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知识管理规定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17002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知识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司知识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司知识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司知识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司知识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知识管理规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知识管理规定1、目的确定、收集并管理公司知识,有效避免知识的流失,以实现公司知识传承、应用共享、创新增值的效果。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管理体系过程运行及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知识的确定、获取、保持、共享、应用和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的控制。3、定义3.1 知识管理:组织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积累保存、有序传递、共享交流和提供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活动。3.2 内部知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企业文化、技术文件、质量文件、规章制度、知识产权、人失败和成功项目汲取的经验和教训、持续

2、改进、培训教材等。3.3 外部知识:是企业从公司外部(国内/国外、各行/各业)搜集,经过归纳整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系列形成文件化的知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规标准、外来技术资料、市场信息、学术交流、专业会议、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处收集来的知识等。4、职责4.1 人力资源部是公司知识的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知识管理库。4.2 各部门:分类收集整合来自公司内部的知识、实施标准化管理;收集、整理来自于外部的知识,按照标准将其转化为内部知识,以变为公司的知识资产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5、程序5.1 收集与公司产品、运行过程及战备发展方向相关的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3、,需要收集的知识分类及获取渠道参见下表:信息源知识信息内容获取渠道外部信息源市场行业发展动态信息行业协会技术信息行业协会、与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竞争对手信息第三方调研机构、网络、媒体顾客信息、销售信息客户恳谈会、回访标杆信息行业协会、政府信息供应商供货能力招标、供方培训战略发展项目交流诚信度银行合作伙伴经营实力财务报表、银行战略发展项目交流诚信度银行顾客资金能力审计报告顾客需求、要求回访、公司网站、电话等诚信度银行政府、团体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要求、通知等政府团体、协会的网站、媒体、文件内部信息源员工个人能力考核制度满意度满意度调查稳定性员工流失率统计数据技能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证书资料技术/生产

4、/采购/质量/物流等各项管理经验;设计开发资料;体系成套资料;经验教训。沟通系统、文件化信息领导各类规章、制度企业内网、网站、文件公告栏、文件公司各类专利、成果、证书等档案资料有关部门提供外出人员各类培训、会议、参观、考察、调查等活动的资料、总结报告等出差人员提供的活动资料、总结报告5.2 各部门对所收集的知识进行整理、存档和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整个公司知识库的监督、管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图纸、FMEACR工艺文件等)、外来标准等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要求进行管理;培训资料、会议记录等知识存档时应注明保存人、保存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不同知识类别的具体归口管理部门如下:No.知识类别归口管理

5、部门1内部:企业文化,行政管理、企业规划、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等。外部:政府、团体、相关方的信息。行政部2内部:人员配置要求,岗位职责,招聘要求,员工培训,员工满意度调查、合理化建议等。外部:政府、团体、相关方的信息。人力资源部3内部:信息化系统技术。外部:政府、团体、相关方的信息。IT组4内部:图纸、技术文件、技术诀窍、专利技术、知识产权、设计更改、经验教训等;外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来自顾客、供应商、政府等相关的信息。技术部5内部:体系文件、持续改进、认证证书、经验教训等。外部: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来自顾客、供应商、政府等相关的信息。质量部6内部:销售专业知识、经验教训。外部:来自市场、顾客

6、、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销售部7内部:采购供应信息,经验教训。外部:来自供应商的信息、知识。采购部8内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财经制度等经验教训。外部:来自政府及相关方的信息。财务部9内部: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信息知识经验教训。外部:与生产相关的外部信息。生产部10内部:物流管理、经验教训等信息。外部:来自顾客、供应商、政府、行业等的信息。物流部5.3 知识传递与共享5.3.1 显性知识的共享运用:公司显性知识主要通过信息网络、培训、会议传达、文件发放等形式传递给公司领导至各级员工以及外部供应商、顾客、合作伙伴,实现知识的全面共享,如在公司内部建立公共盘。5.3.2 隐性知识的共享运

7、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专家、高技能员工、技术骨干等专业人才潜在的知识资源,鼓励其传授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艺、宝贵的经验,公司制定、采取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促进隐性知识的显现转化和共享。如将内部具有丰富经验的各级领导、技术技能人才聘任为内部培训师,将他们丰富的经验、专业知识传递给员工。5.3.3 ?公司对积极收集知识用于共享,利用知识进行创新改进的组织及员工进行激励。5.3.4 充分利用各种技术交流会、行业技术研讨会等平台,广泛吸收不同行业技术研发和技术评估的经验,不断优化内部体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5.4 公司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8、。5.4.1 完整性:提供多种渠道(如:访问网站、参加行业会议等),全员参与并按职责分类收集、整合来自公司内外的信息和知识。5.4.2 及时性:各部门人员在业务产生时及时维护相关信息,以确保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及时传递、及时反馈。5.4.3 可靠性:各位部门分类审核,专人把关,专家评价论证,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5.4.4 安全性:设置防火墙、计算机应用系统数据备份来保证安全性。5.4.5准确性:职能部门分类管理,各级领导层层审核,实施谁审核谁负责的责任机制。5.4.6 保密性:公确定共享权限、范围,实施密码管理,对于掌握生产经营核心机密、技术机密的人员,均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6、相关文件?QP/DM07-05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7、记录?知识资产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