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02449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钳工操作要求规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一章:钳工应具备的根本技能一、划线知识1. 划线工件在加工之前指毛坯或在加工过程中指半成品,用划线工具或三坐标划线机按图纸和加工工艺在工件上划出所需要的线条,用以表示工件上要加工的部位和界限。2. 划线的目的第一,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各加工面的余量和各孔、槽、凸台、外表等的相互位置,为以后的加工或校正提供参考依据;第二,可以对毛坯进展加工前的检查,并对加工余量进展全面的调整和分配;第三,确定在板材上截取材料的位置,合理安排,做到节约材料。3. 划线前的准备A.熟悉图纸和工艺文件,仔细分析下几道工序的具体要求;B.对画线对象进展外观的粗略检查,看其是否有明显的缺陷;C.对铸件毛坯,应

2、预先清理型砂,除净毛刺和冒口;D.对锻件毛坯,应将氧化皮去掉;E.对半成品件,要去掉基准面上的毛刺,除净外表污垢和浮锈;F.考虑画线方案、画线基准、划线步骤、划线的容以与划线工具、吊装工具和安全措施。4. 划线基准的选择A.划线基准应尽量和设计基准一致;B.选择已经精加工并且加工精度最高的边、面或有配合要求的边、面、外圆、孔、槽和凸台的对称线;C.选择较长的边或相对两边的对称线,或是较大的面或相对两面的对称线;D.较大外圆的中心线;E.便于支撑的边、面或外圆;F.补充性划线时,要以原有的线或有关的装夹部位为基准。二、钻孔与铰孔的根本要素1. 钻孔在不同的材料上钻孔时,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将钻头刃磨

3、出相应的角度,以改善钻头的切削性能,延长钻头的寿命,使钻出的孔达到图样的技术要求。加工钢和铸铁时钻头顶角为116-118;加工钢锻件时顶角为120-125度;加工锰钢和不锈钢时顶角为135-150。2. 钻头的刃磨手工刃磨钻头时,为保证两主切削刃的对称性,在刃磨为每一步骤,应注意磨完一侧翻转180再磨另一侧时要尽量做到三不变,与手持钻头的部位不变,手的姿势不变,刃磨吃刀情况不变。必要时,可用量具检验或进展试钻检查。可在位置半径R=0.5-0.7R处测量R为钻头半径,它能综合反映出钻尖偏心和锋角不对称误差。3. 钻小孔的加工方法小孔是指直径在3mm以下的孔。钻小孔的钻头直径小,强度低,螺旋槽又比

4、拟小,不易排屑,在钻削过程中,转速高,进给不均匀。故钻头容易折断。为此钻小孔时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 选用精度较高的钻床,采用相应的小型钻夹头。(2) 开始进给时,进给力要小,防止钻头弯曲和滑移,以保证钻孔的正确位置。进给时要注意用力大小和感觉,以防钻头折断。(3) 钻削过程中,需与时提起钻头进展排屑并借此使孔中输入切削液和使钻头在空气中得到冷却。(4) 钻小孔的转速:在一般精度不高的钻床上钻小孔,钻头直径D=2-3mm n=1500-2000r/min D1mm n=2000-3000 r/min。在精度很高的钻床上钻小孔时,对上述直径的钻头n均可选3000-10000 r/min以上。4

5、. 钻孔时产生孔偏移或歪斜的原因A.位置偏移的原因是:(1) 工件画线或安装不正确或未装牢,钻孔时移动;(2) 钻头回转时摇摆,进刀过急;(3) 钻头下刀位置不准,导致无法纠正而使孔偏移;(4) 工件外表与钻头不垂直。尤其是在斜面上钻孔,操作不细心,使孔偏移。防止的方法是:正确对工件画线,仔细按线试钻浅孔,待位置正确后,再往下加工。应将工件正确装夹与夹牢,防止变形。钻头装夹应正确等。 B.产生孔歪斜的原因是:(1) 工件在钻床工作台上安装不正确或松动;(2) 钻床主轴与工作台不垂直;(3) 斜面上钻孔方法不对;(4) 配钻两种硬度不一致的材料半边孔上,容易产生歪斜。预防的方法是:正确的安装工件

6、;注意检查钻床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掌握斜面上钻孔和钻半边孔的操作方法;合理刃磨钻头与选择切削速度等。 铰孔用铰刀在预制孔上切除较小的余量,加工出具有较高精度和粗糙度的孔的过程。选择铰孔余量时,应考虑到孔径的大小、材料的硬度、铰刀的类型等因素。一般原如此是:孔径大余量大;孔径小余量小;材料硬余量小;材料软余量大。余量的选择:圆柱销孔铰孔前的钻孔直径:mm 圆柱销孔直径681012162025钻孔直径铰孔时,出现孔的扩和缩小的原因:A.铰孔时出现孔的扩主要是由于切削时的振动,工件与刀具的安装偏差和刀瘤等原因造成,例如:1机铰时钻床主轴震摆,铰刀中心与孔中心不重合;2冷却润滑不良如铰铸铁时不加煤油,铰

7、刀刃口粘附切屑瘤而把孔铰大;3加工余量过大或过小,余量过大加上进刀量又大,会将金属撕裂下来使孔径变大;余量太小时局部铰不起来,自然孔径就大了。4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铰刀左右晃动,将孔径铰大。5切削速度增加会使切削力和变形减小,孔径将由收缩转为大。B.孔径的缩小主要是由于铰孔过程中被切金属的弹性恢复而成。例如:1铰刀切削刃磨钝以后,切削能力降低,对一局部加工余量产生挤压作用,当铰刀退出时,金属又恢复起弹性变形,致使孔径缩小。2铰刀校准局部直径已经磨损,铰出的孔自然缩小。C.铰孔时铰刀为什么不能反转?铰刀在铰孔时,无论进刀或退刀,都只能顺转,不能反转,原因如下:1铰刀刀刃的切削角是有方向的,

8、在顺转时才起切削作用。反转时不但不起切削作用,反而会磨损刀齿。2铰刀在退出时反转,容易使切屑从铰刀后面挤进去,卡在铰刀与孔壁之间,划伤孔壁,降低孔的粗糙度,或使孔径扩,还可能造成崩齿,严重时会折断铰刀。 5. 钳工攻丝的方法和要求: A.常用丝锥的螺距与底孔钻头直径见下表:螺纹直径D螺距P钻头直径d铸铁黄铜钢、可锻铸铁4561581012162142024321B.手工攻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工件夹紧要牢靠和正直,丝孔中心线要垂直于水平面。2丝锥要放正,开始用力要均匀。保持丝锥与丝孔中心平直下去可从正面与侧面凭眼力观察丝锥是否与工件平面垂直。要求高时可用90透光尺检查,发现不正,应与时纠正过

9、来。3根据材料性质,选用和经常保持有足够的冷却润滑剂。4板转铰杠,一般每次只旋转1/2转为宜。丝锥小时旋转更要小于1/2转。每次旋转后应反转1/4或1/2行程,目的是把铁屑折断,利于排屑,减少切削刃粘屑的现象。5攻丝时,如感觉很费力,不可强行转动,否如此将折断丝锥。而应当退出检查丝锥是否有毛病,或者用二锥攻几扣,再用一锥攻。6用力应均匀,保持平衡,以免将螺纹牙型撕裂或使螺纹扩大,出现锥度。7攻不通孔螺纹时,应经常退出丝锥或倒出切屑,快攻到底时,不可蛮干,否如此将会折断丝锥。C.机器攻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钻床主轴的径向振摆不能太大,一般在0.05mm以。(2) 工件夹紧要正确,丝孔轴心线

10、应与钻床主轴轴心线重合,不要歪斜太大,一般在0.05/100mm以。(3) 当丝锥刚进入螺纹底孔时,进刀要轻且慢,以放碰撞,可在钻床进刀柄上均匀加压,协助丝锥进入工作。当校正局部进入螺孔时,如此不要再加压。(4) 攻不通螺纹时,应用攻丝夹头。(5) 选择适当而充足的冷却润滑剂。(6) 选择较适宜的主轴转速:钢材,6-15米/分;调质后或较硬的钢材,5-10米/分;铸铁8-10米/分;在同样条件下,丝锥直径小取较大速度;丝锥直径大、螺距大、选低速。D.断丝锥的取出方法:在取断丝锥前先清理螺孔中的切屑与丝锥碎屑,以免轧在螺纹与丝锥之间阻碍断丝锥的取出。(1) 丝锥折断局部在孔时,用钢丝插入攻槽中旋

11、出或用小窄錾轻轻敲击丝锥周围取出。在断丝锥处适量加点润滑液。(2) 丝锥折断局部露出孔外,用钳子旋出或用窗錾轻轻剔出。(3) 难取出的断丝锥可以用气焊的方法在断口上堆焊一个弯曲的螺杆或螺帽旋出断丝锥;或用乙炔火焰使断丝锥退火再用钻头钻出。(4) 小的工件用电火花机床穿孔。第二章 模具维修装配的操作规规模具零部件维修后各零部件的装配作业,使其符工艺要求,提高装配水平,确保模具质量。项 号项 目技 术 要 求1铸造外表铸造外表应清理干净,使其光滑、美观无杂尘。铸件外表应涂上灰色防锈漆。2加工外表模具加工外表应平整、无锈斑、锤痕与碰伤、焊补等。3加工外表倒角加工外表除刃口、形孔外,锐边,尖角均应倒钝

12、小型冲模倒角应245度;中型冲模345度,大型冲模545度。4起重棒模具重量大于25kg时,模具本身应装有起重杆或吊环、吊钩5打刻、编号在模具下面模板上应按规定打刻编号,冲模图号、制件号、使用压力机型号、工序号,推杆尺寸与根数、制造日期。序 号安装部位技 术 要 求1凸模、凹模、凸凹模、侧刃与固定板的安装基面装配后的不垂直度刃口间隙0.06mm时,在100mm长度上不垂直度允差就小于0.04mm。刃口间隙0.06-0.15mm时,为0.08mm;刃口间隙0.15mm时,为0.12mm。2凸模凹模与固定板的装配在保证使用可靠的情况下,凸、凹模在固定板上的固定允许用低熔点合金浇注3凸模凹模与固定板

13、的装配装配后的冲裁凸模或凹模,但凡由多件拼块拼合而成的,其刃口两侧的平面应完全一致、无接缝感觉以与刃口转角处非工作的接缝面不允许有接缝与缝隙存在装配后的凸模工作外表与凹模型腔外表不允许留有任何细微的磨削痕迹与其他缺陷凡冷挤压的预应力组合凹模或组合凸模,在其组合时的轴向压入量或径向过盈量应保证达到图纸要求,同时其相配的接触面锥度应完全一致,涂色检查后应在整个接触长度和接触面上着色均匀凡冷挤压的分层凹模,必须保证型腔分层接口处一致,应没缝隙与凹入型腔现象序 号紧固件名称技 术 要 求1螺钉装配后的螺钉必须拧紧,不许有任何松动现象2圆柱销圆柱销连接两个零件时,每一个零件都应有柱销1.5倍的直径长度占

14、有量销深入零件深度大于1.5倍柱销直径圆柱销与销孔的配合松紧应适度序 号装配部位技 术 要 求1导柱压入模座后的不垂直度导柱压入下模座后的不垂直度在100mm长度围允差为:滚珠导柱类模架 滑动导柱类模架滑动导柱类模架滑动导柱类模架2导料板的装配3斜楔与滑块导向装置模具利用斜楔、滑块等零件,作多方向运动的结构,其相对斜面必须吻合。吻合程度在吻合面纵横方向上,均不得小于3/4长度。导滑局部必须活动正常,不能有阻滞现象发生2.5凸、凹模间隙序 号模具类型技 术 要 求1冲裁凸、凹模间隙必须均匀,其允差不大于规定间隙的20%;局部尖角或转角处不大于规定间隙的30%2压弯、成形类凸、凹模装配后的凸、凹模四周间隙必须均匀,其装配后的偏差值最大不应超过“料厚+料厚的上偏差;而最小值不应超过“料厚+料厚的下偏差。3拉深模几何形状规如此圆形、矩形各向间隙应均匀,按图纸要求进展检查形状复杂,空间曲线按压弯,成形类冲模处理1在同一压力机上,联合安装冲模的闭合高度应保持一致。冲裁类冲模与拉深类联合安装时,闭合高度应以拉深模为准,冲裁模刃口进入量应不小于3mm。序 号装配部位技 术 要 求1卸料板、推件板、顶板的安装装配后的冲压模具,其卸料板、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