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才能通幽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204913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径才能通幽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曲径才能通幽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曲径才能通幽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曲径才能通幽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曲径才能通幽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径才能通幽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径才能通幽 浅谈音乐教师的课堂智慧内容摘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而课堂教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程式。因此,音乐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潇洒走一回”,必须有足够的课堂智慧。本文尝试从“留白”、“存疑”、“导错”、“示弱”、“放手”五个方面来探讨音乐教师的课堂智慧。关键词:课堂智慧 留白 存疑 导错 示弱 放手课堂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艺术,是因为教学实施中的不可预知性。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灵动的、变化的、不可预测的,套用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光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还得有足够的课堂智慧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和适时引导启发的教学

2、艺术。正如法国的考留达克所说:“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在日常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的课堂智慧表现在:一、 巧在“欲言又止”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留白”所谓“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可以引人无限遐想,“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欲言又止,巧用“留白”,能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例如,欣赏革命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后,学生更需要的是“寂静”,绕梁的余音正把学生带往血与火的抗日战争年代,学生脑海里正浮现着放牛郎王二小英勇机智,为帮助游击队歼灭日军而把敌人带往伏

3、击圈的情景,正沉浸在因十三岁的王二小被日军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而产生的悲伤之中。如果此时教师不合时宜地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大谈特谈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岂不是硬生生地切断了学生与音乐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游离于音乐之外?再如,在聆听、学习格里格的海上风暴、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等极易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歌乐曲时,教师更应留出情感体验的空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感受、去品味、去思索,以使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音乐。音乐具有富于创造和不可指向的特点,这决定了音乐教学的开放性与多向性。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全盘授予。有时教师的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反而是课堂的最大败笔,其造成的结

4、果只能是教师的感受代替了学生的感受。裴斯泰洛齐认为:“不能滔滔不绝地对孩子讲话,而是应采用与儿童谈话的方式;不能对孩子讲很多话,而是应让他们自己表达某一件事情;不要详尽无遗地讲完这个题目,而是要向孩子提出有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再予以纠正。”二、适度“不置可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存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过去的教学观念强调老师应“解惑”,应把一切讲“明白”,讲“透彻”,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中。现代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提倡让学生带着问号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事实上,有时对学生的疑问不置可否,反而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在让学生欣赏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小夜曲的时候,有一学生出

5、其不意地问我:“老师,小夜曲是描绘夜晚的,应该是非常宁静优美才对啊,怎么这首这么轻快活泼呢?”我并不急于回答他,而是问其他同学:“你们谁能帮助这位同学找出答案?”其余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这可能是描绘夜晚人们在游玩的,所以比较轻快活泼;也有的说这可能是想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所以很欢快我还是不急于回答学生,而是布置学生课后去查阅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夜曲。其实要回答学生的问题很简单,我只需告诉学生小夜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乐曲,相信学生所有的疑问都能迎刃而解,但我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岂不是扼杀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

6、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学生的心中“存疑”,也就是给学生留下了悬想,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为学生的探索和想象提供了驰骋的领地。长此以往,对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当有益。三、妙在“将错就错”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日常教学中,学生犯错是正常的现象,有些学生因无知而犯错,也有些学生因调皮捣蛋而犯错。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教师都应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原谅学生犯错。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声色俱厉地批判学生的错误,而是将错就错,相机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观点和认知。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令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某教师在六年级的音乐

7、课上教学校园里的小白杨这首歌曲时,有一学生捣乱,吼出了一嗓子(老师记谱): 6 6 6 5 | 3 7 | 5 6 6 |校园 里的 小 白 杨哎这在教室里引起了哄笑,难得的是该教师并未因此而怒斥这位学生,而是因势利导,在指出该生不该以“怪声”影响其他同学上课的同时,肯定了该生编唱的歌词幽默风趣,并号召其他同学向该生学习,自主编创动听的歌词。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在教师的引导下编歌写词,争先恐后地上台演唱,展现自己的创作才能。这堂课在教师的“将错就错”之下,赢得了师生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老师保护了学生本能的创作兴趣,并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不知

8、不觉学到了音乐知识,提高了音乐水平。四、勇于“自叹不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示弱”一直以来,学生仰视老师已成习惯,学生眼中的老师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尤其是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简直把老师当成了至高无上的神。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音乐教师的高高在上,只会让学生时刻感觉被老师拷问着,指使着,体会不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会束缚学生的手脚与头脑,令学生在聆听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不敢“手舞之,足蹈之”,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适度“示弱”,利于从学生心目中的“神坛”上走下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件小事令我体会到了“示弱”的妙处:人音版第十二册

9、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曲Do Re Mi,要求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尝试用英文演唱。这令我十分犯难,我的英文实在登不了大雅之堂,好多英文单词不认识不说,认识的那几个发音也是相当的不标准,惨不忍听。课堂上,我左右为难,最后只有对学生实话实说,并和学生约定课后各自学唱,下节课老师和学生比赛,看谁唱得更好。没想到,这一“示弱”,居然让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后来的音乐课上把一首英文版的Do Re Mi唱得声情并茂。五、乐于“袖手旁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放手”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然而他的三个儿子却技艺平平,渔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一直手把手地教儿子们怎样捕鱼,凡是他长年辛辛苦苦总

10、结出来的经验,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的儿子们,而他儿子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普通渔民的儿子。后来,有一位路人在听了渔人的倾诉后指出了渔人的错误,正是渔人凡事亲力亲为、包办过多,才造就了儿子们的平庸。音乐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授引导固然重要,但适时“袖手旁观”,该放手时且放手,也许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次,在三年级音乐课堂上,我在教学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时,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可用的资源(在有桌椅的教室上课),分小组编配节奏为歌曲伴奏。我的要求刚一说完,学生就兴奋地离开了座位,开始讨论编创。这让本想一步步引导学生编创的我很是尴尬:叫停吧,现在教室里人声鼎沸,估计我喊破了

11、喉咙学生也是不会听见的;让学生自由发挥吧,我又怕学生没有那个能力。出人意料的是,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编创,且效果之好令我吃惊:第一组 X X | X O | 拍腿 拍腿 拍手 第二组 X X X | X | 敲铅笔盒三下 敲桌 第三组 XX 跺脚 跺脚第四组 X X X | X O | 拍手 拍肩三下一次教学中的意外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该放手时就得放手,过度的“扶”只会削弱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助长学生的依赖性。曲径才能通幽,一堂真正的好课,绝不可能遵循一成不变的固定程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要想让你的音乐课异彩纷呈、高潮迭起,必须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博学善思,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教学后不断反思,为顺利捕捉音乐课堂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展现自己的教学智慧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金亚文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小学音乐教育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