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62512(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15729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语言62512(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62512(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62512(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62512(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自然的语言62512(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6251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6251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大自大自然的语言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初中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中,这一单元明确要求学生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注重观察、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

2、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

3、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设想: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

4、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全文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以进一步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导语: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1。默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了解作者。2.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

5、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或者连读课文,快速准确地从课文中筛选整理信息.找出屏幕上的问题的答案,准备抢答。我们将看哪一大组的同学在抢答中答得又快又好!(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察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3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大自然的语言 在文中指什么?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2。这篇文章

6、介绍的仅仅是“大自然的语言 吗?如果不是,那介绍的是什么?文章前面生动形象地介绍“大自然的语言 ”,又有什么作用?3由同学们的回答可知,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四题将课文的段落标示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答案。)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不行,它按逻辑顺序先提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接着说明它的重要性,然后说明它取决于什么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的意义。这种说明顺序符合人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文章很有条理性.这种条理性不仅表现于文章的整体,而且也表现在文章的局部。)(逐个板书) 描述物象 现象大自然

7、的语言 作出解释 逻辑竺可桢 推究原因 顺序阐明意义 本质四、小结本课。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五、课后作业: 1熟读第一自然段,仔细品味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 2掌握本文所学的六个多音多义字。 3用“籁籁、“销声匿迹”、“翩然等词造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以及研究大自然的语言的意义,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语言准确、生动、典雅。二、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8、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自由读610自然段。回顾: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几个?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3)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各组派一个代表来解说这些因素: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

9、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2。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我们有时还要注意说明方法,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生)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生)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过渡)我们了解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后,老师想让同学们结合白居易的诗,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物候是由哪种因素引起的?4。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

10、、生动优美的特点比较阅读。为了清楚简洁地介绍事物,说明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还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本文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1)听读1-2自然段。(2)多媒体出示: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3)让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下面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

11、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我给以适当的鼓励。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四、知识拓展,能力提高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听过与诗人类似的观测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见课后练习)五: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2。布置作业: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其中包含的知识。举例说明几种文具的使用方法。(字数在200字左右)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