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132670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调研报告(共11篇)第1篇:食品调研报告食品安全调研报告销售部:范静笑一、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 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 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二、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现状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食品生产消费大国,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组 织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都较低。食品工业以中

2、、小型企业为主,小作坊、小摊 贩、小餐饮数量巨大。种植养殖环节也是小、散问题突出。生产经营者规模偏小、数量庞大、高度分散, 给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说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还可以,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许多不法商人为了谋取暴利, 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弃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罔视食品安全问题,做出了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从 苏丹红染色剂到“漂白”蘑菇,到人造化学鸡蛋,到“三鹿”奶粉,到地沟油,到染色馒头,到食品安全方面频频出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一次次的警钟响起,不得不让我们对此深思!未经漂白的蘑菇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经硫磺漂

3、白过的蘑菇通过回收过期馒头进行染色的“染色馒头”三、食品安全事件原因分析1、食品产业发展很快,但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严重制约食品安全 水平的提高。一些偏远的地方食品加工的条件落后,初始投入资金不足,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安全没有得 到解决。同时,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利润走人歧途。为了降低成本,他们用化学原料制造”鸡蛋,使用便宜 的地沟油,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利润,他们用苏丹红做红心鸭蛋2、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那些违法者做出 这样的行为与他们的道德素质不无关系。之所以会做出违反道德法律的行为,是因为这些人的道德法律素 养不够

4、,甚至可以说是匮乏,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我国社会对道德法律方面教育的不足。改革开放以 来社会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也在增加。尤 其是一直以来,人们片面地追求物质生活,“有钱便有了一切”、“结婚要有钱、有房、有车等社会现象的影 响,人们的精神生活越发苍白。贫富不均现象的刺激,对金钱的欲念超越了道德法律,于是乎,有些人便 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做出违法的行为。3、相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安全监管能力未能及时跟上。说实话, 我国是食品安全监督还不到位,制度还不完善。像“三鹿”奶粉事件之前的免检制度虽然是为了激励企业,但 不完

5、善的制度终究会酿成祸患。有些地方的监督人员甚至是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违法犯罪的企业狼狈为奸, 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危害,也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更加严重的挑战。4、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我国对食品安全方面的惩罚不严,打击力 度不够。低犯罪成本更是诱使犯罪的致命的诱惑,犯了法被抓到惩罚小,没被抓到利润巨大,无怪乎人们 会对此趋之若鹫。四、解决方案1、完善监管体制机制。2、切实提高企业诚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监管的能力、监管机构是否健康运行关系到了监管是否行之有效。4、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5、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食品安全问题事涉敏感,要

6、健全与媒体的联络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媒 体监督作用,支持和引导媒体客观准确报道。加大科普宣教力度,提高公众科学消费意识和识假辨假、防 范风险能力,使每个消费者同时也是一名监督者。积极鼓励举报,落实对举报人奖励和保护制度五、总结总而言之,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容乐观,我们生态谷科技有限公司刚刚起步,各项设施还不够完 善,更需充分提高监管能力,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做好监督检验工作,从内部和外部双管齐下, 从而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第2篇:食品生产调研报告孙吴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股袁辉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7、的不断提高,我县食品 小企业、小作坊得到快速发展,品种日益丰富,但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等问题也逐渐凸现 出来,成为现阶段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这些食品几乎我们每天都在吃,直接关 系到我们的健康。因此,深入研究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食品小作坊的科学监管,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是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面各股室队的 配合下,我股对辖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开展了调查摸底,初步掌握了辖区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基 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困难。一、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现状经调查,我县现有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小作坊

8、86家。其中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0家;已经取得 小作坊核准证生产、加工小作坊42家,其中挂面(手工面)加工小作坊4家、肉制品(酱卤制品)14家、 糕点(烘烤类糕点)17家、食用植物油(压榨大豆油)3家、其他粮食加工品(谷物碾磨加工品玉米B) 1 家、小麦粉(通用)1家、淀粉制品(粉条)1家、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1家。没有取得小作坊核准 证的有37家,其中豆腐坊13家、酒坊6家。馒头铺、饼店12家,炒货店3家。调查统计,86家小企业、小作坊,年产总值450万元左右。固定资产总值在1000万元以上2家,100-500 万元5家,50-100万元3家,10-50万元8家,1-5万元的60家,

9、1万元以下的8家。这些小企业、小作坊 中绝大多数是家庭式作坊,企业人员构成基本上是由家庭内部人员组成,共有从业人员300多人,大部分 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二、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但通过对我县辖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实地调查发现食 品小企业小作坊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有许多深层次的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 以及困难,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1、准入条件操作性不强。目前食品小企业小作坊都设路了生产核准和营业执照。按照食品生产准 入标准,除10家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

10、标准检验设备与能力、环境条件、储运、包装等条件符 合市场准入,其余小作坊的生产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没有产品执行标准及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周边 环境和生产加工场地环境不符合规定,卫生条件差,难以达到国家要求,均不符合准入条件,在短期内也 难以达到。同时,各部门在执行标准、操作程序不一而又缺乏相互沟通与协作,导致许多食品小企业小作 坊出现证照不全现象,不少企业仅有营业执照或卫生许可证甚至无证无照而长期生产食品。根据当前我县经济发展和群众的消费需求,又不可能将这些未达到准入条件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一律 取缔,也取缔不了。况且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还存在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也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2、业

11、主安全意识差,生产工艺落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低,没有接受过系统 的技术培训,固执使用传统工艺。大多经营者认为,从事小企业小作坊加工食品多年,从来也没有人吃出 什么问题来,认为自己的工艺没有大问题,并不认为会随着人体健康指标的提高而产生安全隐患。3、企业作坊规范化管理程度和自律意识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质量管理薄弱,绝大多数小企业、 小作坊无质量管理制度,无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食品生产的随意性很大,主要靠业主的主观意识指 导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基本是靠经验去控制,用传统的眼看手摸鼻闻等方法去判断产品质量没有一套规范 的验收程度,大多无产品质量检验员和检测设备,产品质量总体水

12、平低下,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4、生产条件查差,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特别是西市场周边门市,地势低洼,雨季排 水不畅,下水道常年不能用,而且此处豆腐坊、熟肉制品、面点蛋糕加工小作坊聚集,周围污水汇集,垃 圾以及变质变味腐烂瓜果蔬菜成堆,苍蝇、老鼠、轉螂、蚊子泛滥,加上小作坊生产场地和从业个人无卫 生防护,隐藏着食源性食品安全事故。5、原料来源管理混乱。大部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无固定的原料来源途径,对购进原料只进行简单的外观验收,无进货验收记录,没有索取供货企业的资质 证照和规定的正式票据,一般都是收款收据和销货清单,票据管理混乱,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找不到购进原 料的票据,原料贮存不规范,

13、有的将产品直接放路在地上,无防水、防虫、防鼠等措施。6、检测设备落后、检验能力不足。从当前我县小企业小作坊整体情况看,绝大部分食品小企业、小 作坊都没有产品检验设备、检验人员,不具备产品自检能力,主要靠监管部门监督抽验去判断产品质量, 而监管部门抽样频次低、检验项目少、检验品种覆盖面低等食品检测设备落后、检验能力不足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7、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不强, 在300多名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都不清楚,有些连QS”标志 都不认识,大多数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从业人员对食品

14、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不 多,食品安全观念不强,消费者依法维权的意识仍较淡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不知道如何处理。少数群众 对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个别甚至助长违法经营者暴力抗法。三、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监管人员不足。目前我县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逐年增长,而食品生产监管人员不足,无法保 证监管到位。2、监管检测设备滞后。监管部门检测设备是执法和监管的重要保障,发挥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 是加强监管和保障安全的前提条件,在农业、市场监管、卫生监管等部门中,只有简陋的食品检验设备且 不能达到各监管部门共享,无法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四、加强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监管的建议1、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

15、监管中,政府应要为全县食品安全负总责,制定统一的食品小企业、小作 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各监管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大巡查力度,及 时发现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生产加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告知政府和其他监管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 加大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无证照生产加工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达不到生产要求,卫生条件差,不能保 证食品质量的黑窝点。2、在依法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引导、鼓励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与规模企业合作,或小作坊之间互相 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将有限的、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增添生产设备,改善生产条件,达到生产要求, 联合做大做强。3、要加大帮扶力度,培育有地方

16、特色的名牌产品。政府应积极协调各监管部门加大帮扶力度,出台 相应的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帮助小企业、小作坊做成规模企业,创造有竞争力的食品品 牌,特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了,生产同一品种的小作坊、小企业的竞争力相应下降,将自动退出食品生产加工行业。4、要加大投入,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检测检验中心,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如果政府 能建立统一的检验检测中心,通过认证后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结果,有利于整合检验资源,提高检 测水平,减轻企业负担,防止重复建设。同时,对各监管部门根据职责不同配路流动检测车,提高食品安 全突发事件的处路能力。5、要进一步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防止职能交叉或重复,最好能将 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起来,将分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