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作用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0145538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透作用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渗透作用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渗透作用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渗透作用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渗透作用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渗透作用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透作用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渗透作用习题1 .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一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1 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高度先上升后下降, 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A.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B.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C.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储水那么加入的旅晰二丁一液面(等阁半透膜-一麦芽糖2.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 (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用Ma、M

2、b、Ma、Mb表示,且Ma Mb, Ma=Mb Ma。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 装置、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a、b的浓度分别为M1、M2,贝UA. h1h2, M1V M2B. h1 h2, Mi M2D. hv h2, M1 M23.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A. 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后减质.fit变化4.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 KNO 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

3、 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 根细胞失水B. 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 3,吸水能力增强, 使鲜重逐渐提高C. 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 幼苗将死亡幼苗董开始茹室谨水平 甲蛆幼苗 乙眼幼苗912处理时间1】两级勒苗在KNQ稀夜中的鲜重变化#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5.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下图。则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实验前BAAC实验后BA A=C实验后BACA. B.C.D.6. 将新鲜的苔薛植物叶片放入

4、有少量红墨水、含量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的颜色分别是A .无色 绿色B .红色 绿色C.红色 无色D.红色 红色7. 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储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又下降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8. 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9. 下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

5、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都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按照a. b. c. d的顺序分析正确的是A. 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清 水B. 清水.0.3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0.5g/mL蔗糖溶液C. 清水.0.3g/mL尿素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D. 清水.0.3g/mL尿素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10. 如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 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 (二),漏斗

6、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i. 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B. 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C. 图(一)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 C的速度D. 图(二)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 A的速度11 .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 若该细胞处于40源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_jD. A. 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一一12 .现有如下两个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倒置的长颈漏斗内是50%勺

7、蔗糖溶液,水槽内是20%勺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在漏斗内加入蔗糖酶,观察现象;装置中半透膜两侧是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半透膜允许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液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1) 装置漏斗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之后下降(2) 装置漏斗内液面稳定后,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与水槽中蔗糖溶液的浓度相同(3) 装置液面先是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A. 0个B . 1个C . 2个13 .如图所示,溶液 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 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 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溶液Z溶液Y液X液

8、面上升,溶液 Y液面下降;溶液 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Z的浓度最高B. 溶液Y的浓度最低C. 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D. 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14. 下图中甲、乙、丙表示某植物体相邻的 3个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 乙丙,正确表示它们 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15.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 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 和所盛蔗糖

9、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时间1. 2. 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B. 1一乙;2一甲;3一丙D. 1一丙;2一乙;3一甲装置第勺甲乙1丙半透膜面积SS/21S J蔗糖溶液体积TT2T如右图2中曲线1 . 2. 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 的对应关系应是A. 1一丙;2一甲;3一乙C. 1一甲;2一乙;3一丙答案:CDBBB BABDA DBBAA15.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大分子、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单糖和水分子可以自 由通过)。(1) 若A和B分别加入等体积等密度的10%勺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那么左右两侧液面的变化情况(2) 若A和B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嘛

10、日10%勺蔗糖溶液,当液面不再发生变化时,左侧溶液浓度(大于、等于、小于)右侧溶液浓度。(3) 题(2)中若该半透膜面积为 S1,若把其面积改为 &,且SKS2,其他条件不变,若当液面不再上 升时所消耗的时间分别 t1、t2,那么t1 t 2 (大于、等于、小于)。(4) 若A和B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勺蔗糖溶液和蒸储水,当液面不再变化以后,向A中加入蔗糖酶后, 再向两侧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不影响半透膜的通透性),那么能观察到的结果(1)先右侧高再左侧高(2)大于(3)大于(4) 两侧的液体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2分)液面高度差减小(2分)16. 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

11、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 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管Tllb骨甲段时间后半透膜蔗械溶液蒸璃水A蔗糖溶液乙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1) 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 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 的变化 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 A、B两试管中,并加入 ,并, 观察A、B试管内有无。(2) 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 且A、B试管内均 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 通过半透膜; 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 且A试管内 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 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 通过半透膜。(1)蔗糖酶液面 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2)缩小有 能 增大无 有 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