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014821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液化的原理和工艺方法王浩 1143084087(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610225)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炭资源占能源储量的92%,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能 源生产和消费在相当长的时期仍以煤炭为主,目前占70%左右1。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 煤炭需求总量将增加,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是较难办到的。另外,我国能源分布不均,重心 偏西偏北,而经济发达区域偏南偏东,常规能源需要长途运输才能满足需求,而且烟煤型污 染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问题。因此煤炭液化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减少消费,降低CO2排放量,生产便于运输的燃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2、。关键词:煤炭;煤炭液化技术;油料;化工产品;工业原料;燃料;煤化学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Coal LiquefactionWang Hao 1143084087(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225)Abstract:China is rich in coal resources, which reserves 92% in total energy ,and the kinds of coal is in a com

3、plete range.The fact causes that the cost of coal is our main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t present about 70%,which will last for a fairly long period of time.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emand of total coal still keep increasing, thus have made it difficult to red

4、uce the coal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Chinas energy distribution is uneven, the major of it distributing in the North and the West.While the East and the South are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So the conventional energy need long-distance transport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East and the Sout

5、h. Bituminous coal-based pollution has caused serious problems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mproving co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reducing consumption, reducing the emissions of CO2,

6、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nvenient-transported fuel and industrial raw materials。1引言当前,石油精炼作为生产动力原料、化学原料及化工产品最主要的途径,在整个社会生 活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垄断和过度开发,石油变得不 再丰富和廉价。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掘其更大的价值,以代替石油在许多领域中的 作用,是人们面对这样一种危机时的自然的反应。煤炭液化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起了 广泛的关注。2煤炭液化技术的定义煤炭液化技术,简单的说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的技术。如果从工艺角度来看,

7、它是 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利用不同的工艺路线,将固体原料煤炭转化为与原油性质类似的有机液 体,并利用与原油精炼相似的工艺对煤液化油进行深加工以获得动力原料,化学原料和化工 产品的技术系统。煤炭液化技术的意义: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炭资源占能源储量的92%,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能源 生产和消费在相当长的时期仍以煤炭为主,目前占70%左右1。随着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 煤炭需求总量将增加,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是较难办到的。另外,我国能源分布不均,重心 偏西偏北,而经济发达区域偏南偏东,常规能源需要长途运输才能满足需求,而且烟煤型污 染已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问题。因此煤炭液化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

8、炭利用效率, 减少消费,降低CO2排放量,生产便于运输的燃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3煤炭液化技术的分类在讨论煤炭液化技术分类时,部分学者将其广义延伸至煤炭的直接液化(加氢液化), 间接液化和高温热解(煤炭干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热解是煤炭热加工的基础,煤炭气 化和液化过程都存在热解阶段,而在冶金炼焦行业常常采用的高温炼焦,低温干馏技术则是 全热解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获得工业生产所需的焦炭或半焦2。由于煤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矿 物质及自身分子结构特点,采用普通的热解方法很难从煤中分离出轻质组分。因此在研究煤 热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加氢热解的方式,即煤在高压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

9、快速热解 以制取高热煤气,优质焦油及洁净半焦的工艺过程3。为了明晰概念,在这里同大多数学者 一样,将煤炭液化技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排除煤炭的全热解技术(低温干馏、 高温炼焦和加氢热解)。4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工艺特点4.1煤炭直接液化法工艺原理煤的分子结构很复杂,一些学者提出了煤的复合结构模型,认为煤的有机质可以设想由 以下四个部分复合而成。第一部分,是以化学共价键结合为主的三维交联的大分子,形成不溶性的刚性网络结构, 它的主要前身物来自维管植物中以芳族结构为基础的木质素。第二部分,包括相对分子质量一千至数千,相当于沥青质和前沥青质的大型和中型分子, 这些分子中包

10、含较多的极性官能团,它们以各种物理力为主,或相互缔合,或与第一部分大 分子中的极性基团相缔合,成为三维网络结构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包括相对分子质量数百至一千左右,相对于非烃部分,具有较强极性的中小 型分子,它们可以分子的形式处于大分子网络结构的空隙之中,也可以物理力与第一和第二 部分相互缔合而存在。第四部分,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数百的非极性分子,包括各种饱和烃和芳烃,它们 多呈游离态而被包络、吸附或固溶于由以上三部分构成的网络之中。煤复合结构中上述四个部分的相对含量视煤的类型、煤化程度、显微组成的不同而异。上述复杂的煤化学结构,是具有不规则构造的空间聚合体,可以认为它的基本结构单元 是以缩合

11、芳环为主体的带有侧链和多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桥键相连,作为 煤的结构单元的缩合芳环的环数有多有少,有的芳环上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结构单元 之间的桥键也有不同形态,有碳碳键、碳氧键、碳硫键、氧氧键等。从煤的元素组成看,煤和石油的差异主要是氢碳原子比不同。煤的氢碳原子比为0.2 一 1,而石油的氢碳原子比为1.62,煤中氢元素比石油少得多。煤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的加氢液化过程基本分为三大步骤。(1)、当温度升至300C以上时,煤受热分解,即煤的大分子结构中较弱的桥键开始断 裂,打碎了煤的分子结构,从而产生大量的以结构单元为基体的自由基碎片,自由基的相对 分子质量在数百范围。(2)、

12、在具有供氢能力的溶剂环境和较高氢气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基被嘉庆得到稳定, 成为沥青烯及液化油分子。能与自由基结合的氢并非是分子氢(h2),而应是氢自由基,即 氢原子,或者是活化氢分子,氢原子或活化氢分子的来源有:煤分子中碳氢键断裂产生的 氢自由基;供氢溶剂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氢气中的氢分子被催化剂活化;化 学反应放出的氢。当外界提供的活性氢不足时,自由基碎片可发生缩聚反应和高温下的脱氢 反应,最后生成固体半焦或焦炭。(3 )、沥青烯及液化油分子被继续加氢裂化生成更小的分子。4.2煤炭直接液化法工艺过程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加氢液化、固液分离、 气体净化、液

13、体产品分馏和精制,以及液化残渣气化制取氢气等部分。氢气制备是加氢液化 的重要环节,大规模制氢通常采用煤气化及天然气转化。液化过程中,将煤、催化剂和循环 油制成的煤浆,与制得的氢气混合送入反应器。在液化反应器内,煤首先发生热解反应,生 成自由基“碎片”,不稳定的自由基“碎片”再与氢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结合,形成分子量 比煤低得多的初级加氢产物。出反应器的产物构成十分复杂,包括气、液、固三相。气相的 主要成分是氢气,分离后循环返回反应器重新参加反应;固相为未反应的煤、矿物质及催化 剂;液相则为轻油(粗汽油X中油等馏份油及重油。液相馏份油经提质加工(如加氢精制、 加氢裂化和重整)得到合格的汽油、柴油和

14、航空煤油等产品。重质的液固淤浆经进一步分离 得到重油和残渣,重油作为循环溶剂配煤浆用。煤直接液化粗油中石脑油馏分约占15% 30%,且芳烃含量较高,加氢后的石脑油馏分 经过较缓和的重整即可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丰富的芳烃原料,汽油产品的辛烷值、芳烃含量 等主要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GB17930-1999),且硫含量大大低于标准值(W0.08%),是合 格的优质洁净燃料。中油约占全部直接液化油的50% 60%,芳烃含量高达70%以上,经深 度加氢后可获得合格柴油。重油馏分一般占液化粗油的10% 20%,有的工艺该馏分很少, 由于杂原子、沥青烯含量较高,加工较困难,可以作为燃料油使用。煤液化中油和重油

15、混合 经加氢裂化可以制取汽油,并在加氢裂化前进行深度加氢以除去其中的杂原子及金属盐。煤炭直接液化法工艺特点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气体 净化、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以及液化残渣气化制取氢气等部分。氢气制备是加氢液化的重 要环节,大规模制氢通常采用煤气化及天然气转化。液化过程中,将煤、催化剂和循环油制 成的煤浆,与制得的氢气混合送入反应器。在液化反应器内,煤首先发生热解反应,生成自 由基“碎片”,不稳定的自由基“碎片”再与氢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结合,形成分子量比煤 低得多的初级加氢产物。出反应器的产物构成十分复杂,包括气、液、固三相。气相的主要 成

16、分是氢气,分离后循环返回反应器重新参加反应;固相为未反应的煤、矿物质及催化剂; 液相则为轻油(粗汽油)、中油等馏份油及重油。液相馏份油经提质加工(如加氢精制、加 氢裂化和重整)得到合格的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产品。重质的液固淤浆经进一步分离得 到重油和残渣,重油作为循环溶剂配煤浆用。煤直接液化粗油中石脑油馏分约占15% 30%,且芳烃含量较高,加氢后的石脑油馏分经过 较缓和的重整即可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丰富的芳烃原料,汽油产品的辛烷值、芳烃含量等主 要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GB17930-1999),且硫含量大大低于标准值(W0.08%),是合格的 优质洁净燃料。中油约占全部直接液化油的50% 60%,芳烃含量高达70%以上,经深度加 氢后可获得合格柴油。重油馏分一般占液化粗油的10% 20%,有的工艺该馏分很少,由于 杂原子、沥青烯含量较高,加工较困难,可以作为燃料油使用。煤液化中油和重油混合经加 氢裂化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