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233014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及编写依据初中升学考试是由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高中阶段招生的选拔性考试。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相应的难度,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对初中语文教学起正确的导向作用。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使用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语文教科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二、命题原则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参照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2. 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试题要注重

2、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3. 命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4命题要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选取文质兼美、富有人文色彩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篇幅。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作文命题不人为地设置审题障碍

3、。三、考试范围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参照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语文七、八、九年级的教科书内容。其中古诗文积累的考查篇目为53篇优秀诗文(见本考试说明附录一)。文言文阅读,一篇取材于语文教科书,范围为本考试说明附录一中的散文部分;另一篇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现代文阅读两篇:一篇是记叙性文章,一篇是议论文或说明文(议论文阅读和说明文阅读都属于考查范围,但在试卷呈现形式上只出现其一),均取材于课外,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四、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2. 准确使用现代汉

4、语中的词语(包括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3辨识和修改常见语病(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4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5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6. 正确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和文化常识(范围见附录一)。7.初步欣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范围见附录一)。8.了解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重要人物及作者(范围见附录二)。(二)阅读1文言文阅读(1)正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在句中的含义。(2)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正确理解并概括

5、文章的基本内容。(4)正确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观点和态度。2.现代文阅读(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5)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6)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7)能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特点进行阅读: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获取主要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6、。(三)写作1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能根据不同命题方式进行写作。3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楚。4根据表达的中心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5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体端正,文面整洁,格式规范。 五、试卷结构及命题形式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易、中、难比例约为7:2:1。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其中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约占14分,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约占11分。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第二部分为“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满分45分。其中

7、文言文阅读两篇,占15分(课内约占8分,课外约占7分),课内外两篇文言文在内容或写法上无需有关联,不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命题,两篇文言文分别设题;现代文阅读约占30分。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第三部分为“写作”,满分50分。主要题型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命题形式为两道作文题任选其一。全套试卷中选择题的比例不超过15%。六、命题注意事项命题时,凡涉及教材内容(如古诗词和文言文等),须同时参照本届毕业生所使用的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如遇字词注音、释义、句子翻译和内容解释等方面两个版本不一致的,在拟定答案时必须依据两个版本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两种答案。七、附录附录一 古诗

8、文考查篇目(一)诗词曲: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结庐在人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5钱塘湖春行 16雁门太守行 17赤壁 18泊秦淮 19夜雨寄北 2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2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登飞来峰 25江城子密州出猎 2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7游山西村 2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9过零丁洋 30天净沙秋思 31山坡羊

9、潼关怀古 3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33.木兰诗 34.登幽州台歌 3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3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二)散文:1鱼我所欲也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曹刿论战 4邹忌讽齐王纳谏 5出师表 6桃花源记 7三峡 8马说 9陋室铭 10小石潭记 11岳阳楼记 12醉翁亭记 13爱莲说 14记承天寺夜游 15.湖心亭看雪 16.答谢中书书 17.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附录二 文学名著考查篇目1鲁迅朝花夕拾 2冰心繁星春水 3吴承恩西游记 4施耐庵水浒 5老舍骆驼祥子 6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7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8高尔基童年 9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