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反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263931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麻雀的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一课小麻雀,出自于高尔基的一篇童话。主要讲述了小麻雀普季克自作聪明、天真可爱、不听妈妈的劝告从窝里掉下来,在妈妈奋不顾身地抢救下,最终学会飞的故事。这篇童话比较适合孩子们阅读,从文章中大多能够体会到那种麻雀妈妈伟大的母爱,特别是分角色朗读,同学们能够尽量体会小麻雀普季克、麻雀妈妈的语气和心情去有感情地朗读。整体反思本节课,我认为刚刚与假期结束回归课堂的学生上的第一篇课文,学生与教师之间适应的不太好,特别是一个假期的生活,好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变得暂时有些拘紧,放得不够开。如朗读课文时举手展示的不够充分,再如理解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大多学生回答的比较浅显,声音

2、也不够自信。两节课时进行一个比较,第二课时就比第一课时学生的整体表现要略好点。本堂课成功之处:一是透过童话的文本,紧紧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逐渐体会到麻雀妈妈与小普季克的形象特点。二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本节课的失败之处:限于时间的问题,原本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与父母争吵的一件事,从中感受父母的伟大平凡的爱,当我看到孩子们那羞红的脸,再加上我讲了四年级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母亲的呼唤,学生都已陷入了沉默中,故本篇课文没有很好地拓展,今后教学还应当尽量地予以拓展。孔子教学反思回顾自己整堂课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讲课的过程中,我

3、重点讲了第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通过交流,明白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拉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宽容。并让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实际说说到对人要宽容。在讲完第一个小故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并指导用同样的方法让他们自学后面的几个小故事。想法是好的,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做得很不够。我先是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是谈自己的感受,这时,我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而是靠自己的讲灌输给学生,没有把发言权留给学生,虽然老师讲了很多,但学生不一定能够真正理解,这是很不可取的,今后要注意。还有就是对课文读的太少了些,虽然在设计这堂课时也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落实。由于怕

4、读得时间太多而完不成教学任务(自己的心理素质太差,紧张。),对课文的读也就不到位,这或许也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谈出自己的感悟的原因所在吧,其实文本所在表达的内容很多时候在学生的读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总之,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还要多努力,争取让自己的教学上一个台阶。天窗教学反思天窗这篇课文写得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让学生听了课文后完成填空题,再让学生质疑。学生非常自然地提出了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因此在课上我主要围绕着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一、通过品词品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句子。我让学生围绕作者将他看到

5、的,想到的写得好在哪里,找句子,品一品。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悟出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闪电的形状,云朵的变幻多端。作者的想象主要是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展开,十分合理。 二、指导学生朗读。因为学生理解了句子,所以在朗读的时候也就有了感情。加上暴风雨的呼叫声,小虫的鸣叫声学生的朗读有起有伏,抑扬顿挫。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积累到了不少优美的句子,给写作提供了素材。三、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整节课,我设计了4处说话练习,因为平时我在课上就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一些文字优美的课文,如:我爱三峡、繁星、桂林山水等课文,我都让学生背诵积累,所以在今天这节课上,学生就非常巧妙地运用到了积累

6、的句子。除了平时就能说会道的,我还特别让好同学帮助那些平时不太开口的学生,让每个人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 这节课的遗憾: 1、感觉自己在教法上没有突破,教学手段不够有新意。 2、说话练习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造成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 梅兰芳教学反思梅兰芳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上海沦陷时期,梅兰芳大师想方设法一次一次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出,表现了梅兰芳的伟大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从认识当时特殊背景入手学习文本。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段落中的句子展开精读学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梅兰芳了几件事,找出自己感受深刻事件中的重点句子,在一旁进行

7、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透过重点段落中重点的句子、词语反复体会,谈感受;再随机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学生通过这些环节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人格和爱国情怀。不足之处:1、记得有句话说的意思是说,语文课是小课本大课堂,这一点自己虽然知道,但在这节课堂上落实不到位,经过课下与同学科的教师交流后,发觉自己在课堂的拓展与延伸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如:引导学生认识京剧是国粹等.2、精读课文时,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还浮于表面,学生有人云亦云的情况,别人说什么,有的同学也跟着说什么,不独立思考.思考不深入.武松打虎教学反思武松打虎是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全

8、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表现了他豪放、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由于全文的篇幅较长,所以我们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打虎”这一环节,打虎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是老虎进攻时“扑、掀、剪”三招,武松则避其锋芒,以轻轻地三“闪”应之。这三“闪”充分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有勇有谋。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闪”的字意,再与“躲”进行比较,体会“闪”字之妙,最后从武松只闪不攻体会出他的沉着机智。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武松动作的句子读一读,如“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把老虎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这里的“抡”、“劈”、“揪”、“按”、“踢

9、”、“提”、“打”等字,虎虎生风,令人惊心动魄,也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时间有限,感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贯彻得不够,品读课文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学生书读得不够流畅,不能把这篇经典名著读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应该把课文美读作为重点进行训练。新课改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这堂课中学生读书的份量有点轻,如果能引导学生专心地、投入感情地读书,特别是武松打虎中与老虎过招的三个回合。从而体会武松当时的处境,和他的做法。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武松的机智勇敢,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时的体会和感悟能力。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学生在谈自己的感受时不够深入,不能很好的借助重点的词句谈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