悲痛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叙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打消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认了自己的方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12、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惨重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分明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誉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 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在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任上,被人弹劾罢官。他不

13、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开头两句便把镜头定在了军营之中,这正是作者曾经历过而今已失去的生活情景。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行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

14、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时机参军杀敌,建立功业。 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作者骑着飞快飞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急表明战斗的剧烈和顺利。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到达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沛地叙述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但结语却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说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表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所以最后一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斥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这首词高低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

15、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最后结句戛然而止,但却遗音回绕,余味无穷。此句内涵丰盛,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有意地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的格调特色,让学生体味这首词的“壮是怎样体现的。辛弃疾作词多用典故,他的用典不只贴切,且寓意丰盛,应适当讲解“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意义。 练习表明 一、背诵这五首词,回答问题。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叙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叙述什么意思?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抓住这五首词的重点难点思考,并以此为突破口,加深对整首词的理解。 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就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说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