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014445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高质量控制要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某某市九龙新城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二一四年一月目 录一、模板工程质量控制1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1三、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2四、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3五、水电预埋工程质量控制4六、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5七、地源热泵工程质量控制6八、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6九、质量控制点8 / 九龙新城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要点一、模板工程质量控制a.模板与支架应保证工程结构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混凝土自重、侧压力与施工负荷;接缝不漏浆。4m的梁、板,模板应起拱跨长的1/10003/1000。c.承重模板的拆模强度应符合现行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中的规定

2、。层间与多支架支模时还应考虑施工荷载的传递对拆模强度的影响,并且模板支架应传力明确,位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d.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结实、位置正确。e. 模板架立后,承包人应先自查合格,再会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筑砼。f.现浇结构的模板与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如下规定:侧模拆模时砼强度应能保证其外表与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达到下表所示强度标准。结构类型结构跨度Lm达到砼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L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当采用快速脱模法施工时,梁、板底模拆除后,经核算应

3、保存一定支柱,特别是主梁更要保存足够的支柱,以支承结构与施工荷载。二、钢筋工程质量控制a.钢材进入工地,必须持有钢材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要会同监理工程师分批抽样进展钢材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上述质保单、试验报告应提交监理工程师确认并将复印件提交监理方备案。b.柱、梁、墙、板配筋种类、直径与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假如要代换时,必须按变更设计程序获得批准。c.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外表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铁锈等应在使用前去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不得使用,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d.钢筋弯钩或弯折要符合设计或规X要求。e.柱、墙纵向14以上受

4、力钢筋接长宜采用电渣压力焊,同一柱墙内焊接接头互相错开,同一截面500mmX围内的接头应少于受力筋总数的50%。接头应顺直,不得错位,焊头应形成周边均匀的蘑菇状。f.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X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百分率应符合如下规定: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三、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a.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对水泥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进展验收合格,方可使用,上述出厂合格证或质保单与试验报告的复印件应提交监理方。b.混凝土粗

5、细骨料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c.混凝土应以最小的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展二次搅拌。d.木工、钢筋工跟班检查,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与时采取措施进展处理。e.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其具体位置应在施工前按有关规定确定,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规定作相应处理。f.冬季施工应按有关规定进展。g.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符合如下规定:已浇筑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N/mm2;其外表要去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与软弱混凝土层;应充分湿润、冲洗干净、不积水;在浇筑前

6、,再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份一样的水泥砂浆;或该混凝土配比骨料减半之混凝土300mm;新混凝土要特别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严密结合。h.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或塑料薄膜覆盖养护气温低于5时,不浇水,浇水次数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i.混凝土缺陷修整方法如下:面积较大的蜂窝、露石、露筋,先凿除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空出的骨料颗粒,再用钢丝刷或高压水洗刷外表,再用经原来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对特大的洞孔、蜂窝或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需会同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研究处理;对面积较小1010cm2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外表,先用钢丝刷或高压水洗刷外表,

7、再用1:21:1.25的水泥砂浆抹平。上述混凝土缺陷的修整程序:拆模后,对混凝土缺陷,施工单位不得擅自进展修补,应先由施工单位提出修补方案,再经监理方认可必要时还需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并由监理方监理施工。j.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按有关规定做试块,并应业主、监理方要求,可随时取样做试块,以备混凝土性能试验。四、砌体工程质量控制a.砌体结构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型式检验报告,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块体、水泥、钢筋、外加剂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b.砌体结构的标高、轴线,应引自基准控制点。c.砌筑根底前,应校核放线尺寸

8、,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d.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e.砌筑墙体应设置皮数杆。f.不得在如下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X围与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X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X围内;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X围内;梁或梁垫下与其左右500mmX围内;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轻质墙体;夹心复合墙外叶墙。g.设计要求的洞口、沟槽、管道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

9、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钢筋砼过梁。不应在截面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h.砌筑完根底或每一楼层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在允许偏差X围内,轴线偏差可在根底顶面或楼面上校正,标高偏差宜通过调整上部砌体灰缝厚度校正。i.雨天不宜在露天砌筑墙体,对下雨当日砌筑的墙体应进展遮盖。继续施工时,应复核墙体的垂直度,如果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应拆除重新砌筑。j.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小砌块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石砌体不宜超过1.2m.k.砌筑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d2d适度湿润,严禁采用干砖或处于吸水饱

10、和状态的砖砌筑,块体湿润程度宜符合如下规定: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60%70%;砼多孔砖与砼实心砖不需浇水湿润,但在气候枯燥炎热的情况下,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其他非烧结类块体的相对含水率40%50%.五、水电预埋工程质量控制一给排水管道预埋质量的要求a.穿墙、板或屋顶套管均应采用防水套管,套管标准按S312要求,穿墙套管必须在土建钢筋绑扎到套管高度时预埋,套管周围用钢筋加固,并用电焊固定,防止浇砼时移位。楼面套管在模板支撑后埋设,坐标位置以下一层套管为基准。套管高度应高于楼面标准粉刷层厚度2,这样可以保证以后管道安装的垂直度和防止楼面从套管中渗水。b.埋地排水管道的坡度、支礅的设置应符合设

11、计和规X要求,并用水泥砂浆固定,回填土时,派专人看管,以防损坏,影响施工质量;所有立管口与时进展封堵,防止建筑垃圾掉入管内影响排水效果。c.对埋地给排水镀锌管度锌破损部位与丝口外露局部,应进展防腐处理。二电气管道预埋质量控制a.电线管道都采取暗敷设,在砼墙或板中,电线管道预埋应按设计要求,计算好开关、插座的标高、位置等;在轻质墙上电线管预埋时,必须用切割机沿电线管走向切割,管槽深度根据管径大小而定,而且在电线管安装后用水泥砂浆分层埋实;管道安装后,两头用胶布封死,以防垃圾掉进管子,在穿线时破坏绝缘层而影响安装质量。b.电箱开孔严禁用气、电切割开孔,应用开孔机开孔。c.电线管弯曲半径应符合规X要

12、求,埋地或楼板内管子弯曲半径是管径的10倍,墙内管子弯曲半径是管径的6倍。施工时用弯管机或专用工具施工。d.配电箱、接线盒预埋必须在土建粉刷厚度标准定好以后进展,横平竖直,外边与粉刷齐平,这样可以保证板安装时紧扣墙面。e.防雷接地一般采用根底钢筋和柱头钢筋,搭接时应注意根底外留有不少于两个用12镀锌圆钢或404镀锌扁铁作备用接地,假如测试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备用接地可作补充。六、预应力工程质量控制一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要点a.预应力筋下料:预应力筋应采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以免电弧损伤预应力筋。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由计算确定,加工尺寸要求严格,以确保预加应力均匀一致。b.预应

13、力筋铺设: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电火花损伤预应力筋,对有损伤的预应力筋应予以更换。无黏结预应力筋的护套应完整,局部破损处采用防水塑料胶带缠绕严密修补好。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应结实,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端部的预埋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垫块应贴紧。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与有关规X的规定。无黏结预应力筋成束布置时,其数量与排列形状应能保证混凝土密实,并能够握裹住预应力筋。预应力筋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束形控制点的竖向位置允许偏差 单位mm截面高(厚)度h300300h1500300h1500允许偏差51015二预应力筋X拉和放X要点a

14、.预应力筋X拉或放X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b.预应力筋的X拉力、X拉或放X顺序与X拉工艺应符合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如下规定。X拉力与设计计算伸长值、X拉顺序均由设计确定,在后X法施工中,确定X拉力应考虑后批X拉对先批X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弹性压缩的影响,如应力影响较大时,可将其统一增加一定值。预应力筋X拉时的应力控制应满足设计要求。后X法施工中,当预应力筋是逐根或逐束X拉时,应保证各阶段不出现对结构不利的应力状态;同时宜考虑后批X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结构构件的弹性压缩对先批X拉预应力筋的影响,确定X拉力。实际施工中有局部预应力损失,可采取超X拉方法抵消,其最大X拉应力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的规定。当采取超X拉方法减少预应力筋的松弛损失时,预应力筋的X拉顺序为:从零应力开始X拉至1.05倍预应力筋的X拉控制应力,持荷2min后,卸荷至预应力筋的X拉控制应力;或从应力为零开始X拉至1.03倍预应力筋的X拉控制应力。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X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值大于10或小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