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后,他悄然离开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16445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人后,他悄然离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救人后,他悄然离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救人后,他悄然离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救人后,他悄然离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救人后,他悄然离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人后,他悄然离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人后,他悄然离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救人后 ,他悄然离开在桂林市临桂县,一位乡镇初中教师勇救落水儿童,不留姓名,悄然离开,后又婉拒家长酬谢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这位见义勇为的教师,就是任教于临桂县中庸乡初级中学的于国喜。用师德撑起一片蓝天2014 年 8 月 28 日下午,于国喜在县体育馆打完球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走到水埠附近时,听到不远处传来了求救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女孩在两米多深、十米多宽的水渠里拼命挣扎着。他立即飞奔过去,纵身跳入水里,快速向落水的小女孩游去。他在水中将小女孩托起,迅速往岸边靠,但由于梯形渠壁非常湿滑,渠边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攀抓的东西,在水流湍急的渠道里,两人始终无法靠岸。于国喜托着女孩在水里游了五十

2、多米,渐渐感到体力不支。距下游二十多米远处有一个十几米宽的桥洞,一旦被冲到桥底,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渠道的水较深,围观的群众不敢贸然下水。危急中,在渠道边商铺经商多年的金老板丢下了一根粗长的绳子,于国喜紧紧抓住绳子,经过几番努力,最终将小女孩成功救上了岸。因为施救及时,落水女孩安然无恙,但于国喜已浑身湿透,瘫软在岸边。当落水女孩的父母及人们都在安抚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时,于国喜什么也没说,悄悄地离开了。第二天,落水女童的父母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救了女儿一命的人是中庸乡初中的教师于国喜。于是,夫妻俩带上礼物登门致谢,却被于国喜婉言拒绝了。他说: “作为教师,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件小事。 ”几天后,

3、于国喜被桂林市教育局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称号,他的事迹在县城里为人们传颂。在生活中,于国喜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家住的小区暂时没有物业管理,小区内经常堆放着生活垃圾,看起来较为脏乱。于国喜看到这些,平时没事的时候总会拿起工具,主动打扫小区内的卫生。周围的邻居经常夸他:“老师就是不一样,为人师表,吃得小亏。于老师,你的为人,让我们大家很佩服。我们要谢谢您,向您学习。”身为教师, 于国喜爱生如子。 1998 年秋季,学生李燕(化名)的母亲突发疾病,家里花了很多钱给母亲治病,可母亲还是撒手人寰了。李燕家境贫困,只靠父亲一人维持生计,迫于沉重的生活压力,她面临失学。于国喜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李燕是一个

4、热爱学习的孩子。 ”他回忆道, “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子女,学生读不起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责任帮助他们。”于国喜怀着这份高度的责任感,无偿资助李燕完成了初中的学业。而当时,他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家中还抚养着两个孩子,分别读着初中和高中。他说:“不管未来每个人的命运如何,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很重要,我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辍学。 ”用辛劳耕耘一片土地对于教学,于国喜一向严谨、负责。上世纪 80 年代末,他还在教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有一天下课后,班上的一名女生饶有兴趣地跑来问他“鬓”字部首的读法。那节课他刚好给学生讲偏旁部首,但是面对这名学生的问题,他一下子就懵了,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

5、 只好回答说回去查查再告诉她。可没想到, 这一查就是两年。 当时的科技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很多不懂的都可以上网查,那时候他只能翻字典,但是怎么查也查不到,去问同事,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他始终惦记着这件事, “只要有新同事来,我都会坚持请教这个问题,直到两年后,我才问出来这个字的部首念 bio,那个时候提问的那名学生都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 ”于国喜回忆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从不含糊了事,如果不确定能够准确地回答,他往往要回家研究一番,等彻底弄清楚了再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答复。于国喜上课,特别注重学生的反馈。“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我把时间交给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

6、方就尽管提问吧。”他卷起袖子看了一眼手表,扯了扯嗓子大声说道。这是他上课的风格,不管是普通课堂还是示范课,他总会抽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提问,以此来解答学生的疑惑。 “上课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受教育的不仅是学生,我们老师也能在学生的提问中逐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于国喜如是说。转化后进生是令许多老师头疼的问题,但于国喜却有一套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他说: “转化后进生其实并不难,关键就是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树立信心法”是他对后进生经常使用的方法,他告诉记者,学生可塑性较强,通过鼓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比如对后进生有针对性地提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帮

7、助他们快速建立学习自信。 “当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于国喜说, “只有深入剖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进(化名)是于国喜当小学语文老师时教过的学生,该生学习基础较差,对待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每次语文考试总是二三十分,甚至因为成绩差的缘故被学校留级。 “我经常给他作课后辅导, 还经常给他讲读书的好处, 久而久之,他开始认真学习了,考试能及格了。 ”于国喜回忆说。在他的转化下,小进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并顺利升入了初中。几十年如一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和奉献之心,于国喜不辞辛劳、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自己却已两鬓斑白,但他无怨无悔。他说:“看着自己的学生顺利升学,我已经很高兴了,除此之外我别无所求。”时光匆匆,再过几年,这位年过半百的师者就要告别自己的教学生涯了,但他“不求名利,坚守平凡”的高尚师德犹如一盏明灯,照耀在桂北这所普通乡镇初中的校园里,激励着师生们不断前行。(责编欧金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