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19852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合花》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百合花》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百合花》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合花》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合花》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百合花茹志鹃一九四六年的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 团长就派遣一个通讯员和我一起负责向百姓征集部队缺乏的物资。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不一会儿,我已经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却看见他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怎么,没借到?”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 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 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

2、志来,说话不好,另忱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 硬着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 道理。她不笑厶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我叫通讯员来拿,他垂着眼皮, 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 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 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刚走出门不

3、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 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回来以后,我就让通讯员回团部去。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乡干部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 天是中秋节了。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通讯员,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 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 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 一把抓住我的 膀子说:“

4、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 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 似乎我点 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 我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 促地“啊”了一声。 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 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 原来棕红的 脸色, 现已变得灰黄。 他安详地合着眼, 军装的肩头上, 露着那个大洞, 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 里,准备往前运动, 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 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 颗手榴弹来, 手榴弹就在我们人

5、缝里冒着烟乱转, 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 他自己就一 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 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 解开通讯员 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 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 正一针一针地在 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 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 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 什么也没听到, 依然拿着针, 细细地、 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 针一针地

6、缝。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 动手揭掉通讯员身上的被子, 要把他放进棺材去。 新媳妇 这时脸发白, 劈手夺过被子, 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 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 就扭过脸去。 在月光下, 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 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8下列对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叙述了宏大战争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在政治主题之外,还表现了人情美、人 性美,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B 男主人公本是一个稚气、腼腆的小通讯兵,却在残酷战争中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 战

7、士,形象真实、立体、丰满。C.小说中描写的中秋的温馨场面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小通讯兵的牺牲更 刺痛人心,增强了艺术张力。D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通过“我”串联男女主人公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并通过 “我”的细腻感受,增强了抒情性。9文中划线部分描写新媳妇从“笑”到“不笑”再到“笑”的神态变化,反映了她怎样的 心理?请简要分析。10小说中两次写到新媳妇要为通讯员补肩上的破洞,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 B9 第一处“笑”:她觉得小通讯兵的稚气、腼腆很可笑;她对“我们”把她喊为“大 嫂”觉得好笑。 第二处“不笑了”: 她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敬意; 她内心允满着借与 不借的矛盾。第三处“笑”:她觉得小通讯兵的慌张、腼腆很可爱。10.人物形象上:第一处表现出新媳妇对小战士的喜爱,第二处表现她对小战士的敬意和对死者的尊重, 两处都体现出小媳妇的淳朴和善良。 主旨上: 体现出了战争年代的军民鱼 水情和人性的善良。情节上:前后情节形成照应。艺术效果:先是想补没有补成,最后 补成了,小通讯兵却牺牲了,前后对照,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