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15950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引导学生的4种方法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相信学生、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点燃 学生,这一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如何在课堂上发 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导学案设计为突破,体现教师的“引导”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体现主导作用。在通览教材、 吃透课标的基础上,把握知识点、紧扣重难点、突破困惑点,以 问题设计为先导,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切实做好预习、讨论、拓 展与反馈等环节的设计。导学案设计应把握以下内容: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哪些要 让学生自主预习解决?哪些需要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哪些要由 教师精讲释疑?问题设计如何体现层递性?重难点如何突破? 预设会有哪些

2、问题生成抓住这些内容,就抓住了导学案的本 质,从而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主动权。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模式和流程编写,就会成为知识的罗 列、问题的堆积,学生接受知识的“仓库”和汇聚考点的“习题 集”,这样的导学案效果可想而知。以课堂活动为突破,突出教师的“指导”课堂活动中,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小组探究。教师通过巡视小组、巡回启导,指导学生析疑、释疑; 二是交流展示。教师通过恰当评价、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动 力;三是点拨归纳。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弄清产生问题的原因, 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四是精讲释疑。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 把握共性问题,突破知识难点,提升学习效果。在学

3、生思维不畅时“导”,在学生切入重难点时“导”,在学 生疑惑不解时“导”,在学生束手无策时“导”,教师这些有效的 “导”,能让学生快乐学、自主学、真正学。这样,课堂就真正 成为学生的课堂、精彩的舞台。以预习落实为突破,实现教师的“诱导”在高效课堂中,预习这一边缘化环节已经正规化,落实在学 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全过程。学生能否通过预习生成问题,生成高质量的问题;能否把握 知识体系,明确教材重难点;能否积极主动研讨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需要教师的“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没有预习就没有 学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诱导”学生学会思考、 善于提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和思维导图。导学案的完成情

4、况,教师要定期检查、及时抽查,督导学生 认真落实。预习过程中,教师“导”在关键处,学生预习就能收 到实效性。以训练反馈为突破,完成教师的“思导”拓展训练是学生完成课堂知识反馈、检测、归纳、总结的过 程。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善 于做学生的参谋,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通过拓展训练,让学生 明确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困惑是什么,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 促进评价的深化。唯有如此,学生的知识才能巩固深化,能力才 能增强,心智才能开发。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 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关注“人” 的成长,突出情感体验,这就是课堂引导的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