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2、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并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五次革命的典型标志及其技术特征。教学方法:自学、讲解与举例相结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师:上一节课我们着重介绍了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一、信息技术的概念师:1、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
2、称IT)。2、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师:阅读教材P4,回答下列问题:信息技术的作用、本质、内涵分别是什么?生:信息技术的作用: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生:信息技术的本质:人类在了解、把握和改善自身自下而上环境过程上实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控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生:信息技术的内涵:以电子技术,尤其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二、信息
3、技术的发展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P6,了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生: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师:历史年代:大约1400多万年到800多万年前。产生作用:人脑对信息的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传递信息。主要特点:人类的信息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师:历史年代:大约4800多年前。产生作用: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取得重大突破。主要特点: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生: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师:历史年代: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公元600年毕升发明印刷术。产生作用:信息的存储与
4、传播。主要特点:提高了信息存储的质量,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生: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师:历史年代:1837年莫尔发明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929年发明电视。主要特点:使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产生作用:信息的传递。生: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师:历史年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产生作用:信息处理和传递。主要特点: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惊人提高,人类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空前发展。补充资料: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了解决计算大量军用数据的难题,成立了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奇利和埃克特领导的
5、研究小组,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诞生,它的名字叫ENIAC(埃尼阿克),它最早主要是用于进行科学计算。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 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师: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将朝怎样的方向发展?生1: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个性化,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走向成熟。生2: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生3:计算机技术将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操作使用将更方便。生4: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师: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4