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014002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阅读练习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著导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导读与练习【作者简介】卞毓麟(1943 ), 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现为中国科学院北 京天文台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 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版权部主任,上海天文学会副 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卞毓麟从事科普创作20多年,参与编著、翻译的科普图书有70余种, 发表的科普文章约400篇,累计字数400余万。他的读者从刚识字的娃娃 到非本行的科学家都有,他的科普佳作不仅熔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且极 富人文色彩,如恐龙陨石及社会文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科学注莎士比亚外篇叫三声夸克等,无不描绘着科学与文

2、化一 个个闪光的交点。他曾多次获得表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表彰他为“建国 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在1996年的全 国科普工作会议上,他又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的称号。【作品概述】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 “序曲”“尾声”共十一篇。序曲:从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引入,简要介绍星座的概念、划分与命名的有关知识。大地的尺寸 西方科学家在研究星星的距离的过程中,首先弄懂了地 球是圆形的,并且初步测出了地球的周长;接着中国唐代科学家第一次进 行了子午线的实测工作;后来的科学家们利用三角网,测定出了子午线的 长度,更

3、精确地测出了地球的形状。明月何处有 公元前3世纪小亚细亚的阿里斯塔克初步推算出了月球 的大小,指出地球不是字宙中最大的天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伊巴谷初步 测量出了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和他的学生拉朗德利用 三角法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后来的科学家先用雷达,再用激光精 确地测量出了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太阳离我们多远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中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 大定律;接着介绍“视差”的概念,意大利天文家卡西尼领导筹建了巴黎 天文台,并测量出了火星视差;后来哈雷,潘格雷、恩克等天文学家利用 “金星凌日”的机会测定了大阳视差。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完成了巨著

4、天 体运行论,布鲁诺支持他的这一观点。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天文望 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金星绕着大阳转,观测视角伸向了银河 系。测定近星距离的艰难历程 人类弄明白了:恒星原来并不是“固定的 行星”,满天的星星原来离我们有近有远,地球绕着大阳转动;什么是恒 星的“视差”,科学家布哈雷泛舟泰晤士河上的时候,偶然发现恒星位置 偏移是由于光线的运动和地球的公转所合成的;介绍“光年”的概念,科 学家们利用先进仪器测定恒星视差,“日心说”取得胜利;天文学家们利 用三角法测定出了恒星视差。通向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介绍星等对测定恒星距离的作用、恒星光 谱的分类知识、赫罗图和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分

5、光视差法”、分 光法的妙用。再来一插曲:从德漠克利特到康德,几位思想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 论出了“恒星系统”的存在,赫歇尔兄弟发现了银河的存在,科学家们发 现了大小麦云和仙女座大星云的存在。通向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 介绍变星的概念和发现的变星,一根新的 测量标杆“造父视差”出现,介绍球状星团和银河系的大小,介绍发现的 河外星系和星系团。欲穷亿年目,更上几层楼 可以利用新星或超新星测定某些天体的距 离;更远的天体的距离可以利用亮星来测量;对远得无法分辨其中的单个 恒星的球状星团或河外星系,可以采用近大远小的方法来测定。尾声:介绍“类星体”有关知识;人类利用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探 索神秘的星际空间,

6、期待邂逅外星文明。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一本科普著作,在讲求科学性、知识性的同 时,还兼顾了趣味性。该书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按照天文学的发展历史, 从古到今,一步步揭示了人类探索字宙、揭示天体奥秘的过程,呈现了科 学发展的历程;不时穿插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 兴趣;把人类对天空的遐想和科学的解读进行鲜明的对比,在揭秘、纠偏 的同时,表现了作者对浩渺宇宙的探索和赞美之情。作者欲通过该书培养 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天文学的研究当 中。【片段赏析】(一)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唐朝时进行的。唐代有不 少学识渊博的高僧,他们之中不仅有西天取经的玄

7、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 还有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683-727年)。一行原名张遂,是河南南乐县人。 他的曾祖父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但在武则天执政时代,张氏家族因 政治原因而衰落了。张遂从小刻苦自学,青年时代已成为长安城中的知名 学者。他为了躲避武三思的拉拢而剃发,出家于嵩山寺,法名一行。僧一 行翻译过佛经多种,后来成为佛教中的一派一一密宗的一位领袖,即世称 的密宗五祖之一。日本有几座著名古庙,至今还收藏唐人李真绘的一行像 摹本多种。1973年,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日,带回它们的照片。李 真的原作现由日本京都府教王护国寺珍藏,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赏析】讲述僧一行的成长经历,增加文章

8、的趣味性。知其然,还要知其 所以然。增进读者对子午线测量发起者和领导者的了解。(二)但是,测量太阳有多远的方法与测月的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太 阳不像月亮,它的圆面上没有固定标记。所以,如果用三角法测量,那就 没有可供瞄准的精细目标,而月亮上的环形山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太 阳黑子虽说也是日面上显著的特征,但是它活像水中的漩涡,时而产生时 而消失,并且它在太阳圆面上的位置并不严格固定,而是有漂移的。因此 它也不能作为测量的瞄准目标。再则,太阳是一个极亮的光源,测量仪器 直接以它为观测对象,显然很不方便。要像雷达测月和激光测月那样,向 太阳这个灼热的火球发射雷达信号或者做光脉冲,并接收由太阳反射

9、的回 波信号以测定太阳的距离,那只是一首很不现实的畅想曲。不过,人们完全可以不这样做。因为,早在300多年前已经问世的“开普 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恰恰在这里又发挥了绝妙的作用。这儿,正是它们的 用武之地。【赏析】本段采用对比的写法,否定三角法、雷达、激光等手段测量日地 距离的可能性。引出下文对“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介绍。(三)那一年,他有一次泛舟于泰晤士河上,注意到桅顶的旗帜并不是简 单地顺风飘扬,而是按照船与风的相对运动变换着方向。布拉德雷想到, 这种情况与你打着伞在雨中行走时是一样的。如果你将雨伞垂直地撑在头 上,你就会走进从伞上往下滴的雨点中。但是,只要将雨伞稍稍朝你前进 的方向倾斜些

10、,那你就依然能保持干燥。你走得越快,雨伞就必须往前倾 斜得越厉害。雨滴的下落速度与你行进的速度之比决定雨伞倾斜的程度。于是,布拉德雷终于找到了天龙Y星位置偏移的正确解释。他在写给哈雷 的信中说道:“我终于猜出以上所说的一切现象是由于光线的运动和地球 的公转所合成的。因为我查明,如果光线的传播需要时间的话,一个固定 物体的视位置,在眼睛静止的时候跟眼睛在运动,但运动方向却又不在眼 睛与物的连线上时,将有所不同;而且,当眼睛朝各个不同方向运动时, 固定物体的视方向也就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布拉德雷已经清楚地意识 到:在这里,天文学家的望远镜是“伞”,而恒星射来的光线则是“雨 点”,在行走的那个人便

11、是我们的地球。【赏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深奥的科学道理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讲 述,显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接受。(四)下面的比喻也许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方法的实质。不会有人 否认,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一般说来,高个儿的人应该 比较重,矮个儿的人往往比较轻。虽然也有十分瘦长或者特别矮胖的人, 但是普遍的趋势终归是身材高的体重大,身材矮的体重轻。因此,当你知 道一个人的身高为1.70米时,你就可以大致估计他的体重在70千克左右; 反之,当你知道了一个人的体重为80千克时,你就会预料他的身高也许 在1.80米上下。这种推测和估计绝不可能达到绝对准确的地步,但大致 说来还是可信的。假

12、如我们把恒星的光谱型比拟作人的身高,把它的绝对 星等比拟为人的体重,那么从恒星的光谱型推测其绝对星等的可靠性,大 体上就和从人的身高推测其体重的情况相仿。【赏析】“应该”“往往” “大致”“左右”等词语说明这只是推测和估 计,不是绝对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五)除此之外,人类还没有踏上过地球以外的任何世界。不过,无人驾 驶的宇宙飞船同样是人类派往茫茫太空的忠实信使。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系列的“水手号”和“海盗号”飞船已经卓有成效地访问了水星、金星 和火星。21世纪伊始,新一轮的火星探测又获得了许多崭新的成果。看来, 人类很有希望在2030年前后亲自登上火星。1972年3月,美

13、国国家宇航局发射了第一个木星探测器“先驱者10 号”,1973年4月又发射了第二个木星探测器“先驱者11号”。在此后 的岁月中,它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考察木星的任务,继续远走高飞。1980年, “先驱者10号”距离太阳已经和天王星一样远。大约在80000以后,这 艘飞船将会飞到离我们太阳系1秒差距的地方。“先驱者11号”于1979 年9月初与土星会合,后来也像“先驱者10号”那样飞出了太阳系。【赏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人类发射宇宙飞船和探测器探测水星、 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的过程,展现了人类科技发展的飞跃性进程。【阅读练习】1.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科普作家卞毓麟创作的科普著作。全书包含 “

14、序曲”、“尾声”共十一篇。2. 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 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 星,恰似一个国家中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 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a”。3. 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我国丝(朝代)时进行的。国外首 次实测子午线是由回教王阿尔马蒙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行的,时间在公 元841年,那时一行已去世86年了。4.1752年,19岁的拉朗德来到柏林。当时,他的老师拉卡伊正在非洲南 端的好望角。这两个地方差不多处在同一经度圈上,纬度则相差90。有余。 他们同时在这两个地方

15、进行观测,首次用三危法来测定月亮的距离。5. 早在1946年,就有人首次尝试用雷达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现在, 国际天文学界共同采用的地月平均距离则为空里千米。6. 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作“羿射九日”,说的是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 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 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 人征服大自然的愿望。7. 目前,太阳系中总共才发现8颗行星。可是,它们的小弟弟一一“小行 星”却多得数以万计。最先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名叫“谷神星”。8.1618年,开普勒以旦心说为基础,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又过了 半个多世纪,牛顿便

16、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发现了 “万有引力定律”。9. 从地球上看一颗恒星的亮度,称为它的“视亮度”,它的星等数称为 “视星等”。10. 最先观测恒星光谱的是夫琅禾费,他曾将它们与太阳光谱进行比较。 但是,恒星光谱分类工作的真正先驱者却是意大利天文学家赛奇。11. 赫罗图,为人们了解恒星如何度过它的一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利用赫罗图推求恒星视差的方法,便是有名的“分光视差法”。12.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年)曾天才地猜测银河是一大 片星星构成的“云”。后来伽利略用霎远镜证实了德漠克利特的想法完全 正确。13. 如今我们知道银河系是由2000多亿颗恒星组成,外形宛如乐队中用的 大钹,中央鼓起的部分叫银核,四周扁薄的部分叫银盘。14. 在星系世界中,大小麦云乃是银河系最近的邻居。大麦云离我们“只 有”16万光年,小麦云离我们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