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470178783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朱彦夫事迹感悟及感悟(二篇)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一2021年热播的电影长津湖让71年前的那场战役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进入朝鲜后的第二次战役,这场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战争态势,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区域,为后面的胜利谈判奠定了基础。 透过这部电影,长津湖战役和“冰雕连”再次被人们知晓。可是却鲜然有人知道,在这场战役中还幸存下来一位“冰雕战士”,他在这次战役中失去了四肢和一个眼球,在昏迷了93天,历经47次手术后顽强的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得精彩,这个人就是朱彦夫。 朱彦夫出生在1933年,那个时代,穷苦人家居多,因为穷得没有粮食,朱彦夫原本兄妹7人,最终活下来

2、的只有3个孩子。在父母的终日劳作下,一家人勉强度日。10岁那年,朱彦夫亲眼目睹了父亲惨死在日本人手中,从此恨透了日本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自己的国家还要受外国人的欺负。 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努力让国家强大起来的种子已经悄悄生了根。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1947年,碰到了前来招募士兵的解放军,才14岁的朱彦夫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在军队里,朱彦夫感受到了温暖和团结,他肯吃苦,不怕牺牲,成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在孟良崮、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前后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役,可谓战功赫赫!而最惊心动魄的战役正是在朝鲜战场上的那次长津湖战役。这次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1950年11月

3、底,朱彦夫所在的第9兵团被派往长津湖地区与美军争夺“250高地”。 长津湖地区有着非常恶劣的地理环境,当时正是50年一遇的严寒天气,雪花飞舞,到处都被厚厚的雪覆盖着,气温在零下三十多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毫不退缩,与敌军激战了三天三夜,最后整个连拼得只剩下朱彦夫一个人了。他看着同志们一个个死去,心里无比痛苦,战场上的情况却容不得他悲伤。 他把周围唯有的三挺机枪搜罗到自己身边,不顾一切地轮换着疯狂扫射,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誓死也不能丢失阵地。这时忽然飞来几个手榴弹,朱彦夫习惯性地抓起手榴弹就往前扔,当他想继续扔第二个手榴弹时,只听“轰”的一声,朱彦夫就失去了直觉。 不知道过了多久,

4、朱彦夫竟醒了过来,这时候,战斗早已结束。迷迷糊糊中感觉脸上有一个黏黏糊糊,冰冷的东西滑到了嘴边,饿极了的朱彦夫来不及多想,就把嘴边的东西吞了下去。事后才知道,那是他自己被炸出来的眼球。 他尝试着想爬起来,却发现手脚都没了知觉。又饥又冷的朱彦夫又昏了过去。后来,增援部队过来,发现了他,把他送到了后方的医院。医生看到他的时候,倒抽了一口冷气,他的头部、胸部、腹部都受了重伤,血肉模糊,腹部肠子已经流到了外面。 送到医院后,迅速做了手术。由于伤势太重,朱彦夫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却始终有着呼吸,连医生都惊叹他顽强的生存意志力。在昏迷了93天,经过了47次手术后,朱彦夫终于醒了过来。 醒过来的朱彦夫痛苦地发

5、现,他的双手双脚因为冻伤太严重已经腐烂,都被截掉了。他现在成了一个没有四肢的肉轱辘,还少了一只眼睛,剩下的那只眼睛也只有0.3的视力。只有18岁的自己,就要成为废人了吗?想到这里,他一度感到绝望,几次想自杀,却没有成功。 后来,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的生命是我们经过了90多个日日夜夜在死神那里抢过来的,也是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挺过来的,怎么现在就说不想活了?”经过这么一点,朱彦夫冷静下来,是啊,就是为了死去的战友们,自己也要好好活着。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二百善孝为先。朱彦夫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不愿待在荣军医院,一是不想当“寄生虫”,二是为了侍奉娘。吃饭时,娘不动筷子,他不碰碗。

6、说话时,娘嗓门高起来,他头会低下去。 就是这样一个人人翘大拇指的大孝子,却干过两件“大不孝”的事儿。 朱彦夫跟娘斗起心眼,一连几天憋在屋里,不吃不喝,妻子叫他不答,弟弟叫他不理,老娘叫他不应。最后,还是娘让了步。图书室顺利开张,他给娘磕了一个响头。 老人临终前,拉着l 在朱彦夫的记忆里,他的童年似乎只有饥饿。他出生在山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里,家里极度贫穷。当时村子里有不少人家的孩子都被活活饿死,吃不上饭成了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最大的问题,朱彦夫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艰苦地成长起来的。 他觉得愤怒,想要报仇,可是年弱和饥饿的客观情况却将他死死地攥在手中,他挣扎不得。 死里逃生 敌人拥有的武器和弹药非常

7、充足,他们频繁地对我军驻扎的山坡进行轰炸,轰炸次数无法计量,听当时幸存下来的老前辈们说,当时随便捧一把土,就能在土堆里发现十几二十个炸弹碎片。 有的时候甚至就抓点雪地里的雪吃一两口就完事。 可能是他这边的火力过于猛烈,敌人开始对他这里进行猛烈的针对性攻击。当他开始准备进行再一次射击的时候,他被一颗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炸到。 只觉得耳间一阵轰鸣,一瞬间,他什么也意识不到。当他再次醒来,他身上已经被白雪掩盖,或许,就是这层雪救了他一命也未可知。 他只觉得自己脸上有异物,却总是扒拉不开,再加上极度饥饿,他顺手将异物送入嘴中。 此时的天气极其寒冷,他失去了大部分知觉,但他的理性让他意识到他不能呆在这个地

8、方,他必须移动起来,到一个有队友经过的地方,这样自己才可能被发现,并得救,不然自己只有死路一条,被活活冻死。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开始向前爬行,由于饥饿和寒冷,他昏迷了无数次,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不然就会永远地留在这个地方,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他又坚持爬行。就这样,不知道在雪地里匍匐了多久,模糊之中,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部队。 医学奇迹 当他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他昏迷了有93天。这93天里,医生对他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手术,到能够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总共有47次。 医生都觉得这是个奇迹,这个战士受伤的程度这么严重,却能保持这么长时间的生命体征,不得不佩服这个人生命里的顽强。 朱彦

9、夫活过来了,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失明,右眼也极其模糊后,他曾经痛苦过一段时间,但想到死去的同胞,他意识到自己应该珍惜自己生命。 为此,他化痛苦为力量,主动学习知识,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后来,还出版了自己的自传体男儿无悔。 小结: 让我们致敬那些在艰苦岁月中努力拼搏的革命前辈,没有他们的顽强抗争和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致敬从战场中归来的勇士,朱彦夫不仅仅是军事战场上的英雄,更是生活中的英雄,他艰苦卓绝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值得我们敬佩!思想政治表现及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报告篇四学习朱彦夫,我们首先要了解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他是山东省沂源县人,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18岁的他失

10、去了手脚以及左眼很快入党,1950年在朝鲜战场成为特等伤残军人。1956年,朱彦夫离开疗养院,回到家乡,自食其力。在随后的25年,他被推选为村支书,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辞去村支书后,年近古稀、从没进过学校的他,又亲笔写下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个正常人,想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况一个在战场上失去手脚和一支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只有朱彦夫自己和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正像乡亲们所说的那样,老朱心里装满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从朱彦夫的四种“走法”就可见一斑,一是立行,第二种就是跪行,跪着走,第三种就是

11、爬行,第四就是滚行,滚行快一点,但是损失很大。可他从未叫一声苦,说过一声累。没日没夜的为乡亲们奔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用这半块躯干,不管是滚,不管是爬,不管是说,不管是写,我尽上我的职责。、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朱彦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说,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沂源,感动了山东,感动了中国。省委书记姜异康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

12、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迹值得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榜样,将成为激励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朱彦夫的事迹经过媒体和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宣传,一个学习朱彦夫等先进人物的热潮肯定会在齐l250高地,每一次回忆自己的故事,朱彦夫都会从这里讲起,这是他和连里30多名战士像钉子一样死守到底的地方。 第一天,还剩19人。 第二天,还剩6人。 第三天,仅剩1人。 这份坚守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一份神圣又沉甸甸的使命。 如今,朱彦夫已经走进人生第81个年头,

13、旧伤新病倍加折磨着这位坚韧的老人,但他的腰板依然挺直,用残臂敬出的军礼依旧标准。他是一名永远的战士,是一座山,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在张家泉村的南山上,朱彦夫当年和乡亲们一同填平的赶牛沟“小平原”,依然每年都在打收新粮,朱彦夫当年号召乡亲们种下的苹果树、花椒树依然茂盛,这些如今仍在为村民带来不少收入,朱彦夫的故事仍经常在村头巷尾给孩子们讲述。 作为现任张家泉村支书,刘文合经常会去看看他们的老书记,朱彦夫有时会从日记本里抽出一张纸条给他,上面写着致富信息、项目建议等,他平时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记下什么,拿给刘文合参考。虽然他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从村里搬出,但心却从未离开。 “他对村里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14、的。”刘文合说,其中最深刻的还是他永远创业、永远干劲儿十足、永远将百姓放在心上的精神。 与朱彦夫相比,刘文合如今正在历经另一番事业,带领百姓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最佩服老书记的是他超前的思维。在老书记身上,我们需要比照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位年轻的带头人说。 在这个小小的山村,朱彦夫的精神仿佛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想放弃的时候,人们尤其会想起。 告别村支书岗位后,朱彦夫没有停歇,也不会停歇。他以残臂夹笔,写下了总计超过50万字的两部自传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人活着,就得奋斗;奋斗着,就是幸福;奋斗不止,幸福不断!” 穿越时空,这些话依旧滚烫。国家、百姓,是他永远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