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26871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创作和欣赏中的直觉当代诗歌创作 诗歌能够使大家取得审美自由,拓展审美领域,它能够打破国界,穿越时空,促进大家走向自然、复归自然,超越历史和人生。大家不论是创作诗歌,还是欣赏诗歌,头脑中总会出现很多丰富鲜活的意象和画面,这种意象和画面的忽然涌现和内心直觉活动密不可分,促进个体产生复杂纷繁的情绪及审美的愉悦感。钟嵘在诗品序中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她明确地表明通常名篇佳句“皆由直寻”,反对套用典章,强调诗句要直抒胸臆,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苏珊朗格认为:“所谓直觉,就是一个基础的理性活动,由这种活动造成的是一个逻辑的或语义上的了解,它包含着对各式各样的形式的洞察,或说它包含着对诸

2、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抽象形式和详细实例的洞察或认识。”在苏氏看来,直觉活动的过程感知、情感、观察、分析、思维和了解贯穿其中,它对于诗歌创作或欣赏的主体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的产生往往需要直觉者长久丰厚的积淀,只有她善于学习,专心观察生活中的人情世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才能透过现象直觉事物的本质,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朱光潜认为:“读一首诗和做一首诗全部常须经过艰苦的思索,思索以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忽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全部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悟”。

3、”在诗歌创作或欣赏时,一旦灵感降临,它会使你马上沉醉在审美的天地中,多种意象如涌泉般在脑际闪过,大家潜意识的思维被瞬间激活和接通,产生一个神奇的力量。中国古典诗歌论著有关直觉和创作的叙述较为丰富,从先秦就提出“兴”,到钟嵘的“直寻”说、严羽的“妙悟”说;从唐代的“意境”说到王国维的“境界”说、王夫之的“会心”说,全部或明或暗地谈到了诗歌创作中的直觉问题。当代心理学认为,艺术直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饰演着很主要的角色,对于诗人和艺术家来说,直觉更为主要。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只要细心体会就会发觉,那些能深深扣人心弦的名作,通常先是读者直觉文本的形式美,欣赏主体和欣赏对象建立了融洽的审美关系,然后才经过

4、概念、判定、推理进行理性的分析,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共七节,四行一节,排列错落有致,整齐而富有改变,音节友好压韵,像是一首跌宕起伏、轻柔舒缓的小夜曲。只须读上一遍,诗体视觉的统一,友好的节奏感,便令人眼前一亮。另外叠字的重复利用,首尾遥相呼应,增加了诗歌的轻盈飘渺,使人的情感升华,回味无穷。欣赏主体作为现实生命和文本诗体的生命实现了同一,直觉使诗歌这种美妙的艺术形式,让人心灵保持自然敞开状态,和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欣赏主体阅读作品时,便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作者所发明的迷离恍惚的意境中,引发丰富的联想。读到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便使人的视觉受到强烈的震撼,好像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读到白乐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眼前便出现初月映照下露珠那晶莹的透明感和圆滚欲滴的立体感。在直觉过程活动中,因为主体感知时加以改造,把自己的情感溶于直觉对象,因此文本中的对象也有了欣赏主体的特征和感情了。直觉不论对于创作主体,还是对于欣赏主体,全部是一个苦苦寻觅后的自由解脱,这需要一个“凝神遐想”“澄怀味象”的审美心胸作为前提,因此诗人应该抓住直觉的灵性,随物感兴,即景生成,立即发明出诗歌的艺术意象,一样欣赏主体也能够利用直觉结合本身的艺术素养和知识经验,体会作品内涵,取得情感上的共鸣和愉悦。赵远利,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05级美学硕士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