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14985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锡山高中是100年前由匡忠谋先生独立创办的,这个伟大的教育家把他的文化写进了 “匡氏垂箴” 结果,流传了百年。影响了所有的学生的一生。十几年前,残疾人唐江澎担任了这个百年学校的校长,以下是他的教育行动和思考,每个故事于求实何其相似,都 在求实发生过,但是,我们没有坚持,没有理性的总结,他们的行动是在严谨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其思考的深度我 无法比拟。我很惭愧。推荐这篇文章,希望每个人带着思考好好拜读。对照自己的行为提出更多的反思。反思是人才能进步。真正的教育在怎样发生校长封面人物专访2010年暑假,唐江澎突然接到省锡中老校友丁天缺的电话,让他前往杭州,说有要事相商。丁天缺是一位国宝级国家,一

2、生颇有传奇色彩,曾在狱中度过20余年。谈话中,画家对唐江澎道:校长,你知道 我靠什么活下来的吗? 一阵静默后,画家说:还记得“匡氏垂箴”吗?唐江澎说记得。画家立即深情地朗诵起来:“古 人言有志者事竟成”唐江澎接下句:“拿破仑字典无难字”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背诵完“匡氏垂箴”,眼里饱 含眼泪。画家对唐江澎说,除了爱人的一张照片,在牢中和他朝夕相伴的还有一张印有“匡氏垂箴”的剪报,靠它们,他 才有勇气活下来。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就是老师教给你的知识都忘记后,最后还留下的那些东西。”匡仲谋的几句话,竟然能鼓 励到几十后的一个生命在艰难时刻活下去,这是何等伟大的教育啊!但它在我们今天该如何展现呢?唐江

3、澎思考着。画家说,他想将自己的一些作品,捐给母校省锡中。画家的画,价值不菲,中国国家博物馆都希望收藏他的画作, 唐江澎分外激动连忙感谢。犹记2008年,唐江澎到北京拜访另一位84岁高龄的老校友一一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匡培根。她银发飘飘,行动都 迟钝了,但童心依旧,一走上讲台,便精神矍烁,神采飞扬,整个会场都能感受到她孩童般的热情和对事理学术的专 注。何为好的教育?丁天缺、匡培根,不就是的结果吗?唐江澎告诉记者:“那里我就想,教育哪有那么多创新!”最好的教育哲学,也许早已埋藏在历史的深处。(二)有一阶段,唐江澎常独坐殚思,与匡仲谋进行遥远的对话。匡村中学早年,匡仲谋立下“养成健全人格、发扬个人才能”

4、的训育主旨,明确了教育的目标一一“人的成全。” 匡氏文存刊载:“升入高中时,则以自由研究,发展个性,培育实用人才为主旨。”“训育标准”则从身心与道德、操守与价值、精神与气质、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生活习惯与人生态度等方面, 细化了学校的人才规格与培养目标,使匡村中学教育对“人”的刻画更为立体而丰满。唐江澎据此概括出了匡村中学 教育目标:“身心为先,品行为重,能力为本,习惯为基,愉悦发展。”比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他发现,匡村中学的教育目标与“课程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 整体相合。比如,都强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强调“国家意识”、“社会公德”“传统美德”与 “社

5、会责任感”,都强调“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等。这实在不是一种巧合!历经百年,而教育目标大体吻合,让唐江澎确信:作为“成全人的教育”具有跨越时代的 永恒价值,应该成为百年的教育坚守!进一步,他概括出当下省锡中“人的成全”的教育哲学一一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盈。往下,唐江澎将一个个追问抛出,比如匡仲谋为何要坚守“身心为先”?在匡村中学数千张照片中,一张健儿合影所举锦旗上绣着的八个字一一“积健为雄、强国先声”让唐江澎算是找 到了匡仲谋教育主张的本意。那个时代,以“体育”来“鼓民力”通过“血气体力之强”来“强国”是较为普遍的主 张。张伯苓也认为,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今天,教育

6、就不需要以“身心为先” 了吗?以“德育为首”还是以“身心为先”?唐江澎认为:“从教育担负的使 命上考量,从人的生命发展上判断,身心的发育应排在第一序列,因为人要成为人,首先需要生命的茁壮。”因此,唐江澎将“体育和健康”定为高中体育课程的名称和主要教育内容,用“体育俱乐部”换掉“体训队”他 还规定,体育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健身兴趣,成为自主选择的专项选修。2007年后,省锡中毕业生的体能测试,在江苏 省名列前茅。百年教育哲学中的每一条,唐江澎都在不断的追问中澄清认识,并成为他坚守的信条。2008年,唐江澎将“十大训育标准”镌刻在行政楼大厅的墙壁上,号召师生铭记于心。但怎样将“人的成全”落实于日常的教

7、学行为,并保证它不偏移呢?校本!校本!(一)有什么样的课程,就能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匡村中学时代的课程水平,令唐江澎震撼:理科选用了国际一流水准的原版教材,教学过程实现了浸没式英语教 学。所有的课程都指向学校的教育哲学一一人的成全。基本的课程目标维度,与今天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诸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完全吻合。学校专设“研究科”课程,以工商研究、农桑研究、社情研究三大类别来落实教育目标。“匡校各科教材选用标准”更是明确规定,本校各科教材,其来源分两种:一是采用课本,一是教师自编。其选 材标准如下:(1)适合儿童生活环境的。(2)适合儿童生活需要的。(3)适合儿童

8、经验的。(4)适合儿童心理的。(5)能增强儿童学习兴趣的。(6)能陶冶儿童良性德性的(7)能引导儿童身体力行的。(8)能启发儿童科学思想的。(9)能培养儿童爱国观念的。(10)能激励儿童民族精神的。(11)多反复练习机会的。(12)与各科有联络性的。无数次,唐江澎被这段文字感动得泪流满面,他深深地被这些文字刺中了一一每一条都写着“儿童”他多次将这 份史料展示给学校的老师,说:让我们闭上眼睛,从第11条往前想,多想到一条,你的眼里就多了一个“人”能想 全十条,你的教育视野里就写满了 “人”,而真正的教育就从此发生了!(二)1999年,一场“钓鱼风波”将省锡中推向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上世纪90年代

9、初,借鉴上海经验,江苏省开始进行课程改革。省锡中也开设了气象、武术、文学等选修课。1997年,学校一位老师想开一门选修课一一垂钓的技巧与实践,并把他的课程纲要呈报给唐江澎。唐江澎说,你 不要申报了,恐怕这门课还没开,其他学校连招生广告词都写好了:要考大学到我们这儿来,要钓鱼到省锡中去。但 这位老师拿着学校的课程目标说,课程目标的第四条“要学会一样健康的闲暇技能”垂钓不是吗?唐江澎问,你的老 师从哪儿来?他说学校有好几个具有钓鱼段位的老师。课程资源从哪里来呢?他说他们已经订了 10多年的中国钓鱼 杂志。唐江澎仔细一看他的课程纲要,从鱼竿的选择,鱼饵的制作开始,一直到台湾钓法、芬兰钓法,应有尽有,

10、18 节课排得满满当当。课委会审查后,认为去掉这门课也没有道理。出乎唐江澎意料,竟有68位学生选修垂钓课程,其中大多数还是女生。此后三年,每学期都有学生选修垂钓课。但唐江澎知道,有一双双眼睛在盯着另外一件事一一看2000年省锡中高 考会怎么样。2000年,系统开设校本课程三年后的首次高考,省锡中以绝对优秀领先全省,囊括了文综和理综状元,其中文综 的高分考生占了江苏省的1/13,轰动江苏。省锡中的校本课程遂被奉为圭臬,“钓鱼效应”甚至被神话,来学校参观者 络绎不绝。但唐江澎知道,这一非凡成绩的取得,并非因为校本课程一一000年,国家首次实行文综和理综考试。之前,国 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遴选出十

11、所学校,研究文综和理综空间该怎么考。省锡中为研究试点之一。因有保密规定, 其他学校毫不知情。上级领导也认为,学校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提高了高考成绩。中国教育报还特派记者进驻省锡中,展开长达一 周的调查。记者们无论问到谁一一足球队的、篮球队的发现都考得非常好。唐江澎清晰记得,一位学钓鱼的女孩 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以前学习不定心,学了一周钓鱼,凝神定气,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唐江澎隐隐感到:今天高考成绩好,人们就把它归功于校本课程开发;如果有一年高考差了,所有的恶名也将由 校本课程来承担。他不幸言中。2003年,省锡中高考没考好。于是所有的脏水都泼向了校本课程:“你们不是搞校本课程吗,人家在做习题,你 们

12、在钓鱼,那你能考过别人吗?”在各种重压之下,省锡中的校本课程停开了两年。2005年,江苏省进行新课改。省锡中开始重新规划校本课程,并根据“十大训育标准”提炼出学校的教育哲学: “人的成全”。2007年,唐江澎决定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但新的课程框架该怎样构建呢?(三)领题开发校本课程十余年,唐江澎有两次深刻的教训。1996年,省锡中决定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时,华师大的专家建议先对学生的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唐江澎说,这个大 可不必,我们应该知道,专家说,我们也能判断得出来,但调查还是必要的。唐江澎和专家们便约定各写三个,看谁 的想法更符合学生需求。孰料调查结果出来,令专家和唐江澎大跌眼镜,专家们一个都没

13、猜中,唐江澎好歹猜中一个 (学习方法)。学生的第一需求是沟通与合作,第二是承受挫折的心理,第三是学习方法。唐江澎非常感慨:“一切都是这样出人意料,出人意料到连我们这些整天和学生密切接触的人,都无法准确地预知 他们的需求;一切又都是在情理之中,合情合理到学生的需求完全合乎于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省锡中百年校庆时,唐江澎想开发一门校史校本课程,一调查,这门课排在了学生需求的最后一位。在一处游人如织的地方,唐江澎询问学生对学校水乡特色文化课程的态度,不料生长于斯的学生并非游客,对小 桥流水没什么兴趣。唐江澎终于幡然醒悟,校本课程不是东北的学校就开二人转,南国的学校就吹紫竹调那么简单,绝对不能走向校 长

14、本位、教师本位,而是应以学生为本位。因此,新的校本课程规划,唐江澎系统地对学生的课程需求进行调查。学生最关注的领域依次为:创新能力、特 长爱好、学会交往、生活技能、耐挫心理素质、团队领导。调查仅是第一步,“校本课程还应满足地方课程期待,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009年,无锡地区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金,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产生了一大批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 人们的观念也变了。历经艰苦创业殷实富足的家长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品格教养、志趣品位、视野能力。“这是校本 课程规划的重要参照。”省锡中精品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多是基于影视、媒体尤其是网络调查。唐江澎对老师们说,这未免狭隘了,我们

15、要走出去争取。2009年,省锡中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江南国学教育实验基地,”研究国学进入基础教育体系的路 径与载体,并联手编写国学基本课程。国学大师们皆倾力扶植,众多学者多次莅临省锡中研讨课程,研发教材,开坛 讲课。唐江澎还请来耶鲁、哈佛、剑桥、新南威尔士等世界一流名校的教授,开发大学先修课程,与校外机构联手开发 “国际一流高校人才标准与培养模式”课程。2010年,省锡中新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出炉,明确了新的课程目标(学会交往,提升团队领导素养;体验探究, 增强创新精神;尝试选择,开展生涯规划;热爱生活,发展健康的闲暇爱好;认同自我,具有坚毅的心理品质)建构 了包括限选类(创业设计、团队领导

16、、合唱、演说、形体、国学基础等6门课程,限选3个学分)、任选类(心理教 育、生活技能、特长爱好、科技前沿、社会纵横、大学先修课程等6类课程,任选至少3个学分)的新课程框架,并 据此制订省锡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一门课程1个学分。唐江澎还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课题进行探究。有学生研究中国军队服装的变迁,有学生去调查省图书馆馆藏图书的 应用状况,有学生去研究所在镇发展水蜜桃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他们镇的工业产品包装企业状况所有校本课程,以“创生”为基本取向,充分尊重学生开发课程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 生个性等课程功能。唐江澎的这一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目标拆解1998年,唐江澎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