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12343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龙阳中学张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弹力1课时 新授课单位:龙阳中学 姓名: 张进 电话: 使用日期:2014年2月19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弹性和塑性,知道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及探究,体会弹力的产生,理解弹簧的弹性限度,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弹力的产生,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说明压力、支持力等属于弹力。

2、【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弹力球、橡皮筋、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刻度尺、木板、大弹簧; 学具:钢尺、小弹簧、橡皮筋、细竹棒、橡皮泥、弹簧测力计、钩码、装有红墨水带橡皮塞和细玻璃管的厚玻璃瓶。【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学二、动手实验,理解弹力1、 弹性 塑性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弹性限度4、生活中弹力的应用5、微小形变引起的弹力6、反馈练习三、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各种形式的测力计5、反馈练习6、

3、拓展提高【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奥运会比赛中,撑杆跳高和蹦床比赛的画面,提出问题:你知道撑杆跳高和蹦床运动员借助什么力量跳过这么高的高度吗?2、演示:利用惯性球实验把纸片弹出去。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把纸片弹出去的?3、小活动:用橡皮筋和小竹棒制作的“弓”把“箭”射出去。思考:是什么样的力把“箭”射出去的?(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实验、小活动等生活中有关弹力的应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为认识弹力做好铺垫。)【板书课题】7-2弹力【学生实验一】1、 学生轻折直尺,轻轻拉动弹簧,轻轻拉动橡皮筋,观察它们形状的变化。松手后,再观察它们的形状是否又恢复了原状。2、学生把

4、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观察橡皮泥是否还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二自然段,提出问题:(1)什么叫弹性?(2)什么叫塑性?4、举出生活中具有弹性和塑性的物体的例子。(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器材做实验,使学生更形象具体的理解弹性和塑性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出问题】同学们把尺子压弯、把橡皮筋拉长时,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下面大家再压一下尺子、拉一下橡皮筋,仔细体验手的感受。【学生实验二】让学生拿出圆珠笔里的弹簧,用手拉伸和压缩弹簧。提醒学生注意:(1)观察弹簧的形变方向。(2)体验手的受力情况。【引导总结】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

5、生的力。(设计意图:利用小弹簧、橡皮筋等器材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弹力的产生,有利于学生对弹力概念的理解。)【演示】教师拿出一个小弹簧,使劲用力拉伸,结果弹簧不能恢复原状,弹簧被拉直了。提示: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提出问题】生活中弹力有哪些应用?(设计意图:让学生亲眼看到弹簧由于用力过大,不能恢复原状,加深对弹性限度的理解,为下面学习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做准备;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弹力的应用,使物理与生活相结合。)【提出问题】茶杯放在桌面上,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不是弹力?你是如何判断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归纳的能力。)【过渡】我们可以利用一个装置来放大桌面的变化

6、。动画讲解:微小形变光学显示器,演示桌面承受压力时的弹性形变的工作原理。【演示实验】利用微小形变光学显示器,演示桌面承受压力时的弹性形变。【学生实验三】利用装满红墨水的厚壁玻璃瓶和细管做成微小形变演示器,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实验,增强对微小形变的认识,增强可信服性,为理解压力、支持力是弹力做基础。)【引导总结】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都是弹力。反馈练习:见附件一 【设疑】我们在使用弹簧时,在弹性范围内,若用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会怎样变化?【演示实验一】在木板上订好钉子,把弹簧挂在钉子上,让它自然下垂,在下端逐渐挂钩码,并分别标出

7、每次弹簧下端对应的位置。【演示实验二】把木板水平放置,垂直固定一个刻度尺,把较大的弹簧固定在刻度尺旁边,往弹簧上逐渐放钩码,并在尺子上标出每次弹簧上端对应的位置。【引导总结】利用上述原理,我们可以对力进行测量。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测力计?(2)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拉、压弹簧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播放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弹簧测力计简单结构图,引导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展示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导学:我们已经学过了温度计、刻度尺等测量工具,同学们能不

8、能根据它们的使用方法,结合课本第7页的实验步骤,总结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教师导学】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并认清它的 。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 。 3、 使用前,沿弹簧的 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摩擦。4、 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弹簧的 。5、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 。 【学生展示】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边演示边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同学们指出他操作的不当之处,并进行补充。(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可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总结】弹簧测力

9、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轴线方向。3、观察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课件展示】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测力计。反馈练习:见附件二 【拓展提高】引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材料的力学性能1、观看“撑杆跳高”和“蹦床”比赛的画面,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回答:铁片发生形变,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产生的力量把纸片弹出去。3、动手做实验,体验:把“箭”射出去的力是怎么产生的。1、学生做实验发现:直尺、橡皮筋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2、橡皮泥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3、学生阅读课本

10、后回答出弹性、塑性的概念。4、学生举例:像钢尺、橡皮筋、弹簧、细竹棒、弹弓等具有弹性;橡皮泥、面团、泥巴等具有塑性。学生再一次压尺子,拉橡皮筋,说出手的感受:感觉到尺子和橡皮筋对手有力的作用。学生利用小弹簧体会弹力产生的过程。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学生理解物体的弹性限度。学生思考回答:蹦床、射箭、撑杆跳、弹弓、门上的弹簧等都用到了弹力。学生讨论回答,意见不一。有学生说:看是否发生形变。学生理解微小形变光学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学生认真观看,感受桌面的微小形变。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体验微小形变。理解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在弹性范围内,用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会越大。学生根据实验总

11、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学生根据实验总结:在弹性范围内,压力越大,弹簧的伸缩量就越大。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1)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学生观察测力计,说出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拉环。学生回顾温度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完成课本的五个实验步骤,试着总结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量程;分度值2、零刻度线;零刻度线3、轴线方向4、轴线方向5、垂直学生观察同学的操作,指出不当之处,梳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点。学生理解并记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生认识其他形式的测力计。学生做反馈练习。学生自学“

12、科学世界”四、课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互批,教师点评【见附件三】学生完成检测题,同桌互批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梳理知识点,明确重难点六、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课后完成【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 1、利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的撑杆跳高和蹦床的比赛画面引入课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演示了铁片把纸片弹出去的惯性球实验,设计了学生动手做“拉弓射箭”的活动,为学生学习弹力打牢了基础。2、 在学习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时,老师演示和学生动手做了多个实验,让学生体验弹力的产生,有利于学生对弹力概念和弹性限度的理解。3、 在讲弹性限度时,做了一个破坏性实验,把一个弹簧拉直了,让学生印象更深刻,加深了对弹性限度的理解。4、 在学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时,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