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胞第4-5章习题及答案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50KB
约6页
文档ID:470195598
细胞第4-5章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6

第四章 细胞质膜 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膜的化学组成要求重点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 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 2、脂质体 3、内在蛋白 4、外周蛋白 5、膜骨架 6、血影  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 和 2、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 、 和 ,其中以 为主3、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不仅没有细胞核,也没有 4、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 、 、 和 等三、选择题1、生物膜是指( )A、单位膜 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 B、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类 E、糖类和脂类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

A、区域化 B、合成蛋白质 C、提供能量 D、运输物质 E、合成脂类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共价键 B、氢键 C、离子键 D、疏水键 E、非共价键5、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 B、糖脂 C、磷脂 D、胆固醇 E、以上都不是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一层深色带 B、一层浅色带 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 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7、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 B、多糖 C、类脂 D、糖蛋白 E、糖脂8、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A、膜中的脂类 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 C、膜中糖类的种类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 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9、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A.单位膜模型 B.“三夹板”模型 C.流动镶嵌模型D.晶格镶嵌模型 E.板块镶嵌模型10、关于生物膜不正确的描述 A.细胞内所有的膜厚度基本相同 B.不同细胞中膜厚度不同C.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膜厚度不同 D.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的膜厚度不同E.同一细胞器不同膜层厚度不同四、判断题1、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2、外在(外周)膜蛋白为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体系,所以红细胞的质膜是最简单最易操作的生物膜 )4、血影是红细胞经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溶性蛋白后剩下的结构,是研究质膜的结构及其与膜骨架的关系的理想材料 )5、所有生物膜中的蛋白质和脂的相对含量都相同 )五、简答题1、简述细胞膜的生理作用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3、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的成分是什么?4、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特性第四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2、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而制备的人工膜3、内在蛋白: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合力较强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崩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4、外周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5、膜骨架: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细胞质膜形状的维持,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6、血影:红细胞经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和其他胞内可溶性蛋白后剩下的结构,是研究质膜的结构及其与膜骨架的关系的理想材料 二、填空题1、流动性,不对称性;2、磷脂、糖脂、胆固醇,磷脂;3、内膜系统;4、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 三、选择题1、E;2、D;3、A;4、E;5、C;6、D;7、C;8、B;9、C;10、A;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简述细胞膜的生理作用答案要点:(1)限定细胞的范围,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为半透膜)并能进行主动运输使细胞内外形成不同的离子浓度并保持细胞内物质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必要差别3)是接受外界信号的传感器,使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当的反应4)与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分化及癌变等重要生命活动密切相关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答案要点: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①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的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非极性尾部相对,以极性头部朝向水相这一结构特点为细胞和细胞器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细胞与外界、细胞器与细胞器之间有了一个界面;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结合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的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结构特征有利于物质的选择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为多种酶提供了结合位点,同时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结构特征。

3、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的成分是什么?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血影蛋白成分,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或称红膜肽)、锚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和肌动蛋白,还有一些血型糖蛋白膜骨架蛋白主要成分包括:血影蛋白、肌动蛋白、锚蛋白和带4.1蛋白等4、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特性答案要点:细胞膜的最基本的特性是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细胞膜的不对称性是由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所决定的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表现在:①膜脂双分子层内外层所含脂类分子的种类不同;②脂双分子层内外层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饱和度不同;③脂双分子层内外层磷脂所带电荷不同;④糖脂均分布在外层脂质中膜蛋白的不对称性表现在:①糖蛋白的糖链主要分布在膜外表面;②膜受体分子均分布在膜外层脂质中;③腺苷酸环化本科分布在膜内表面膜的流动性是由膜内部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性所决定的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使得细胞膜成为一种动态结构;膜脂分子的运动表现在①侧向扩散;②旋转运动;③摆动运动;④翻转运动;膜蛋白的分子运动则包括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本章要点:本章着重阐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重点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及其原理。

 一、名词解释1、主动运输 2、被动运输 3、载体蛋白 4、简单扩散 5、协助扩散(促进扩散) 6、通道蛋白 7、协同运输 8、配体门通道 9、电压门通道 10、钠—钾泵(Na+—K+ pump) 11、质子泵 12、胞吞作用 13、胞吐作用 14、吞噬作用 15、胞饮作用16、组成型胞吐作用 17、调节型胞吐作用 二、填空题1、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将胞吞作用分为 的胞吞作用和 的胞吞作用2、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沿梯度的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又可分为 协同与 协同3、Ca2+泵主要存在于 膜和 膜上,其功能是将Ca2+输出 或泵入 中储存起来,维持 内低浓度的Ca2+4、小分子物质通过 、 、 等方式进入细胞内,而大分子物质则通过 或 作用进入细胞内5、H+泵存在于细菌、真菌、 细胞的细胞膜、 及 上,将H+泵出细胞外或细胞器内,使周转环境和细胞器呈 性。

6、门通道对离子的通透有高度的 不是连续开放而是 开放,门的开关在于孔道蛋白的 变化,根据控制门开关的影响因子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 门通道、 门通道、 门通道三、选择题1、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 )A.转运大分子物资 B.逆浓度梯度运输 C.需载体的帮助 D.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E.需消耗代谢能2、氧气通过肺泡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的膜依靠A.单纯扩散 B.溶剂牵引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出(入)胞作用3、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要依靠A.单纯扩散 B.溶剂牵引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出(入)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要依靠A.单纯扩散 B.溶剂牵引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出(入)胞作用5、K+进入神经细胞内要依靠A.单纯扩散 B.溶剂牵引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出(入)胞作用6、在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存在Ca2+-ATPase的是( )。

A、线粒体膜 B、内质网膜 C、细胞膜 D、核膜7、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当α亚基上的( )磷酸化才可能引起α亚基构象变化,而将Na+泵出细胞外A、苏氨酸 B、酪氨酸 C、天冬氨酸 D、半胱氨酸8、真核细胞的胞质中,Na+和K+平时相对胞外,保持( )A、浓度相等 B、[Na+]高,[K+]低C、[Na+]低,[K+]高 D、[Na+] 是[K+]的3倍9、下列哪种运输不消耗能量( )A、胞饮 B、协助扩散 C、胞吞 D、主动运输10、关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下列哪些叙述不正确A.钠钾泵具有ATP酶的活性 B.乌本苷可增殖钠钾泵的活性C.钠钾泵仅存于部分动物细胞膜上 D.钠钾泵有钠钾离子的结合位点四、判断题1、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是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也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2、协助扩散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参与的被动运输方式。

)3、受化学信号物质刺激后开启的离子通道称为配体门通道 )4、大分子物质及颗粒通常以膜泡方式运输,而小分子及离子往往以穿膜方式运输 )5、主动运输是物质顺化学梯度的穿膜运输,并需要专一的载体参与 )6、Na+—K+泵既存在于动物细胞质膜上,也存在于植物细胞质膜上 )7、胞吞作用和胞吞作用都是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五、简答题1、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