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21238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练习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第一版勘误表序号页数行数错误更正1267【例2-12】如图2-43所示,一级抗震,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例2-12】如图2-43所示,一级抗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40。226图2-43中三级钢筋符号C应为一级钢筋符号A3278【例2-1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例2-13】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40。427【例2-14】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例2-14】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40。5455【例3-4】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例3-4】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40。646【例3-6】【例3-7】【例3-8】【例3-9】中把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例3-6】【例3-7】【

2、例3-8】【例3-9】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全部为C407633【例4-2】如图4-25所示,剪力墙水平筋为直径12mm的HRB400钢筋,两排,c30混凝土,一级抗震【例4-2】如图4-25所示,剪力墙水平筋为直径12mm的HRB300钢筋,两排,C40混凝土,一级抗震863【例4-3】中混凝土C30,水平筋和垂直筋2B14200。【例4-3】中混凝土为C40水平筋和垂直筋改为2A14200。964【例4-4】【例4-5】中HRB400钢筋,c30混凝土。更改为HRB300钢筋,混凝土应为C40混凝土。1065图4-28中钢筋符号2C20;2C20图中钢筋符号应为2A20;2A20练习题答案第二章

3、 第五节 一、单选题1、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GY500250表示?( D )A、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B、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C、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D、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竖向加腋,腋长500、腋高2502、架立钢筋同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为:( C )A、15d B、12d C、150 D、2503、一级抗震框架梁箍筋加密区判断条件是( B )A、1

4、.5Hb(梁高)、500mm取大值 B、2Hb(梁高)、500mm取大值C、1200mm D、1500mm4、梁的上部钢筋第一排全部为4根通长筋,第二排有2根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为( B )A、1/5Ln+锚固 B、1/4Ln+锚固 C、1/3Ln+锚固 D、其他值5、当图纸标有:JZL1(2A)表示? ( A )A、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C、1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B、1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6、抗震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中端支座处钢筋构造是伸至柱边下弯,请问弯折长度是( A )A、15d B、12d C、梁高-保护层 D、梁高-保护层27、梁

5、有侧面钢筋时需要设置拉筋,当设计没有给出拉筋直径时如何判断( A )A、当梁高350时为6mm,梁高350mm时为8mm B、当梁高450时为6mm,梁高450mm时为8mmC、当梁宽350时为6mm,梁宽350mm时为8mmD、当梁宽450时为6mm,梁宽450mm时为8mm8、纯悬挑梁下部带肋钢筋伸入支座长度为( A )A、15d B、12d C、Lae D、支座宽9、悬挑梁上部第二排钢筋伸入悬挑端的延伸长度为( D )A、L(悬挑梁净长)-保护层 B、0.85L(悬挑梁净长) C、0.8L(悬挑梁净长) D、0.75L(悬挑梁净长)10、当梁上部纵筋多余一排时,用什么符号将各排钢筋自上而

6、下分开(A )A、/ B、; C、* D、+11、梁中同排纵筋直径有两种时,用什么符号将两种纵筋相连,标注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D )A、/ B、; C、* D、+12、梁高800时,吊筋弯起角度为( C )A、60 B、30 C、45二、多选题1、梁的平面标注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有五项必注值是:( ABC )A、梁编号、截面尺寸 B、梁上部通长筋、箍筋 C、梁侧面纵向钢筋 D、梁顶面标高高差2、框架梁上部纵筋包括哪些?( A BC )A、上部通长筋 B、支座负筋 C、架立筋 D、腰筋3、框架梁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怎样规定的( ABD )A、第一排端支座负筋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3

7、位置B、第二排端支座负筋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4位置C、第二排端支座负筋从柱边开始延伸至Ln/5位置D、中间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同端支座负筋4、楼层框架梁端部钢筋锚固长度判断分析正确的是(D )A、当Lae支座宽-保护层时可以直锚 B、直锚长度为Lae C、当Lae支座宽-保护层时必须弯锚 D、弯锚时锚固长度为:支座宽-保护层+15d5、下列关于支座两侧梁高不同的钢筋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BCD )A、顶部有高差时,高跨上部纵筋伸至柱对边弯折15dB、顶部有高差时,低跨上部纵筋直锚入支座Lae(La)即可C、底部有高差时,低跨上部纵筋伸至柱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15d+高差D、 底部有高差时,高跨下部

8、纵筋直锚入支座Lae(La)三、计算题1、 如下图所示,一级抗震,混凝土等级C30,保护层厚度25,定尺长度=9000,绑扎搭接,求悬挑梁的钢筋长度。 图2-5-1 练习题(一)右端悬挑长度:悬挑梁净长-保护层+梁端梁高-保护层*2 =1500-300-25+500-25*2=16252、如下图所示,一级抗震,混凝土等级C30,定尺长度=9000,绑扎搭接,求该梁吊筋长度。图2-5-2 练习题(二)吊筋长度= 20d+斜长+50+次梁宽+50+斜长+20d斜长=(梁高-2*保护层)sin45。长度= 20*18*2 +(700-2*25)sin45*2十100+250=2908第三章第五节一、

9、单选题1、柱的第一根箍筋距基础顶面的距离是( A )A、50mm B、100mm C、箍筋加密区间距 D、箍筋加密区间距/22、抗震中柱顶层节点构造,当不能直锚时需要伸到节点顶后弯折,其弯折长度为( B )A、15d B、12d C、150 D、2503、当柱变截面需要设置插筋时,插筋应该从变截面处节点顶向下插入的长度为:( C )A、1.6Lae B、1.5Lae C、1.2Lae D、0.5Lae4、抗震框架柱中间层柱根箍筋加密区范围是( C )A、500 B、700 C、Hn/3 D、Hn/65、梁上起柱时,在梁内设几道箍筋( A )A、两道 B、三道 C、一道6、梁上起柱时,柱纵筋从梁

10、顶向下插入梁内长度不得小于( D )A、1.6Lae B、1.5Lae C、1.2Lae D、0.5Lae7、柱箍筋在基础内设置不少于多少根,间距不大于多少( B )A、2根 400 B、2根 500 C、3根 400 D、3根 5008、首层Hn的取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Hn为首层净高 B、Hn为首层高度C、Hn为嵌固部位至首层节点底 D、无地下室时Hn为基础顶面至首层节点底 9、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 A )A、1.1 B、1.2 C、1.3 D、1.410、在基础内的第一根柱箍筋到基础顶面的距离是多少(B )A、50 B、100 C、3

11、d(d为箍筋直径) D、5d(d为箍筋直径)二、多选题1、柱箍筋加密范围包括:( C D )A、节点范围 B、底层刚性地面上下500mm C、基础顶面嵌固部位向上1/3Hn D、搭接范围2、柱在楼面处节点上下非连接区的判断条件是:( ABC )A、500 B、1/6Hn C、Hc(柱截面长边尺寸) D、1/3Hn3、下面有关柱顶层节点构造描述错误的是:( BD )A、11G101-1有关边、角柱,顶层纵向钢筋构造给出5个节点B、B节点外侧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C、B节点内侧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梁高-保护层+15dD、中柱柱顶纵向钢筋当直锚长度Lae时可以直锚4、纵向受拉

12、钢筋非抗震锚固长度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多少( D )A、250mm B、300mm C、400mm D、200mm5、两个柱编成统一编号必须相同的条件是( ABD )A、柱的总高相同 B、分段截面尺寸相同 C、截面和轴线的位置关系相同 D、配筋相同三、计算题如下图,某大楼中间层净高3800,梁高700,三级抗震,混凝土强度C25,柱保护层30,采用绑扎搭接,求中间层柱所有纵筋长度及箍筋长度和根数。 图3-5-1 图3-5-2Lae=ae*La=ae*a*Lab=1.05*1*35d=1.05*35*22=808.5搭接长度=1.4Lae=1.4*734=1131.9竖直钢筋长度:长度=3800+

13、700-Max(3600/6,650,500)+Max(3600/6,650,500)+1131.9=5631.9箍筋长度:箍筋长度=周长-保护层*8+1.9d*2+Max(10d,75)*2=(600+650)*2-8*30+1.9*10*2+10*10*2=2498箍筋上部加密区根数= (max(1/6Hn,Hc,500)+梁高)/加密间距+1上部加密区箍筋根数= 加密长度/间距=1350/100+1=15根下部加密区跟数= max(1/6Hn,Hc,500) /加密间距+1下部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间距+1=650/100+1=8根非加密区根数=(层高-上下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3800-650-650=2500非加密区箍筋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间距-1=2500/200-1=11根总根数=15+8+11=34根第四章第五节 一、单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