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科学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26583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科学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议科学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科学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科学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科学课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团队精神在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且新课程又把合作学习作为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合作学习”相对于个别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竞争的学习状态中,很有可能变得冷漠、自私、孤僻。而合作学习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他

2、人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形成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合作学习也增强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让师生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活动,也做了些工作。但由于多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的一番热热闹闹成了课堂的摆设,成了课堂气氛活跃的标识。事实是学生动脑筋不足,个别学生在活动中成了配角,学生的活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深入探讨。具体表现在:1、独立思考的时间被削弱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么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讨论

3、汇报结果。粗一看:流程清楚,学生活跃,参与面广,似乎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了。但再一想:作为具有思维独特性的个体学生,他的独立思考时间如何得到保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又如何形成?特别是对于那些思维迟缓、学习热情不高的同学不更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 2、交流时间得不到保障 在教学中老师简单陈述教学目标后,出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小组研讨。研讨三分钟后,老师让学生分组汇报成果。三分钟的交流学生能干什么?其实,这种情况,草草收兵的合作仅仅只是完成了一种形式,哪来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探讨? 3、学生参与不均衡 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小组活动中,真正

4、发挥作用的是那些好学生,他们基本上主宰了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讨论中是好学生唱主角,汇报中又成好学生“一言堂”。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发言,仅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在参与学习。4、教师指导不够通常情况是学生的讨论时间正是我们教师无事可干的时候。事实上有部分同学不会合作,不会探究,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巡视指导的不足导致我们在评价时只满足结果,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思维动态。 那么如何有效地在科学课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本人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目标明确,分组合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明确开展合作学习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还要研究组织

5、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如怎样划分学习小组。小组不是三四个学生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前后桌同学的简单组合,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本学科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等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互补的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每组民主推选组长,落实组长职责如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另外,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二、 任务明确,难易适当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且难易适度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例如,学习了最近的恒星太阳,结合

6、“能源危机”,让学生谈谈对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看法。学习导体与绝缘体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材料,并提出问题“这些材料是否导电?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在斜面教学中,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方便地把油桶提到车上呢?个别学生凭生活经验知道可用斜面帮忙,但其他学生并不一定认同这个方法,这时,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想办法用证据来说服对方。在建立你的健康档案教学中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用自带的测量工具,自选物体测量长度,自选测量方法。在艳丽多姿的生物教学中,就陆生植物、陆生动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四部分内容让四大组学生挑选。每大组选定课题

7、后分工合作,最后由一位同学上台主讲,组内其他同学可以相互提醒或协助主讲同学完成工作,同学们能从同伴那里迅速得到高质量的帮助和提醒。其他小组同学可以就研究内容进行提问和质疑,甚至可以进行内容上的补充。教师针对各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互助情况等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学习了植物的新陈代谢后,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编写使农作物增产的解决方案。知道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讨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难易适中,内容实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任务明确后,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每个学生都有了初步的想法后再进行小组学习,才能使哪些思维较慢,表达有困难

8、的学生也能参与小组学习,而不是只当听众。三、深入小组,有效指导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对学生合作进行有效的指导。(1)学会搜集。科学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往往需要学生搜集资料。例如:在月球与月相的教学中,让学生收集月球的图片和基本概况、月相的图片和相关资料等。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生平、主要功绩和著作等的调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关内容的调查。认识“禽流感”的真面目。鸟的喙和足的形态与其食性的关系。了解本地的地震记录。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教学中,让学生就水在自然界存在和作用、水的污染和水资源危机及有

9、关解决办法在网络查找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筛选。此外,在整个活动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应不时地督促他们要有团队精神,要互相尊重,彼此鼓励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2)规范行为。教师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要及时加以引导,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不流于形式。(3)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发现个别小组设计方案有困难、操作欠规范,应及时指导,使他们的探究活动能顺利进行。(4)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例如:在讨论“有人担心机器人将来会替代人类”是否科学时,绝大多数学生

10、认为是不科学的,但有学生认为有可能设计出带攻击性和安装程序的机器人,它们能自己安装出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并攻击人类。又如讨论“陆生植物的生长一定需要土壤吗?”,有学生讲水仙花不需要土壤,教师及时表扬后可补充“无土栽培技术”。(5)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时,要引导学生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重和肯定。分享彼此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智慧,互相借鉴,互相启迪形成资源共享的意识,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同时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和认同的情感,发展自我意识,培养交际能力。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们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只有更新观念,在合作学习中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