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247242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1法拉第是一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基础而重要的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关于法拉第的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B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D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时的波形图。经过t20.1s,Q点振动状态传到P点,则( )A这列波的波速为40cm/sBt2时刻Q点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Ct2时刻P点正在平衡位置且向y轴的负方向运动Dt2时刻Q点正在波谷位置,速度

2、沿y轴的正方向3如图甲,两列振幅和波长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此时介质中M、N两质点的运动方向是( )AM、N都静止BM、N都向上CM向下,N向上DM向上,N向下4某复色光由空气斜射入某介质中后分解为a、b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频率比b光小Ba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C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时,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b光小Da、b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5如图所示为等腰棱镜,真空中a、b两束单色光与棱镜轴线OO等距,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的光速vavbB该棱镜对光的

3、折射率nanbC通过棱镜的时间tatbD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ab6电阻为4R的正方形均匀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沿水平向右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在下图中线框A、B两端电压UAB与线框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C D7如图为电磁冲击钻的原理示意图,若发现钻头M突然向左运动,则可能是A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的瞬间B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C保持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加速向左滑动D保持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匀速向左滑动8一带正电荷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轴正方向运动,轴正半轴上的电势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的电场强度

4、均沿轴负方向B该粒子在处的加速度大于在处的加速度C该粒子从处到处的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该粒子在处的电势能大于在处的电势能二、多选题(每题4分)9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传播,图甲为t=0.25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P点(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2m/sB质点L与质点N的运动方向总相反CT=0.75s时,质点M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y轴负方向运动DT=1.25s时,质点K向右运动了2m10列自右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 (1,0)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在t1=0.3s时刻,P质点在t=0时刻后首次位于波峰位置,Q

5、点的坐标是(-3,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0.lm/sB在t=0时刻,质点P向上运动C在t2=0.4s时刻,质点A具有最大的正向加速度D在t3=0. 5s时刻,质点Q首次位于波峰11S1为点振源,由平衡位置开始上下振动,产生一列简诺横波沿S1S2直线传播,S1、S2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m。S2点的左侧为一种介质,右一侧为另一种介质,波在这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3:4。某时刻波正好传到S2右侧7m处,且S1、S2均在波峰位置。则AS2开始振动时方向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B波在S2左侧的周期比在右侧时大C右侧的波长为D左侧的波长为12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连续传播的简

6、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图象,此时波恰好到达x0.2m处,已知波源为O,振幅为2cm,波速为2m/s,d点为x轴上一点,xd0.45m,则()At0时刻,a、b两点都沿y轴正方向运动Btt0+0.15 s时,xd0.45 m的点第一次达到波峰Ctt0+0.23 s时,xd0.45 m的点的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D某时刻d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负方向运动时,波源O一定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13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25 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

7、轴负方向相同B从t0.10 s到t0.25 s,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6 mC从t0.10 s到t0.6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100 cmD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 10t (m)14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 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1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9:1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C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10D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15如图甲所示,左侧接有定值电阻R2的水平粗糙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导轨间距L1m。一质量m2kg

8、,阻值r2的金属棒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CD处沿导轨向右加速运动,金属棒的vx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金属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0.2,则从起点发生x1m位移的过程中(g10 m/s2)()A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W10.25 JB金属棒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5 JC整个系统产生的总热量Q4.25 JD拉力做的功W9.25 J1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始终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P点电势将降低C极板带电荷量减小D带电油滴的电势能保持不变三、实验题17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

9、题:(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甲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0=935.8m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下图所示,则摆球直径d=_mm。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则秒表的示数t=_s;若用给出的各物理量符号(L0、d、n、t)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计算g的表达式为g=_(2)实验中同学甲发现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A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B将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的长度当做摆长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0次全振动计为39次18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

10、3.8 V,额定电流0.32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 k);电流表A(量程0.5 A,内阻0.5 );固定电阻R0(阻值1 000 );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 );电源E(电动势5 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_。(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 V,内阻1.00 )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W.(结果保留2位小数)(4)某同学进行

11、如下测量: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_mm;(5)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D=_mm;四、解答题19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横波,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1=0s时与t2=1s时的波形图像。求:(i)如果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v=75m/s时,分析该波的传播方向;(ii)如果该横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虚线上x=2m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时波传播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相对应的时间应为多长?20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n1.5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界面上,入射角的正弦sin i0.75,(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c=3108m/s).求:(1)光在

12、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请作出光路图(不考虑返回到AB面上的光线),并通过计算确定此束光线射出棱镜时的方向。21边长为3L的正方形区域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左右两侧为匀强磁场,中间区域为匀强电场,如图所示左侧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中间区域电场方向与正方形区域的上下边界平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平行金属板的正极板开始由静止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加速后粒子从a点进入左侧磁场且与左边界的夹角=300,又从距正方形上下边界等间距的b点沿与电场平行的方向进入电场,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经过平行金属板加速后的速度大小v;(

13、2)左侧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1;(3)若,电场强度E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时粒子能从右侧磁场的上边缘cd间离开?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发现楞次定律,选项A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B错误;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选项C错误;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故选D.2B【解析】【分析】由经过0.1s,Q点振动状态传到P点可知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从而求解波速;波向左传播3/4个波长,则质点振动了3/4个周期,由此确定P、Q质点的振动情况。【详解】由题意可知,0.1s内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3m,则波速,选项A错误;t2时刻Q

14、点振动了3T/4到达了波谷位置,则此时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D错误;因t2时刻,Q点的振动传到P点,可知P点正在平衡位置且向y轴的正方向运动,选项C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波形平移法确定波传播的距离和波速,分析各个特殊点的位置和状态,再分析质点的振动情况3C【解析】【分析】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在相遇时,根据波形平移法判断出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振动方向振动方向相同,则振动加强;振动方向相反,则振动抵消【详解】由图看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叠加,振动减弱,两波的振幅相等,所以如图(乙)所示的时刻两列波“消失”。根据波形平移法判断可知,向右传播的波单独引起M的振动方向向下,N的振动方向向上,向左传播的波单独引起M的振动方向向下,N的振动方向向上,根据叠加原理可知,此时M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N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考查波的叠加原理,及相遇后出现互不干扰现象同时注意之所以两列在相遇时“消失”,原因这两列波完全相同,出现振动减弱现象4C【解析】【分析】根据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折射率的大小,从而比较出频率的大小,通过,比较临界角的大小,通过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比较条纹间距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