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204123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探讨自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之后,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走向纵深发展。“双减”的同时更要求“提质增效”,作业问题说到底还是改革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问题。教师不可能再通过“家庭作业”把自己应尽的职责直接“甩”给家长或校外培训机构。“双减”要求教师强化课堂管理,不但要建立课堂常规、优化活动组织,而且要严格把控好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时间,要尽最大努力把讲授的时间压缩到极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实践、分享、交流;要根据真实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为现场解决问题、当堂完成作业、学习真正发生提供可能。“双减”要从课堂学习抓起,做好单位时间学习效率的加法,向课堂40分钟

2、要质量;要构建学生主动思考的课堂,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要留足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双减”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的课堂,更应该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课堂,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科的核心知识掌握与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才能真正实现“提质增效”的“双减”意图。这种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但并未改变负担重的格局。全新教育环境下,落实“双减”政策的语文作业设计,至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这是对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设想,也是顶层逻辑的建设。1. 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3、了语文学习的终极旨归一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后来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将以此为目标,重新界定中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全部使用国家统一编撰的语文教科书,也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总理念编写。作业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个理念,符合标准要求。核心素养目标,绝非针对课内知识,更多的是指向面对生活的、更具综合性、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领域。2. 设计要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学生的发展是重要参考,完成学习任务,要能促进人的发展。之前的作业研制,基本瞄准百分之二十的“课内”教学,对其进行更为精确的设计,还未从宏观层面清晰认识并建构作业设计的顶层逻辑。这样的“趋于精细”可能导

4、致负担的转移,将压力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释放。3. 设计要基于对语文学科特质的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根本上减轻学习负担,要在作业设计的顶层逻辑上统整观照,瞄准百分之八十的“素养空间”,夯实百分之二十的“课内”教学,实现课内外的打通,课内外协同发展。课内知识作业设计:依然注重常规,瞄准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设计作业,能够直接采用各地区统一采购的练习册、配套练习等,由教师在教研活动时进行协商设计,勾选部分完成,减少重复性练习带来

5、的负担。周末或校本作业设计,能够因循统编教科书单元统整的编撰特色,以“单元习作”为核心,联结“读”与“写”,实现能力的综合发展。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让生活更美好,习作前能够让学生阅读冰心的童年杂忆节选、丰子恺的幽默短篇口中剿匪记节选等,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设计时能够添加批注,让学生获取优质语篇中的“写作密码”o如口中剿匪记中的一处批注:丰子恺先生将自己口中的牙齿比喻成常常作怪的匪徒,既生动又有趣,比喻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会让你的文章变得幽默风趣,观点的表达就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了。学生通过阅读,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在设计“习作”作业时,教师可根据本篇

6、习作的难点,将作业拆分为若干片段。学生在写作课上,先分解练习,再自行组合完成全篇习作。习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语言建构与使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样的设计构思,能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减轻习作这个语文学科“最大的作业负担”。素养空间作业设计:素养空间,是更为重要的设计领域。能够按照学段目标和年龄特征,分三段有序推进:第一学段(低年级),注重阅读与亲近自然;第二学段(中年级),注重阅读与亲近艺术;第三学段(高年级),注重阅读与亲近科学。在低、中、高三个年级的设计中,低年级的“自然”主题作业使人更为纯真、和谐;中年级的“艺术”主题作业使人更为高雅、浪漫、有品位;高

7、年级的“科学”主题作业使人趋于理性、善于实践,具有实证精神。同时,三个学段都强调了“阅读”这个关键的作业,这不是“负担”,而是必要的“承担”o低年级的阅读,以朗朗上口的韵文为主,如诗经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等。还能够大量选取与人格发展、品格形成、世界认知相关联的绘本、桥梁书进行亲子阅读。同时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感受风、雪、雨、露,在生活中浸润感受。中年级的阅读,强调默读文言短篇、童话故事、富含百科杂学的故事短篇。同时,鼓励学生更多地参观博物馆,观看艺术表演,参与简单的艺术加工与实践。结合活动,进行“百字片段记录”,留下实践痕迹,提升表达能力。借助“双减”后的空余时间,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

8、完善健全的人格,实现身体的发育与心智的成长。高年级的阅读,以细读并执笔批注古文经典、小说、散文、科学作品为主,还可推荐一些浅显的“学术小论文”,促进理性思维培养。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手实验,或者进行周期较长的科学观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笔记、实验报告等的撰写,让语文学习和科学的理性融合得更紧密。阅读内容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中关于“阅读”的构想,也呈阶梯式发展:低年级,意在多读,习惯于阅读,开通“以阅读学习”的全新路径;中年级,意在会读,通过阅读学习阅读,借助阅读关联语文实践能力发展;高年级,意在读好,经由阅读形成好的效果,养成好的习惯,拥有好的阅读品位。总而言之,“双减”政策落地后,语文作业如何设计要基于语文学科特质的整体框架设想,进行了作业设计的顶层逻辑建设。教师能够根据地域特色,设计更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作业,全面落实政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