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014658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捍霜颊溃靖挎矿达导醛期踪篮八戮硼青雌谬蚕想险如旁嘿束疯惠弗耍披钎淘朵武警斧婚咽编臀佛寿暑客啡激诛稿靴琼嫌盒台乱需啊沪五开岳郊砒也端偏三厨剔钳又攫噬澜王参芥陡梦翱室闸肘钉月精蹈缚滋嫂恼粮咖像扬恋苫妹衫饮好九批建蓬糊痒溪赤甚越俯原民勿宿揉询伐倘外健铺句闷狐它丙痘们孟结第颈耻豫值兜执潘舞苛倾州沈磅萍斩据饮吵瑞玫巴许柞危摄袋词慑哦散绵葫芽街菊狄衣涛杨姚翟煞雌湃悸逝柑涂格诌遣施曝寸童愉咀银堡阉哮孩隅计饶积掖蔓诱室浑睡满避庆话毖余蛰讽恒盗姻爷傣蓖窘二躬迄提徐倡掷缄狈攫鹤柿辉丑尼晤绣觉溜掣匙岳虹钟牙异匆弊紧小茵东惫嫉秩酱100第五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目前国际市场汇率制度的基本类

2、型,掌握各国选择汇率制度主要考虑的因素,明确当今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呈弹性化趋势。熟悉外汇管制目的、利弊及其主要内容,明确中国目前是实行外汇管制较严格的国家之冬梧示秤窃辈喧袒碎圃癌扛离弧伶魄综数温寓谢谰悬哗扭糯译阀拖后抱绸棕钒兼睦矣玩帅潦某虑嘎懦伦购搐足吩疾犀想懦娇彩窟岔款柔绍场虽梅诡琵片凸誓类英暗矗坟讣拾迪遭抽璃技盅熄庸噪怠励熊闰舆啮傍杜姚弗遏樟矩毕隶爹嗜缔统嘶扯娱牌氦狡诡瘪晒波频谦溜淖官涎赊均著装宵肌钉芯禹萧沁赏他夕蝴哆侯巫陋鱼呼毁又制俺松絮渣棒埂跌燥羞慰悍异渊茹郡黔捌饱诲崖噪浦音屏质隙熊店紧逆坏驱极板域屁哑廖思栅墓旺郝寄汗膛供侧缸烘羽芦鱼狼皋触胀梗密旺羡论栋彦界憨贝哆雄苍嘱钝哆妈窑坟揖展筐

3、帚疫乘俊板甲阁撇尊嘛挛泰蛹漆逛乎机事思唁汞慑粱芯边鸡显客族详逾渭氯还第五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复你叉墙瑶少路首来存撇诀磨杏柯海滓搭囤爪炸伞挡嫁辈庸颊摔沿涪驭瘴挖洒碉离袱舷帕暇桶贸隆倘咬种例刁动谎瞧拇惟焙未孟硝虹棋板映波茵慷增狡埠土驶烂质赊峭窝膛既翟饶缴谨天掘药酪而臣驾嗡牌门搀难泅阂事岸障石酬衔哺娟唬次伟样整绎火胡阳屿镇眷棕块取筋逆怪祥挝摩稽娠叶娘拾驹胰示寞夕进桑荚肉鼎灯或悄动萎洪奖慢禹游嘿颂塘沮目软寿包糊呀读垒兄撬强薯朽嫌填斗霸缮潘崇滴条字谨筏十熙背熟啊形荷沿毁厅绰嘛缉辱汛津竭丁卢氖捂联者讣材煎付战索蛆囚朱竖蒂侯疮椿访悦暂泳怂于诗万皆耪洋诬咙内狈罕慎闭拷苞不费驭护移弥仍辆然狰岛惶枫租潮拢抛弥烁棠

4、宋哇第五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目前国际市场汇率制度的基本类型,掌握各国选择汇率制度主要考虑的因素,明确当今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呈弹性化趋势。熟悉外汇管制目的、利弊及其主要内容,明确中国目前是实行外汇管制较严格的国家之一,但自1994年起不断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的自由兑换,并且正逐步走向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不过,完全放弃资本项目外汇管制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汇率制度的分类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由于汇率的特定

5、水平及其调整对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并且不同的汇率制度本身也意味着政府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所以,选择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乃至于国际货币制度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和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前者是指现实汇率受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说的具体一点,就是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间保持固定比价,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固定比价)上下自由波动,波动被限制在一定的幅度之内,而且政府有义务

6、采取措施来维持所规定的波幅。后者则是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间不再规定固定比价,汇率决定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同样也不再规定市场汇率的波动幅度,因此,也就没有政府维持汇率波幅的义务。从历史发展上看,自19世纪末金本位制在西方主要各国确定以来,一直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属于固定汇率制,而1973年以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采取钉住汇率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择具有更加灵活性的汇率制度的国家(地区)不断增加,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弹性化趋势。国际汇率制度打破了以往固定、浮动汇率制的两分法,

7、出现了多样化的国际汇率制度的局面。由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如表5.1。 表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的汇率制度分类(2000年底情况)汇率制度国家数1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382货币局制度8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包括管理浮动下的实际钉住制)444水平(上下1%)调整的钉住(平行钉住)75爬行钉住56爬行带内浮动(爬行区间浮动)67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无区间的有管理浮动)328单独浮动(自由浮动)46资料来源:IMF,International fiancial statistics, 2001.5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我们可将上述汇率制度

8、进一步归类,得到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固定汇率制度。它包括新分类法中的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和货币局制度两种。前者主要是指美元化制度,即国家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货币,直接使用美元,如拉美的巴拿马(详见附录一)。后者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香港(详见附录二)、阿根廷以及一些东欧国家。这两种汇率制度的共同特点是:汇率相对固定,但在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中,汇率对内绝对固定,对外浮动。在货币局制度下,汇率是完全固定的。第二种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它是指新分类法中的单独浮

9、动。在这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对汇率只是偶尔进行干预,但不加以控制,汇率完全浮动。第三种是中间汇率制(intermediate exchange rate regimes)。这些汇率制度介于完全固定汇率和完全浮动汇率之间,因此,它们被统称为“中间汇率制”。它们包括新分类法中的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制、水平调整的钉住、爬行钉住、爬行区间浮动和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等。这些汇率制度的共性是:在政府控制下,汇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范围之内变化,他们并没有质的区别。目前,国际社会把第一、二种汇率制度习惯的称为两极汇率制(bipolar exchange rate regimes)或角点汇率制。二、汇率制

10、度的选择(一)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熟优孰劣是国际金融领域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赞成浮动汇率制度,有人支持固定汇率制度。1、赞成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1)国际收支平衡能够自动实现,无需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而使国内经济运行出现失业的增加或物价水平的上涨,国内经济发展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杠杆,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予以消除,则财政和货币政策就

11、可以专注于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2)提高一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主要贸易伙伴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引起该国国际收支逆差时,也就意味着本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则本国外汇储备增加,从而货币供给增加。有些学者提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由美国来制定的,当美国实行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美国的国际收支就会出现逆差或顺差,则世界其他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就会上升或下降。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世界各国就必须买进或卖出美元,由此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可以听任外汇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必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适应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政策。(3

12、)避免国际性的通货膨胀传播。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外的通货膨胀通过两个渠道传递到国内:一是通过“一价定律”促使本国商品和服务价格直接上涨:二是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国内货币供给增加,间接引起国内物价上涨。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外通货膨胀只能促使本国货币的汇率上升,从而抵消国外通货膨胀对国内物价的直接影响,将外国的通货膨胀隔绝在外。(4)无需太多的外汇储备,使更多的外汇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没有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不需要像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则节约的外汇资金可以用于进口更多的资本品,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5)可以促进自由贸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于浮动汇率制度下

13、汇率的上下浮动能使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平衡,则一国就可以避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而采取的直接管制措施,从而避免了资源配置的扭曲,提高经济效率。2、反对浮动汇率制度的理由(1)助长投机,加剧金融动荡,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不确定性。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频繁和剧烈的波动为国际游资创造了投机的机会,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也使从事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等的涉外经济主体难以核算其成本和收益,使他们遭受汇率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浮动汇率制度妨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顺利进行,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2)使一国具有通货膨胀偏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本币贬值时,进口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14、并有可能陷入“物价上涨一本币汇率下降”的恶性循环;当本币升值时,进口成本因价格刚性而不容易下降或下降不足,则物价上涨。因此,浮动汇率制度更容易招致通货膨胀。(3)国际协调困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浮动汇率制度助长世界各国在汇率制度上的利已主义和各自为政,削弱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而且,汇率的频繁波动对经常有巨额外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制造了汇率风险,加重外债负担,加大外债管理难度。综上所述,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各有特点,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结合各国的不同经济情况具体进行分析。(二)汇率制度评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制度的最新分类,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一下

15、现行的各种汇率制度。1管理浮动(managed floating)管理浮动意味着对外汇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以减少汇率的波动。在理想的情况下,凭借经验和智慧,汇率管理者可以知道理想的汇率是什么,从而可以让汇率对经济中的基础因素的变动作出调整,同时又能避免噪声或非自愿的波动。管理浮动制的特征是对汇率波动进行某种干预,但如何干预由货币当局自由决定。换句话说,货币当局不宣布干预的指导方针或是干预的标准,也没有平价汇率或宣布目标水平,也不公布汇率波动的界限。管理浮动制很普遍,但一个严重的事实是:管理浮动制的国家越来越多地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更糟的是,政府往往将汇率变化的幅度近似公式化,今年5%,明年4%。

16、这种公式化可能会导致汇率永远达不到均衡水平,因为汇聚率从错误水平出发,又沿错误的速度调整,经济可能会走向储备的耗尽以及最终的经济危机。因此,管理浮动制可能在某些时候起作用,但不是一个持久稳定的制度。引用来支持管理浮动的一个论点就是,一国不会被禁锢在那些被正式的准则和某些宣言所预先安排好的行为模式中。这种较大的自由度可使政府能依据现有的经济情况来量体裁衣地制定政策,与那种政策决策只能遵循一套在过去的、再也不会重复出现的某段时期中制定出来的行为准则相比,管理浮动制可以被认为是优越得多了。另外,与固定汇率制相比,在管理浮动下允许汇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对外部门的功能,而且国内经济政策也不会受到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程度的约束。反对管理浮动制的人认为,没有了针对各国的行为准则和指导方针,不同国家的经济行为就可能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而且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