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16356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中和不能依赖种树种一棵树可减少多少碳排放?答案不一,但有时候是负数。在通往碳中和的道路上,各国和各大企业都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Natural-based Solutions, NbS)作为必选项。例如,蚂蚁集团、苹果 公司,以及众多高耗能企业在制定碳中和实施计划时,都宣称要使用NbS 来解决无法减排的部分。但是,NbS有诸多使用限制,其抵消碳排放的整体作用不大,并且在 其自然衰亡的过程中,最终还将净排放出二氧化碳。根据自然资源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的标准,NbS 是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的和经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有效和 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同时提供人类福祉

2、和生物多样性效益。IUCN倡 导依靠自然的力量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项社会挑 战。在实现气候环保目标时,NbS指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的方式,达到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最典型的做法即植树造林,增加林业碳汇。碳汇一词源于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意为 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广义的林业碳汇指森林植物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 大气中的浓度。更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将目标作为 手段,目标就将难以实现。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关注NbS的人士认 为,提高森林覆盖率对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有限,仅依靠

3、植树造林等NbS 手段难以实现碳中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日前公开 抨击了夸大NbS功能的现象。他说,一提碳中和,森林碳汇就热情高 涨,有喧宾夺主之势。然而,森林等生态系统都是气候中性碳,依靠栽树 推动碳中和是不切实际的。NbS不仅难担碳中和大任,其涉及的技术、经济,以及社会伦理方面 的难题挑战也不容小觑。不过,从单个企业的角度看,在碳排放成本越来 越高的情况下,林业碳汇等NbS路径的确是一门有潜力的生意,可实现 低成本减碳,也可将其做成可持续发展的业务。NbS的兴起与局限NbS 一词源于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适 应:世界银行投资中基于自

4、然的解决方案。2017年,大自然保护协会 (TNC)等15个机构的研究表明,NbS可为实现巴黎协定制定的2 摄氏度目标贡献30%的减排量。2019年,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行动 峰会上,NbS被列入加快全球气候行动的九大领域之一,并设立全球 NbS联盟。近两年全球多发的极端天气、森林大火等现象,以及全球推动碳中和 的趋势,让NbS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根据牛津大学Nathalie Seddon等人2020年发表的论文,NbS对气 候变化的作用可大致分为三类:降低在气候风险下的暴露,例如抵御侵蚀 和风化、维持较干燥和气候较极端区域的自然资源;降低气候敏感度,例 如通过强化和多样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抵

5、御气候冲击;支撑气候适应潜 能,例如为治理转型和赋能提供条件。科学界的共识是:修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增加森林面积,是迄今 为止从大气中移除碳的最具潜力的方式。与基于工程学的碳捕集和储存相 比,设计和施行良好的NbS能够同时提供一系列复杂而珍贵的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NbS的确是达到碳中和、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助力。但是,NbS的 运用会有多种限制。人类活动排放的巨量温室气体,绝大部分不能靠自然 生态系统去吸纳。森林不重植面积和土地面积有限,全球可开发和利用的碳补偿额度也有 限。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东亚地区项目副总监袁瑛对财经记者表 示,只依靠NbS不能解决全部甚至大部分的减碳任务。摆脱能源系统和

6、 经济增长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才是碳中和的重中之重。绿色植物是碳汇,也是碳源。潘家华说,绿色植物属于气候中性碳, 它们会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生命体终究要死亡,最后又回到 了大气,不可能永远是碳汇。NbS涵盖范围极广且包含很多变量,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绿色 和平东亚地区森林与海洋项目经理潘文婧告诉财经记者,不同的NbS 方案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从保护未受侵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到恢复自然生 态系统功能,再到创建新的人工管理的绿地,其作用和意义不可同日而 语。此外,不同方案在设计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当地社区的参与程度不 同,其惠益对象的收益也不尽相同。例如,一场火灾就有可能让原本吸附 二氧化

7、碳的森林,变成排放二氧化碳的负碳资源。国际气候与土地利用联盟项目副主任Christina McCain博士认为,从 全球来看,实施NbS主要有三大挑战:一是需要时间来影响政策,并且 制定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二是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包括财政、农业、环 境等多个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三是需要长期的财力支持,NbS项目往往周 期长、见效慢,且其自然生态保护价值容易被忽视。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制定碳中和实施方案时,利用NbS达到 的减碳比例不应高于50%。一些过度依赖NbS的公司遭到了环保界的质 疑,例如,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和国际航空集团(International Air

8、lines Group)因宣称其利用NbS达到减排的比例分别达 到50%和90%,被环保组织指责没有减排的诚意。森林等生态系统通过植被和土壤吸收、储存碳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自 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罗明等人发表的文章称,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随着 植被和土壤碳库的饱和,净碳吸收逐渐降低至零。积累的碳也面临因干 旱、火灾、病虫害或不可持续的管理而发生逆转的风险。在选择NbS方 案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 不应追求短期内固碳效益最大化而采用单一树种或外来速生树种大规模造 林。从长远来看,这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以环境正义为度量标准,过于依赖NbS还存在一系列社会风险。

9、潘 文婧表示,地球上的土地和空间有限,且已经被人类充分利用,一些貌似 是荒野的区域往往是边缘群体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这样的土地被用于植 树造林,为大企业和高消耗人群提供碳抵消,不仅会造成对实质性减排的 掠夺性拖延、对向清洁能源转型形成障碍,更会摧毁环境正义的底线。啥样的森林才能减碳森林、农田、草地、荒漠、湿地,以及海洋生态系统被公认为是基于 自然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共蕴含 了6万多个不同树种,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森林中的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后,除去植物和土壤的呼吸,以 及植物死亡、火灾、病虫害、采伐等释放的二氧化碳,剩余存储的二氧化 碳就被称为碳汇。森林碳

10、汇即林业碳汇,是NbS里运用潜力最大、操作最成熟的路 径,它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 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即是植树造林。首批签署联合国“1.5摄氏度温控目标”承诺的企业之一雀巢公司,计 划到2030年碳排放量减半、到2050年净零碳排放。实施“再造林计划”是 雀巢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措施,该公司计划未来十年每年在其原料采购地植 树2000万棵。在棕榈油和大豆等主要商品的供应链中,到2022年实现 “零毁林”。雀巢公司的计划看起来无可指摘,但这些植树造林计划能降低多少二 氧化碳,不管是雀巢还是外界,都难以准确计算。一般来讲,树种、树龄、所在

11、温度带、林业管理质量等均会影响森林 的减排量。幼、中龄林的固碳速率相对较快,成熟以及过熟林由于生长速 率下降,对碳的吸收和释放基本平衡。因此,已有的成熟森林往往只有固碳的功能,对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的作用有限。只有再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才能更多地吸收碳,降 低二氧化碳含量。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数据,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从 1965年的112.07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341.69亿吨,54年间增长了 2 倍。而全球的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减少。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森林总 面积为40.6亿公顷,占全球土地面积31%。但并非均匀分布于地球各地, 一半以

12、上的世界森林仅分布在五个国家(巴西、加拿大、中国、俄罗斯和 美国)。从1990年到2020年,全球森林面积丧失了 4.2亿公顷,其中原 始森林减少超过8000万公顷。超过1亿公顷的森林受到了火灾、病虫 害、入侵物种、干旱和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不利影响。中国是全球碳排放量第一大国,2019年共排放98.26亿吨二氧化 碳,比1980年增长了 6.7倍。国家林草局2019年出版的中国森林资源 普查报告显示,我国森林碳汇一年4.34亿吨,如果换算成二氧化碳, 则是12亿吨。潘家华说,中国2019年全口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140 亿吨,其中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102亿吨。森林碳汇能中和的碳排放量 不到一成

13、。过去4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 计,从1979年到201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由12.00%提高到22.96%,总 森林面积提高到2.20亿公顷;同期,森林蓄积量增加了 85亿立方米,达到 175.60亿立方米。计划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 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对于森林资源与减碳量准确计量,中国以及全球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晓超近 日表示,森林资源核算仍存在短板,处在探索编制和攻坚克难阶段。国家 林业和草原局已成立专班,重点研究森林碳汇的问题。林业碳汇将迎交易热潮以经济手段提高森林

14、面积的政策已在多国实施,最常见的即实施林业 碳汇交易。这意味着,有减碳压力的企业不用自己去植树造林,购买碳汇 便可实现减碳;也意味着,进行植树造林以及维护森林系统的组织和个 人,可通过出售碳汇获益。林业碳汇交易是指,通过采用符合全球或区域范围认可的核证碳减排 标准,开展经营或造林产生的碳汇减排量,在经第三方审核机构核证以及 交易主管部门审定后,核发碳信用。这些碳信用可抵消企业自身的部分碳 排放量,或在市场进行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在京都议定书生效期间,林业碳汇是一项国际交易。京都议定 书制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约定,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 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开

15、展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 项目,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可以用来履行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造林再 造林”即被列为CDM项目之一。如今,CDM项目已终止。但欧盟、中国等多个地区和国家,都已实 施了区域内的林业碳汇交易。中国此前试点的区域碳市场已开展了林业碳汇抵消碳排放的交易。中 国于2015年发布“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经过发改委签 发的自愿减排项目的减排量,被称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用 来抵减企业碳排放。CCER项目可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农林行业等领域。林业碳汇项目具有减排量产出周期长、监测复杂和开发成本高等特 征。在CCER机制下的林业碳汇项目主要有四类:碳汇造林、竹子造

16、林、 森林经营和竹林经营。中国首个林业CCER项目是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该项目造林规模 为1.3万亩,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34.7万吨减排量,年均减排量 为1.74万吨。项目首期签发的5208吨CCER由广东省粤电集团以20元/ 吨的单价签约购买。在此之前,全国林业碳汇的开发量远大于实际交易量。公开资料显 示,截至2021年1月,全国9个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 累言十成交2.70亿吨,其中林业碳汇CCER交易量约200万吨。全国碳市场在2021年启动之后,林业碳汇的需求和交易量将逐渐升 温。目前尚未发布全国碳市场林业碳汇等CCER项目抵消碳排放的细则, 业内预计相关细则将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完成之后择机发布。从林业碳汇的供应上来看,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高并不等于可交易 的林业碳汇量多。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自然资本投融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